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和音)

發布時間:2023-07-03 16:45: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非是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夥(huo) 伴、好兄弟。雙方積極探索合作新路徑,開辟合作增長點,必將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助力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貝寧展館內(nei) ,花色多樣的棉花引人駐足;馬達加斯加展館內(nei) ,香草莢、可可等讓觀眾(zhong) 品味到非洲島國的“味道”;剛果(金)展館內(nei) ,精美絕倫(lun) 的銅雕、栩栩如生的木雕等讓人目不暇接……在近日舉(ju) 行的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現場,眾(zhong) 多非洲國家特產(chan) 同台亮相,展現了中非經貿合作的蓬勃生機和活力。

  設立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是習(xi) 近平主席親(qin) 自批準的重大對非合作舉(ju) 措。作為(wei) 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台,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自2019年以來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屆,助推並見證中非經貿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本屆博覽會(hui) 參展商和展品數量較上屆均大幅增長,平台影響力更大,合作動能更足。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日前發表文章指出,中非貿易的獨特之處在於(yu) 中國促進貿易的方式,一個(ge) 關(guan) 鍵的例子就是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

  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是中非合作互利共贏的真實寫(xie) 照。中非合作的必由之路是發揮各自優(you) 勢,把中國發展同助力非洲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本屆博覽會(hui) 期間,中國海關(guan) 總署首次發布中國—非洲貿易指數。數據顯示,2000年至2022年,中國對非洲進出口值由不足1000億(yi) 元人民幣攀升至1.88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累計增長超20倍,年均增速達17.7%。中國連續14年穩居非洲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雙方經貿合作領域向數字、綠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興(xing) 領域不斷延伸。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提質升級,關(guan) 鍵在於(yu) 以互利共贏為(wei) 動力。

  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於(yu) 中非關(guan) 係的高水平發展。今年是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qin) 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10周年。10年來,中非雙方始終同舟共濟、團結合作,中非新型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不斷走深走實。從(cong) “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再到“九項工程”,中非合作與(yu) 時俱進,不斷找到新的契合點和增長點。在對非合作中,中國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堅持義(yi) 利相兼、以義(yi) 為(wei) 先,堅持發展為(wei) 民、務實高效,堅持開放包容、兼收並蓄,贏得非洲國家和非洲人民的充分信任。

  “中國所做的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出席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的馬拉維總統查克維拉指出。本屆博覽會(hui) 首次設立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展,集中展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非雙方在農(nong) 業(ye) 合作、加工製造等領域的眾(zhong) 多合作項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效提升了非洲自主發展能力,增進了當地人民福祉。在阿爾及利亞(ya) ,光伏電站項目將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千家萬(wan) 戶;在加納,農(nong) 村通信及數字網絡覆蓋項目為(wei) 300多萬(wan) 人提供高速穩定的信息通信服務;在埃塞俄比亞(ya) ,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為(wei) 當地提供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建立在合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為(wei) 非洲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經濟學家羅尼·恩根奎表示。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發展鴻溝不斷拉大。非洲國家更加需要平等互利的合作、真誠無私的幫助。在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將不斷為(wei) 非洲發展提供新機遇。中非合作不斷向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發展,在南南合作和國際對非合作中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非洲的命運與(yu) 中國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guan) 。”尼日爾商業(ye) 部長阿哈達·阿卡奇指出。

  中非是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夥(huo) 伴、好兄弟。雙方積極探索合作新路徑,開辟合作增長點,必將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助力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