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推動低效樓宇和老舊廠房改造 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3-06-16 11: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低效產(chan) 業(ye) 空間如何高效利用?北京批複了6個(ge) 低效樓宇和老舊廠房改造支撐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典型示範項目,通過市政府固定資產(chan) 投資補助資金支持,推動騰退低效產(chan) 業(ye) 空間的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有效盤活存量產(chan) 業(ye) 空間,加強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要素支撐。

  今天,記者從(cong)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了解到,此次批複了北京金融科技中心、隆福寺南坊、昆泰大廈、永豐(feng) 產(chan) 業(ye) 基地、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北重科技文化產(chan) 業(ye) 園等6個(ge) 項目且各具特色:

  北京金融科技中心項目是金科新區核心區的代表性項目,也是動批疏解的標誌性項目。這裏曾經是位於(yu) 北京市西城區的北京世紀天樂(le) 國際服裝市場所在地,是動批地區麵積最大、商戶最多的市場,內(nei) 部以回廊式分割方式聚集了近3000家商鋪。2017年10月,世紀天樂(le) 市場關(guan) 停,2200家商戶疏解後落戶天津、河北白溝等地開展經營,在物流、交通、市場、配套等方麵激發了當地發展活力。

  該項目在最大限度保留存量建築結構、空間體(ti) 係、設施和構件的前提下,改善建築立麵、交通及外部景觀,並同步實施高水平的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利用屋麵麵積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同時,在改造中注重與(yu) 周邊社區的協同,部分地下車位和室外廣場將對外開放,助力解決(jue) 周邊停車難的問題,實現對區域公共服務的織補功能,建設商業(ye) 樓宇與(yu) 社區、居民友好互動的“朋友圈”。

  該項目計劃2023年下半年完工,將以服務金融機構和央企總部衍生金融科技企業(ye) 為(wei) 目標,形成金科新區集聚傳(chuan) 統金融升級、創新金融業(ye) 態、數據信息技術等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要承載區。

  位於(yu) 北京市豐(feng) 台區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處於(yu) 南中軸沿線、南三環至南四環之間,是南中軸地區規劃實施的重要一環。這裏曾將是創辦於(yu) 1998年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是大紅門地區45家服裝批發市場之一,於(yu) 2021年10月底騰退關(guan) 停。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建設項目探索建立“空間+投資+服務”新型園區運營模式,將融合“辦公+商業(ye) +居住”多元業(ye) 態,致力於(yu) 建設成為(wei) 國際一流“科技+文化”新地標和數字經濟新高地,促進大紅門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園區分兩(liang) 期進行更新改造,一期(西樓)建築麵積約7.4萬(wan) 平方米,數智創新中心(展廳)建成投用;二期(東(dong) 樓、北樓、中樓、南1樓、南2樓)建築麵積約12.1萬(wan) 平方米,力爭(zheng) 在2023年年底實現全園開園。

  作為(wei) 大紅門地區率先啟動的城市更新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項目,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力爭(zheng) 通過3-5年的培育涵養(yang) ,集聚超過150家企業(ye) ,促進大紅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實現區域品牌重塑和價(jia) 值提升,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此外,隆福寺南坊改造項目是隆福寺-故宮-王府井“文化金三角”的重要板塊,將與(yu) 隆福寺-美術館片區文化藝術公共空間改造項目形成錯位互補和有機聯動,打造集文創產(chan) 品開發、藝術品交流、展覽展示於(yu) 一體(ti) 的多功能文化綜合體(ti) 。

  昆泰大廈裝修改造項目是朝外大街更新改造的首個(ge) 開工項目,也是重要的節點性項目,疏解騰退原傳(chuan) 統商業(ye) 辦公業(ye) 態後將引進新創意經濟、新數字經濟、新服務經濟企業(ye) 入駐,構建融合創新型產(chan) 業(ye) 服務與(yu) 新消費空間。

  永豐(feng) 產(chan) 業(ye) 基地Ⅱ-1地塊工業(ye) 用地加速器一區標準廠房升級改造項目是助力構建中關(guan) 村科學城“一軸一廊”發展格局的重要項目,騰退原有高耗能低端產(chan) 業(ye) 環節後將匯聚創新創業(ye) 要素和產(chan) 業(ye) 研發要素,全方位銜接中關(guan) 村壹號,吸引培育兩(liang) 業(ye) 融合主體(ti) ,打造專(zhuan)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區。

  石景山區北重科技文化產(chan) 業(ye) 園一期改造項目原為(wei) “京西八大廠”之一的北京重型電機廠,在完成傳(chuan) 統製造環節退出後,通過打造“科技引領、製造升級、數字賦能、文化創新”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促進產(chan) 業(ye) 聚集聯動、平台開放共享、服務賦能發展,成為(wei) 石景山區產(chan) 業(ye) 融合共生發展的新實踐以及京西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新示範。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以上項目支持主要突出“三個(ge) 考慮”:

  一是充分考慮產(chan) 業(ye) 空間優(you) 化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引領性,通過合理匹配並高效利用改造後的空間資源,支持和保障高精尖產(chan) 業(ye) 落地,引導傳(chuan) 統業(ye) 態轉型為(wei) 符合新時代首都發展要求的產(chan) 業(ye) 。

  二是充分考慮疏解騰退空間高效利用的示範性,在減量發展背景下,將“疏整促”專(zhuan) 項行動與(yu)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有機銜接,支持疏解騰退空間升級改造為(we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承載空間,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三是充分考慮項目改造低碳理念和對區域公共服務的織補,引導項目積極開展綠色節能改造,打造智慧樓宇、智慧園區,並與(yu) 周邊環境協同、打造開放式空間,帶動區域整體(ti) 提升。

  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將在充分總結既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騰退低效產(chan) 業(ye) 空間更新改造的支持政策,特別是針對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文化產(chan) 業(ye) 等新的產(chan) 業(ye) 增長點,持續優(you) 化服務,引導片區整體(ti) 綜合更新,打造多類型產(chan) 業(ye) 空間更新組團,推動存量產(chan) 業(ye) 空間高效利用,釋放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資源,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優(you) 化空間布局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構建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