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探秘“暗世界”看世界級鋸齒龍類化石 山西地質博物館全新亮相

發布時間:2023-07-03 11: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7月2日電 (任麗(li) 娜)世界級10件鋸齒龍類化石首次矩陣式展出;華北豹等山西四大旗艦物種集中亮相;首個(ge) 自然生態展呈現人與(yu) 自然如何和諧共生;地質記憶展重現地質勘查曆程;深海園林揭開南海“暗世界”麵紗……7月1日,曆經近5個(ge) 月的提升改造,煥然一新的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恢複對公眾(zhong) 開放,獻上了一場集“視聽觸”融為(wei) 一體(ti) 的自然科學文化盛宴。

  山西地質博物館坐落在太原汾河西畔,隸屬於(yu)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是山西省唯一一座普及自然資源知識的綜合性地學館,2020年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以來,山西地質博物館啟動“國家一級博物館”提升改造項目,曆時近5個(ge) 月對“表裏山河”基本陳列、專(zhuan) 題展廳進行了全麵改造升級,包括陳列展覽、基礎設施、標本庫房等內(nei) 容。

  全新亮相的山西地質博物館實現了從(cong) 內(nei) 容到形式的大幅提檔升級,全新的地質博物館將為(wei) 社會(hui) 公眾(zhong) 獻上一場集“視聽觸”融為(wei) 一體(ti) 的自然科學文化盛宴。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山西地質博物館的“深海園林”展區,向公眾(zhong) 揭開南海“暗世界”麵紗,講述深海故事,對海世界中“優(you) 雅寧靜”的珊瑚、“熱情洋溢”的熱液、“神閑氣靜”的冷泉進行科學解密,為(wei) 民眾(zhong) 多維度呈現深海的魅力,是國內(nei) 第一個(ge) 集深海的冷水珊瑚、熱液和冷泉3個(ge) 生態係統於(yu) 一體(ti) 的科學展覽。

  由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全國地質資料館、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主辦的“典藏山河”地質資料專(zhuan) 題展,講述珍貴地質資料故事,從(cong) 地質資料視角回顧中國建設成就背後的地質積澱,向公眾(zhong) 全方位展示百餘(yu) 年來地質工作。展覽中能看到100年前地質學家用毛筆書(shu) 寫(xie) 的地質報告和手繪地質圖、太平洋5469米的深海結核、世界最新的1:250萬(wan) 比例尺月球地質圖、來自南極的岩石等珍貴展品。

  此外,山西地質博物館充分運用數字化科技手段,為(wei) 公眾(zhong) 營造了身臨(lin) 其境的參觀體(ti) 驗,以“球形巨幕+裸眼3D”打造沉浸式球幕影院觀影體(ti) 驗,以VR+AR的互動體(ti) 驗形式創造神奇虛擬空間,互動魔法牆讓人驚歎創意數字交互的魅力,“星河動態”展項展示了宇宙的神秘浩瀚,沉浸於(yu) 折幕影像可以體(ti) 驗未來生態空間。

  在標本捐贈儀(yi) 式上,山西地質博物館接受了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三局、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有限公司、山西省煤炭地質一四八勘察院有限公司、山西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及周安朝、溫強、劉繼承、張東(dong) 光、曲仁萬(wan) 等5人捐贈的標本並向對方頒發了捐贈證書(shu) 。

  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表示,近年來,該館充分發揮地學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堅守普及自然知識、講述自然故事、傳(chuan) 播自然文化的使命,切實從(cong) 滿足民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發,著力推動山西省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