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學者聚焦全球發展倡議:成為促進人權重要國際平台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曾靜寧)“全球發展倡議已經成為(wei) 推動發展和促進人權的重要國際平台。”14日至15日,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在北京舉(ju) 行。在以“全球發展倡議與(yu) 發展權的實現”為(wei) 主題的分論壇發言中,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雲(yun) 龍如是說。
“‘發展促人權’的人權路徑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李雲(yun) 龍稱,同“一帶一路”建設一樣,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已經成為(wei) 推動發展和促進人權的重要國際平台。目前已有100多個(ge) 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nei) 的多個(ge) 國際組織支持倡議,近70個(ge) 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自2022年1月起,委內(nei) 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作為(wei) 創始國加入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委內(nei) 瑞拉外交部多邊組織司人權和國際法專(zhuan) 家納薩利·卡羅琳娜·貝裏奧斯說,“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是共促發展的又一成功舉(ju) 措,這一倡議將全球南方國家(地區)聚在了一起。”
“當前,全球80億(yi) 人口中隻有15%生活在西方國家,其餘(yu) 85%生活在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欠發達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中。”印中友誼推動者蘇丁德拉·庫爾卡尼說,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旨在喚起全球對發展問題的關(guan) 注。
“發展是所有人權的基礎。人權是現代社會(hui) 發展的產(chan) 物,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密切的關(guan) 係。”李雲(yun) 龍說,一個(ge) 國家,隻有在現代化有了相當進展,實現了一定水平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以後,人權才能得到較好的保障。
“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是以中國人權進步促世界人權進步,這是中國人權理論的重要思路。”全球化智庫(CCG)秘書(shu) 長苗綠說,全球發展倡議將發展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這與(yu) 聯合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一致。
對此,庫爾卡尼說,全球發展倡議有望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推動形成一種創新型的互惠互利、增進和平的相互依存關(guan) 係。隻有將公平發展置於(yu) 人權話語的中心,才能理解人權的不可分割性、相互依存性和相互關(guan) 聯性,並將其付諸實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