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東打造優質電商人才隊伍 送農產品乘電商“東風”出圈

發布時間:2023-06-26 15: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6月26日電 (呂妍)“這是我們(men) 公司自己養(yang) 的小笨雞,大家喜歡就趕緊下單吧……”6月26日,在山東(dong) 省聊城市臨(lin) 清市戴灣鎮誌辰食品有限公司的電商直播間裏,“90後”主播康晶正在直播帶貨。相比剛入門時的手足無措,她坦言,經過直播運營培訓後,現在已遊刃有餘(yu) 。

  為(wei) 進一步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營銷模式,今年以來,戴灣鎮結合本地企業(ye) 及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以電商直播作為(wei) 人才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利用電商培訓,開展育才用才工作,培養(yang) 出多名本土“主播”。

  “我們(men) 將持續采取積極措施支持電商直播帶貨發展,聚焦培優(you) 育強農(nong) 村電商人才,為(wei) 本地農(nong) 產(chan) 品飛向千家萬(wan) 戶插上‘翅膀’,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添磚加瓦。”戴灣鎮副鎮長孫鑫說。

  近年來,為(wei) 激發農(nong) 村發展新動能,拓寬民眾(zhong) 增收新渠道,激發廣大農(nong) 村電商人才創業(ye) 熱情,山東(dong) 持續加大政策資金傾(qing) 斜力度,全省電商工作迎來新發展,有力地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家鄉(xiang) 農(nong) 特產(chan) 品宣傳(chuan) 助力,今天我們(men) 介紹的是葛莊村潤澤葡萄園的葡萄。”近日,在德州市齊河縣潘店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直播人員張學正在介紹本地特色水果,開播不到半小時,就吸引了上百網友在線觀看。

  齊河縣不斷推進電商人才隊伍建設,定期開展人才培訓。今年以來,已開展直播電商人才培訓6場,培訓超400人次。齊河縣商務局局長馮(feng) 義(yi) 民介紹,今年一季度,全縣電商網絡零售額達到3.3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9%。“好收成”更容易變成“好收入”,眾(zhong) 多農(nong) 產(chan) 品乘“電商東(dong) 風”出村進城,有力支持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

  同樣支持民眾(zhong) 發展電商事業(ye) 的還有濰坊市安丘市。“目前,我們(men) 的銷售額和粉絲(si) 數在不停地增長。通過電商線上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溢價(jia) 能力超過300%。”安丘市大盛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李山說,手機成為(wei) 村民發家致富的“新農(nong) 具”。目前,該鎮從(cong) 62個(ge) 村選拔、培養(yang) 了8名主播,全鎮有30多名村民搞直播帶貨。

  李山介紹,安丘市聯合山東(dong) 經貿職業(ye) 學院舉(ju) 辦電商運營培訓班,已為(wei) 來自各個(ge) 鄉(xiang) 鎮的800餘(yu) 名女性提供零基礎培訓。全年組織1000名婦女參訓,培養(yang) 100名“帶貨達人”、10名網紅女主播,通過她們(men) 以點帶麵,在安丘農(nong) 特產(chan) 品、手工產(chan) 品、旅遊文化產(chan) 品等領域“各顯身手”,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棗莊市台兒(er) 莊區把發展直播電商作為(wei) 一種新型商業(ye) 模式,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前,全區直接從(cong) 業(ye) 人數1600多人,打造電商直播基地1個(ge) ,電商產(chan) 業(ye) 園區2個(ge) 。

  台兒(er) 莊區積極開展電商培訓,培育電商專(zhuan) 業(ye) 人才,邀請直播講師團隊采用理論教學加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對區級相關(guan) 部門、鎮(街)電商工作人員、企業(ye) 職工、貧困戶、城鄉(xiang) 居民等開展電商應用普及培訓,重點培育電商專(zhuan) 業(ye) 人才,組織大學生、創業(ye) 青年、產(chan) 業(ye) 帶頭人、家庭農(nong) 場主等進行電商創業(ye) 孵化培訓。2022年以來,完成電商直播培訓12場,增強了企業(ye) 主、新農(nong) 人的直播帶貨能力,促進全區電商直播產(chan) 業(ye) 的發展。

  聚焦電商產(chan) 業(ye) 發展的還有菏澤市定陶區,該區以實施電商人才培育工程為(wei) 總抓手,著力打好聚才、育才、用才“組合拳”,不斷壯大電商人才隊伍,有效助推了鄉(xiang) 村發展的全麵振興(xing) 。

  在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灣子張村,據“板凳姐”楊俊紅介紹,她通過參加鎮裏舉(ju) 辦的電商培訓班,成功打開了布藝板凳的銷路。看到楊俊紅的成功之路,更加“燃”起了村民們(men) 學習(xi) 電商的積極性。張灣鎮也結合民眾(zhong) 需求,積極開展“直播帶貨”“店鋪經營”等課程。如今,僅(jin) 灣子張村就擁有160多家電商戶,一年銷售額達3.2億(yi) 元。

  來自菏澤市成武縣的張恒亮也抓住電商發展的機遇。張恒亮曾因工作時設備故障,失去了雙手和右腿。身殘誌堅的他不僅(jin) 自己做起了電商,還為(wei) 殘疾人群體(ti) 進行電商培訓,助力殘疾人實現創業(ye) 夢想。“這些年來,最讓我高興(xing) 的事,就是幫助更多的殘疾人重拾信心開始新生活,這條路我會(hui) 一直努力走下去。”張恒亮說。

  據介紹,下一步,成武縣將持續推進電商產(chan) 業(ye) 的發展,孵化更多像張恒亮一樣的優(you) 秀人才,堅持龍頭企業(ye) 帶動作用打造產(chan) 品品牌,積極引入培育電商新業(ye) 態,營造消費新場景,滿足民眾(zhong) 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讓“新電商”成為(wei) 推動成武縣消費升級的新動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