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誌願填報“信息戰”

發布時間:2023-07-03 16:46:00來源: 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沈思怡 李楚悅 實習(xi) 生 盛嘉蕾

  6月24日,張雪峰的微博賬號發布了一則信息:“因為(wei) 過度勞累,胸悶心悸,大晚上的被醫院收治強製住院了。”

  處於(yu) 風口浪尖的網紅名師暫時離開了輿論場,但關(guan) 於(yu) 高考誌願填報的焦灼並沒有停止。

  一個(ge) 個(ge) 高考考生家庭,在高考結束後,都將進入一場並不比考試本身更容易的“信息戰”。關(guan) 於(yu) 升學、就業(ye) 、人生規劃的諸多焦慮,都在這樣一個(ge) 時刻集中爆發。

  盡管“張雪峰式”填報誌願的邏輯和方法論,難以獲得主流視角下的社會(hui) 認可,但他的存在並非偶然。數百萬(wan) 人競爭(zheng) 的高考,被許多人視為(wei) 改變命運的機會(hui) 。人們(men) 恥於(yu) 宣之於(yu) 口卻又真實存在的實用主義(yi) 邏輯與(yu) 功利取向的欲望,在直播間裏悉數呈現。

  也正因如此,號稱“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洞察人性的幽微,在直播間打造出為(wei) 諸多人指點迷津的氛圍,獲得火熱追捧。

  我們(men) 在張雪峰的直播間裏,找到了一些考生和家長。對他們(men) 中的一部分人來說,填誌願是一場“自己不懂、也沒人教”但又絕對不能落後於(yu) 人的另一場大考。困惑與(yu) 迷茫令他們(men) 點進了直播間,希冀從(cong) 中獲得一條普通人能走得通的人生之路。

  火爆的直播間

  網絡上流傳(chuan) 的一則視頻裏,張雪峰舉(ju) 著話筒演講,以他一貫激情的狀態號稱“誌願填好了,能夠彌補50分的差距”。隨後,他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選擇合適的專(zhuan) 業(ye) ,少考50分的人在畢業(ye) 後能與(yu) 分數高出50分到100分的同齡人獲得同樣的工作機會(hui) 。

  這段話基本上解釋了張雪峰火爆的原因。在他的填報邏輯裏,從(cong) 誌願出發,略去學習(xi) 過程、性格成長、能力發展等諸多環節,直奔主題——工作,或者再直白一些,掙錢。

  從(cong) 5月開始,他的直播間就不斷有人湧入,急切地想要通過填報誌願,求得一個(ge) 人生的最優(you) 解。

  大多數時候,張雪峰像一台人形大數據機器,輸入孩子的地域、成績、選科和基礎的興(xing) 趣方向,他問幾個(ge) 簡單的排除法問題,就能夠導向一所或幾所高校和專(zhuan) 業(ye) ,並且順帶告訴你將來的就業(ye) 方向、薪資水平以及是否需要考研。

  諸多直播間連線的片段,被剪輯成短視頻在互聯網上傳(chuan) 播,也因此誕生了類似“家裏沒有企業(ye) 要管理的別報管理”“家裏沒有資源的別報金融”等諸多“名場麵”。

  盡管這些言論看似荒誕不經,但不乏有人對張老師的直播間趨之若鶩。對許多填報誌願能力近乎為(wei) 零的家長來說,張雪峰的直播間,是他們(men) 可觸及的信息資源極限。

  38歲的刈水人在直播間評論區提問:“孩子隻考了400分,怎麽(me) 選才能上本科?”直播間的評論如奔湧潮水,他的留言很快沉底不見。但他並不氣餒,在輸入框重新鍵入相同的問題,再次發送,期待被選中答複。

  “我們(men) 文化水平低,眼界太窄。張雪峰是在用他的認知給我們(men) 分析大學的情況,讓我們(men) 有得選。”刈水人說。

  刈水人來自河南南陽,學校每年考上清北交複的學生數量是教育水平最直觀的量化體(ti) 現。孩子所在的班級人數多,自己的孩子成績一般,“老師更多是幫好學生做誌願填報解答。”刈水人說。

  在張雪峰的直播間裏,曾有一位甘肅省高三的老師向他提問:在一所全年級300多人,隻有10個(ge) 人能上本科的學校,大部分孩子來自家庭條件比較差的農(nong) 村,如果有人隻考了二本分數,是應該花高額的學費讀本科,還是選擇一所公辦專(zhuan) 科學校更合適?

