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進行時 專家共商全球安全倡議與人權保障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謝雁冰)“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人權保障,安全的目的在於(yu) 守護人權。”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於(yu) 濤14日在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上說。
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論壇設有五個(ge) 分論壇,其中分論壇三的主題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與(yu) 人權保障”。
於(yu) 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三條明確指出:“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為(wei) 何安全之於(yu) 人權如此重要?在分論壇上,多位專(zhuan) 家分享了自身見解。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指出,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需要處理好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安全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社會(hui) 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和條件,發展優(you) 先要建立在安全第一的基礎上。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陳向陽在分論壇主題發言時指出,人權與(yu) 安全密不可分,人權首先是生存權和發展權,“這也是最基本的安全”。
然而,二戰結束後70多年來,衝(chong) 突、戰亂(luan) 並沒有從(cong) 地球上消失,尤其是近年來,國際安全形勢每況愈下,傳(chuan) 統安全和非傳(chuan) 統安全領域的“灰犀牛”“黑天鵝”層出不窮,重大流行病、氣候變化、生態破壞、恐怖襲擊等問題帶來的挑戰愈加嚴(yan) 峻,國際社會(hui) 似乎陷入普遍的不安全感之中。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崔小濤認為(wei) ,安全的環境是人權實現的基礎,危機、衝(chong) 突、動蕩等不安全因素不但妨礙各項人權的實現,而且會(hui) 導致對人權的破壞,甚至造成各類人權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2年4月,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而後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開篇便寫(xie) 道:“安全問題事關(guan) 各國人民的福祉,事關(guan)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事關(guan) 人類的前途命運。”
“當前軍(jun) 事戰爭(zheng) 與(yu) 科技衝(chong) 突、貿易摩擦仍在發酵,已經成為(wei) 擺在人權保護麵前亟待解決(jue) 的全球性問題。”王軼說,全球安全倡議是全球人權治理的重要抓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體(ti) 化,初步在安全領域形成了推動全球人權治理體(ti) 係朝著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整體(ti) 性方案,向世界提供了破解全球人權治理困境的安全公共產(chan) 品。
“整體(ti) 性”“綜合性”是當天各方嘉賓評論全球安全倡議對促進全球人權治理意義(yi) 時,使用的高頻詞。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卿認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堅持統籌維護傳(chuan) 統領域和非傳(chuan) 統領域安全,倡導各國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應對地區爭(zheng) 端和恐怖主義(yi) 、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攜手尋求長遠解決(jue) 之道,推進全球安全治理,防範化解安全困境。這充分體(ti) 現出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解決(jue) 全球性問題、改善全球人權治理,探尋綜合性、係統性解決(jue) 之道。
“發展和安全是維護人權的一體(ti) 兩(liang) 麵,猶如車之兩(liang) 輪、鳥之兩(liang) 翼。”劉卿說,可以通過發展保障和平實現安全,全球安全倡議將安全的內(nei) 涵從(cong) 關(guan) 注安全事務本身向經濟社會(hui) 等發展領域延伸,增加了安全問題的厚度和深度。
參加論壇的多位外方嘉賓也高度讚賞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認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通過彌補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完善全球人權治理。
烏(wu) 幹達人權委員會(hui) 委員克裏斯潘·卡赫盧表示,全球安全倡議明確國際秩序危機不能靠武器來解決(jue) ,為(wei) 世界人權保障注入了新內(nei) 涵,同時為(wei) 發展中國家人權發展注入了信心。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直屬國家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切切伊巴耶夫·艾爾梅克·卡納托維奇稱,全球安全倡議中有諸多促進全球人權治理發展的具體(ti) 方式和寶貴經驗,他引用中國古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容當前國際形勢,呼籲各國在人權保障問題上加強合作。
“中方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明確表達了和平與(yu) 發展之間的聯係,彰顯了中國智慧,體(ti) 現出‘以人為(wei) 本’的思想。”意大利民主與(yu) 促進中心聯合主席米凱拉·阿裏卡萊說,讓每一個(ge) 國家的人民都能安居樂(le) 業(ye) ,人民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是我們(men) 的共同願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