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100歲的她,把60萬元積蓄捐給國家

發布時間:2023-06-14 16:2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江蘇省軍(jun) 區蘇州第五離職幹部休養(yang) 所裏,居住著一位百歲高齡的新四軍(jun) 女戰士何嫻軒。一向不舍得花錢的何老,上個(ge) 月剛剛度過百歲生日時,一次性捐出了60萬(wan) 元,這幾乎是她全部的積蓄。老人用自己的身體(ti) 力行,踐行了雷鋒精神。

  雖已是百歲高齡,何嫻軒老人依舊精神矍鑠。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她鄭重向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hui) 定向捐贈60萬(wan) 元。

  百歲新四軍(jun) 女戰士 何嫻軒:離休工資我用不完,我就說捐給國家。

  何嫻軒出生在一個(ge) 農(nong) 民家庭,1944年,受進步思想影響的她輾轉數百公裏找到了共產(chan) 黨(dang) 遊擊隊,後來成為(wei) 新四軍(jun) 的一名衛生員,跟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革命隊伍開始了幾十年的革命生涯。

  百歲新四軍(jun) 女戰士 何嫻軒:淮海戰役的時候傷(shang) 員多,天天送進來。11點鍾開始,一直開刀一直開刀,開到下半夜2點半鍾才結束,連續開三天。

  全國解放後,何嫻軒被部隊選派進軍(jun) 醫大學進修,隻有小學文化基礎的她,靠著堅持和努力完成學業(ye) 。此後,她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治病救人和不斷學習(xi) 中去,一直沒有成家。

  百歲新四軍(jun) 女戰士 何嫻軒:我1952年、1953年就買(mai) 字典了,我文化低,我要學習(xi) ,字典是無聲的老師。

  直到現在,何老仍然堅持每天看電視新聞和讀報紙,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她一定會(hui) 查字典。這本字典已使用了70多年。而她家裏的家具也都是40多年前幹休所統一配發的,每月她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標準也隻有600元。艱苦樸素、勤儉(jian) 節約是何老的人生信條。

  百歲新四軍(jun) 女戰士 何嫻軒:我不燙頭發,胭脂口紅從(cong) 來不用 ,時髦的連衣裙我沒穿過。

  何老的餐桌上很少有葷菜。有一天何老突然想吃蝦,就讓保姆吳阿姨去買(mai) ,卻隻舍得買(mai) 四隻蝦解饞。

  何老對自己十分“摳門”,對別人卻從(cong) 不吝嗇。

  江蘇省軍(jun) 區蘇州第五離職幹部休養(yang) 所政治委員 王占崗:在汶川地震、抗擊疫情的重大時刻,她每次總是第一時間捐款。

  而到了自己百歲生日的前夕,老人作出了把全部存款捐獻給國家的決(jue) 定。

  江蘇省軍(jun) 區蘇州第五離職幹部休養(yang) 所政治委員 王占崗:老首長多次找到我們(men) 幹休所黨(dang) 委,表達自己要捐贈的意願,想把存折裏76.3萬(wan) 元全部用於(yu) 國家建設,我們(men) 建議老首長最多拿出一半用於(yu) 國家建設,但老首長最後還是堅持拿出60萬(wan) 元。

  經過安徽省紅十字會(hui) 和江蘇省蘇州市紅十字會(hui) 的聯係協調,何嫻軒老人的善款最終被定向捐獻給她家鄉(xiang) 安徽省的天長中學,用於(yu) 資助品學兼優(you) 的貧困學生。

  百歲新四軍(jun) 女戰士 何嫻軒:好好學習(xi) ,天天向上,長大了為(wei) 國家出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