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這種“美國病”真的無藥可救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腳剛在北京表示兩(liang) 國要加強合作解決(jue) 芬太尼問題,美國司法部後腳就起訴了其因涉芬太尼問題在第三國以“釣魚執法”方式誘捕的中國公民,上演了一出非常典型的一邊要求中國合作一邊抹黑攻擊中國的美式表演。
當地時間23日,美國司法部以涉嫌生產(chan) 銷售芬太尼化學前體(ti) 的名義(yi) 起訴四家中國企業(ye) 和八名中國公民,也是一段時間以來美方炒作芬太尼問題、“打芬太尼牌”的一個(ge) 標誌性事件。從(cong) 無理製裁中方負責禁毒工作的機構,到抹黑汙蔑、非法製裁中國企業(ye) ,再到這一次性質惡劣的“釣魚執法”誘捕並提起刑事起訴,美方甩鍋推責、內(nei) 病外治的單邊主義(yi) 和“長臂管轄”行徑越來越沒有底線。
一些美國媒體(ti) 也跟著渲染中國“向美國輸入毒品”,想把“毒販”的帽子,硬往全世界打擊毒品最嚴(yan) 厲的大國頭上扣。隻能說,這種炒作用心險惡,但也十分業(ye) 餘(yu) 。美方所提的芬太尼前體(ti) ,實際上是一些可以參與(yu) 產(chan) 生芬太尼的化學品,但它們(men) 都是普通商品,根據國際禁毒公約和中國法律均不受管製,美方此前製裁的產(chan) 品甚至還包括膠囊填充機等普通醫療產(chan) 品模具。這就好比說,美國國內(nei) 出了大規模槍擊案,他們(men) 不從(cong) 自己身上找原因,卻反而要那些出口鋼鐵的國家對槍擊案負責,難道製裁了出口鋼鐵的企業(ye) ,美國國內(nei) 就不會(hui) 有槍擊案了嗎?
眾(zhong) 所周知,美國是全世界毒品問題最嚴(yan) 重的國家,吸毒人數約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美國疾控中心估計,芬太尼在2022年導致約11萬(wan) 美國人死亡,目前是美國18至49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為(wei) 什麽(me) 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人,卻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為(wei) 什麽(me) 在國際社會(hui) 管控越來越嚴(yan) 的情況下,美國的芬太尼問題卻持續惡化?
麵對著全球範圍內(nei) 絕無僅(jin) 有的毒品泛濫問題,再看看美國不少地方光天化日進行毒品交易、毒品吸食隨處可見的猖獗場景,多少有點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不過即便如此,華盛頓的政客們(men) 還是熱衷於(yu) 去全世界找別人給他們(men) 的失職背鍋,尤其是想給中國定向設套,讓中國給自己縱容毒品問題當“替罪羊”。這種做派十分霸道。
要知道,由於(yu) 鴉片戰爭(zheng) 的慘痛記憶,中國可以說是全世界對毒品最深惡痛絕的國家,也是打擊毒品最有成效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其實並不熟悉芬太尼,在並未出現成規模濫用芬太尼現象的情況下,中方本著人道主義(yi) 精神,2019年在全球範圍內(nei) 率先整類列管芬太尼物質,可以說是幫了深陷“芬太尼危機”的美國一個(ge) 大忙。但美國的“回報”是什麽(me) 呢?2020年,美方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wei) 借口,製裁了中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和國家毒品實驗室等機構,由於(yu) 這些機構在打擊芬太尼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這種非法製裁無疑是美國給自己挖了個(ge) 坑。
還要指出的是,毒品問題和槍支問題一樣,被稱為(wei) 是難以根治的“美國病”,其產(chan) 生、發展以及成為(wei) 頑疾都跟美國的管理、文化以及社會(hui) 撕裂有很強的關(guan) 係。在當下美國,共和黨(dang) 縱槍,民主黨(dang) 縱毒,是顯性的政治文化。具體(ti) 到芬太尼所涉及的毒品問題,美國政府整體(ti) 上對毒品問題輕罪化、醫務集團濫開精神類藥方以及缺乏邊境管控和境內(nei) 監測追蹤的能力都對此有影響,這些才是美國毒品泛濫的真正原因所在。而從(cong) 奧巴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再到拜登政府,沒有正視或者沒有正確地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對芬太尼和其他毒品在其國內(nei) 的流通和交易網絡放任不顧,反倒是想通過將問題推到中國頭上來給國內(nei) 民眾(zhong) 和輿論一個(ge) 不負責任的交代。
應該說,毒品泛濫的“美國病”固然難治,但並非沒有解決(jue) 之道,華盛頓迫切需要的是多管齊下,以打擊國內(nei) 流通交易網絡為(wei) 主,並通過國際多邊合作尋求解決(jue) 之道。遺憾的是,與(yu) 有形的毒品泛濫“美國病”相比,更難治的是無形的對華不正常心態“美國病”。這讓世人再一次清楚地看到,在“什麽(me) 都是中國的錯”的甩鍋文化之下,華盛頓的政客們(men) 是如何通過捏造虛假的中國問題轉移國內(nei) 民眾(zhong) 注意力的;在“什麽(me) 都要為(wei) 與(yu) 中國競爭(zheng) 服務”的首要目標之下,他們(men) 又是如何一步步讓中美本應合作的綠洲荒漠化的。(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