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整合資源補短板 豐富內容提質效(辦實事 解民憂)

發布時間:2023-06-26 15:30:00來源: 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踐行宗旨為(wei) 民造福,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覺問計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中,各地各部門圍繞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努力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本報今起推出“辦實事 解民憂”係列報道,敬請關(guan) 注。

  家住浙江杭州拱墅區和睦街道和睦社區的退休職工孫章才,每天都要去養(yang) 老服務綜合街區,為(wei) 啥?這裏開了社區老年大學,他最近在學習(xi) 健康養(yang) 生課程。

  “老年大學有很多課程,可以隨時‘充電’。”孫章才說,自己不僅(jin) 學到了知識,還結識了不少好友。

  老年教育是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老年大學曾經一位難求。今年,浙江將老年教育提質擴容納入十方麵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提出90%以上鄉(xiang) 鎮(街道)建有老年大學、培育老年教育示範校60所的目標。杭州市去年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老年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保障有力、職責明確、多方參與(yu) 、資源融通、開放便捷、特色鮮明的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像孫章才一樣,在家門口“上大學”。記者了解到,和睦街道通過整合資源,打造“老年教育+文化養(yang) 老”新模式,努力滿足老年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

  社區空間統籌利用

  和許多老舊小區一樣,和睦社區從(cong) 前也存在樓房密度大、公共空間小,居民缺少固定活動場所等問題。“老年居民越來越重視退休後的精神生活,但那時最大的難題就是場地資源緊缺。”和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應玉蘭(lan) 說。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加強建設管理,難題逐漸破解。

  應玉蘭(lan) 告訴記者,2018年,街道、社區開始對居民需求進行調研與(yu) 梳理,統籌考慮服務功能設置,整合利用存量資源,通過改造車棚、過道,配套用房改建等,騰挪出近3000平方米室內(nei) 養(yang) 老配套場地,建成“頤樂(le) 和睦”養(yang) 老服務綜合街區。

  在養(yang) 老服務綜合街區,街道新建並完善了陽光餐廳、陽光客廳、休養(yang) 中心、樂(le) 養(yang) 中心、健養(yang) 中心、和睦劇場、和睦書(shu) 閣等服務設施,積極拓展社區居民的生活、娛樂(le) 、學習(xi) 、交流、健身等場景。

  “添置了活動場所,下一步便是配套培訓教育內(nei) 容,補齊有場地沒內(nei) 容的短板。”應玉蘭(lan) 說。

  過去,街道的老年教育基本由街道、社區自行組織,資源有限,效果欠佳。自2019年3月起,街道攜手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機構,在樂(le) 養(yang) 中心開設老年大學,又在和睦書(shu) 閣增設文化課程專(zhuan) 區,由專(zhuan) 業(ye) 機構負責日常運營,實現春秋兩(liang) 季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開課,還有定期開設的特色專(zhuan) 題課程。

  據介紹,由於(yu) 場地為(wei) 街道持有,且政府通過項目績效補助、購買(mai) 服務等舉(ju) 措給予資金支持,和睦社區老年教育課程均為(wei) 公益性質。

  精品課程備受歡迎

  書(shu) 畫、樂(le) 器、英語、太極、健康養(yang) 生、視頻剪輯……和睦社區老年大學的課程表,內(nei) 容滿滿當當。

  養(yang) 老服務綜合街區工作人員李浣菁介紹,目前社區老年大學共開設課程10項,對應開設班級11個(ge) ,已累計為(wei) 6500餘(yu) 人次提供課程教學。“書(shu) 畫、葫蘆絲(si) 、智能手機應用、太極等課程人氣很高,健康養(yang) 生類課程也是老年人的熱門選擇。”李浣菁說。

  據介紹,今年和睦街道為(wei) 老年大學的葫蘆絲(si) 、唱歌、舞蹈等課程設置了高階班,方便學員找到與(yu) 自身學習(xi) 程度更加匹配的課程。目前開設3個(ge) 高階班,學員約70人。

  街道老年教育活動不隻在老年大學。在和睦書(shu) 閣,閱讀分享、宋韻文化、非遺手工等課程廣受歡迎;和睦劇場定期安排了平安宣講、普法宣傳(chuan) 、健康救護知識等公益講座;陽光餐廳還有廚藝類課程……

  隨著和睦未來社區建設推進,街道開設了“和睦未來社區”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一鍵呼叫服務上門。

  可不少老年人不熟悉手機使用,怎麽(me) 辦?去年6月,社區成立了“銀齡互助跨越數字鴻溝培訓班”,重點教授老年人學習(xi) 使用小程序和智能設施設備。退休已10餘(yu) 年的社區居民朱麗(li) 娟第一時間報了名:“兒(er) 子給我換了新手機,剛好有培訓班,可不能錯過。”

  如今,該培訓班已納入社區老年大學的課程體(ti) 係,由社工和運營公司業(ye) 務團隊授課,每周一次,授課內(nei) 容不僅(jin) 有現場體(ti) 驗教學,還有配套的網絡安全教育等。開班以來,已累計開展數字化培訓相關(guan) 課程39次,共培訓760人次。

  互助教育蔚然成風

  老年大學的不少老師是本區域居民。老年大學明星教師臧複和就是其中一位。自老年大學開班伊始,他便作為(wei) 文化誌願者為(wei) 街坊鄰裏公益授課,如今77歲的他每周兩(liang) 次來這裏義(yi) 務教授書(shu) 法和美術。臧複和說,“學員們(men) 有了好作品,我也很有成就感。”

  為(wei) 進一步擴充老年互助教育師資庫,今年以來,和睦街道創新推出“幸福相伴和睦銀齡秀”活動,通過社區海選方式,選出有文化專(zhuan) 長的“銀齡”達人50餘(yu) 名,他們(men) 作為(wei) 授課指導師,為(wei) 更多社區老人分享知識技能。

  “我們(men) 希望建立表彰激勵機製,開展優(you) 秀學員表彰、課堂講師評比,以點帶麵,鼓勵更多的老年居民走出家門,融入社區學習(xi) 或運用專(zhuan) 長參與(yu) 誌願服務。”和睦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饒文玖說。

  為(wei) 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和睦社區完善誌願服務機製,嚐試以積分製等形式激勵更多誌願者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老年人更懂老年人的心態,交流上少一些障礙,也有助於(yu) 提升教學效果。”和睦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周呈說。

  打開“和睦未來社區”小程序,即可認領“助老誌願者”“達人課堂”等社區任務,完成後,所做的誌願服務將以積分的形式進行存儲(chu) 。周呈介紹,社區老年居民使用該小程序的比例穩步提升,“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換服務”的良性互動正推動互助式老年教育蔚然成風。

  本報記者 竇瀚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4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