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泛基因組圖譜裏有哪些中國人的“專屬密碼”?這張“首繪”給你答案

發布時間:2023-06-15 14:5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日前,由複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nei) 26個(ge) 科研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繪製出了基於(yu) 36個(ge) 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相關(guan) 成果於(yu) 北京時間今晚(11點)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自主進行本國人群全景圖譜式泛基因組研究所取得的第一個(ge) 重大成果。

  基因研究是當代生物學領域的重要方向,人類的基因組包含了三萬(wan) 個(ge) 以上基因在內(nei) 的30多億(yi) 堿基對,其紛繁複雜的作用關(guan) 係我們(men) 目前還知之甚少。從(cong) 上個(ge) 世紀末開始,科學家聯合開展人類基因組研究,但鑒於(yu) 當時的技術條件,隻能依據極少個(ge) 體(ti) 描繪出一種簡單化基因組草圖。

  複旦大學教授 徐書(shu) 華:第一個(ge) 是當時的構建,它主要還是代表了以白人基因組信息為(wei) 重點和主要來源的一個(ge) 參考圖譜。第二,我們(men) 研究人現在的複雜結構變異,用一個(ge) 單一的線性參考基因組,是很難刻畫和判別我們(men) 的這些多樣性,我們(men) 的基因組特征。

  隨著科學進步,泛基因組研究目前成為(wei) 生命科學的新方向,相比過去片段化、單一維度的局限,它相當於(yu) 要繪製一幅包含人類全部遺傳(chuan) 信息的全景式多維度圖譜。我國科學家組團攻關(guan) ,力爭(zheng) 使中國在這一前沿領域不再落後於(yu) 人,這次獨立進行的本土人群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繪製,科研進度基本與(yu) 國外持平,有利於(yu) 建立自主可控的人類基因組資源、培養(yang) 自己的核心技術力量。在第一期參考圖譜繪製中,我國科學家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算法,選取有代表性和覆蓋性的樣本,在原有人類基因組的基礎上新獲取了1.9億(yi) 個(ge) 堿基對新序列,包含近600萬(wan) 個(ge) 變異,對於(yu) 探究中國人群基因組核心特征具有重大意義(yi) 。

  複旦大學教授 徐書(shu) 華:我們(men) 說的泛基因組圖譜裏麵找出來的這些我們(men) 中國人比較特異比較新的這些序列,它意味著什麽(me) ?它的功能是什麽(me) ?它的表型後果是什麽(me) ?它的醫學後果是什麽(me) ?我們(men) 需要解析,有了我們(men) 這樣一張圖形化的多樣化,代表了我們(men) 現在正在開展以及未來可能有的更多的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

  據介紹,這項研究有助於(yu) 更加清晰地揭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脈絡,對於(yu) 華夏文明探源、族群遺傳(chuan) 演進等研究都有重要價(jia) 值。而進一步掌握本國人群的遺傳(chuan) 密碼,則在發展精準醫學和前沿生物技術,保障人民健康,維護國家安全等各個(ge) 方麵,都有著基礎作用和遠景意義(yi) 。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姬強 周培培)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