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集成技術達到迄今最高性能 數據帶寬高達每秒1.6兆字節
科技日報北京7月2日電 (記者劉霞)日本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men) 設計出了一種新的集成處理器和存儲(chu) 器的三維技術,實現了全世界最高的性能,為(wei) 更快、更高效的計算鋪平了道路。這種創新的堆疊架構實現了比迄今最先進的存儲(chu) 器技術更高的數據帶寬,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訪問每個(ge) 數據字節所需的能量。相關(guan) 研究論文已經提交近日召開的IEEE 2023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與(yu) 電路研討會(hui) 。
為(wei) 了增加數據帶寬,科學家們(men) 必須在處理單元和存儲(chu) 器之間增加更多線路,或者提高數據的傳(chuan) 輸速率。第一種方法很難實現,因為(wei) 上述組件之間的傳(chuan) 輸通常發生在二維中,這使得添加更多導線變得棘手。而增加數據速率需要增加每次訪問一個(ge) 比特所需的能量,這也是一大挑戰。
日本東(dong) 京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名為(wei) “BBCube 3D”的技術,該技術可以讓處理單元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chu) 器(DRAM)之間更好地集成。BBCube 3D最顯著的方麵是實現了處理單元和DRAM之間的三維而非二維連接。該團隊使用創新的堆疊結構,其中處理器管芯位於(yu) 多層DRAM之上,所有組件通過矽通孔互連。
團隊評估了新體(ti) 係結構的速度,並將其與(yu) 兩(liang) 種最先進的存儲(chu) 器技術(DDR5和HBM2E)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稱,BBCube 3D有可能實現每秒1.6兆字節的帶寬,比DDR5高30倍,比HBM2E高4倍。此外,由於(yu) BBCube具有低熱阻和低阻抗等特性,3D集成可能出現的熱管理和電源問題可得到緩解,新技術在顯著提高帶寬的同時,比特訪問能量分別為(wei) DDR5和HBM2E的1/20和1/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