  張雪峰給他的答案是,如果是西北、東(dong) 北地區的學生,本身的學習(xi) 能力一般,無法在將來通過考研在學業(ye) 上自我超越,相對來說,許多專(zhuan) 科院校畢業(ye) 的技術人才在就業(ye) 前景方麵更廣闊。

  相比之下,方向明確的陝西考生周鴻偉(wei) 從(cong) 容不少。與(yu) 父母商量後,周鴻偉(wei) 決(jue) 定報考醫科。一方麵工作穩定,還能照顧家人,另一方麵家族中有親(qin) 戚從(cong) 事醫生這個(ge) 職業(ye) ,或許能幫忙指導。但他依舊會(hui) 去張雪峰的直播間尋找更多信息。

  從(cong) 高一開始,周鴻偉(wei) 就關(guan) 注到張雪峰講的高考誌願填報,覺得他講得很“實在”。有一次在抖音平台看到有網友罵張雪峰,他氣不過,回複道:“不找張雪峰谘詢誌願填報,難道找你嗎?”這條評論收獲了近兩(liang) 百個(ge) 點讚。

  他確信,在張雪峰的直播間一定能挖到有效信息。比如,以醫科為(wei) 例,張雪峰曾在直播中建議成績隻夠二本的考生,在選擇醫科時盡量避免“臨(lin) 床醫學”,而是要另辟蹊徑選擇“影像學”等醫學技術學科,邏輯是:二本院校的臨(lin) 床醫學學生,比得過985/211等大學培養(yang) 的臨(lin) 床醫學學生嗎?

  周鴻偉(wei) 覺得此話有理,高考成績還沒出分,全家就一致決(jue) 定,如果上不了一本,“影像學”會(hui) 成為(wei) 首選。

  高考結束後不久,張雪峰頻頻上熱搜,成了全網熱議的話題人物,其誌願填報輔導課程在家長和學生間銷量火爆。

  缺失的信源

  並非所有考生都像周鴻偉(wei) 這樣,在專(zhuan) 業(ye) 選擇上早有準備。

  河南考生林星感覺,自己是被突然“踢”上誌願填報“戰場”的。新買(mai) 的《河南招生考試之友》參考書(shu) 厚厚一遝,麵對海量的院校專(zhuan) 業(ye) ,她毫無頭緒。

  “高中三年從(cong) 來沒想過這些,書(shu) 裏麵很多專(zhuan) 業(ye) 我聽都沒聽說過,真的填不出。”林星說。她記得,高三課間老師偶爾會(hui) 問:你以後想幹什麽(me) 。那時她要先把思緒從(cong) 作業(ye) 本裏抽出來,再飄向更遠處的“夢想”。大多數時候,沒等思緒抵達,老師就緊皺眉頭:算了別想了,還是先做作業(ye) 吧。

  林星聽別人提到最多的專(zhuan) 業(ye) ,是近幾年很熱門的“計算機”,但這些專(zhuan) 業(ye) 是什麽(me) 、要怎麽(me) 學、畢業(ye) 後能幹什麽(me) ?高考結束至今,林星每天都在各大短視頻及谘詢App之間反複切換。

  起初,這些渠道有些幫助。林星記得張雪峰在直播間講過,家庭條件普通的考生不要選擇管理類專(zhuan) 業(ye) ,她便在誌願書(shu) 上將這一欄劃去。但減法無法一直做,填報誌願時間節點在即,林星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張雪峰直播間這樣的誌願填報規劃服務成了“救命稻草”。

  6月24日,有考生致電張雪峰的機構谘詢省內(nei) 自主招生相關(guan) 事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不再接受2023屆(即今年)畢業(ye) 的高考生。家長林彥初回憶,自己今年5月初就曾谘詢過機構客服,“當時就被告知沒有名額了。”

  高考放榜後,林星在張雪峰的抖音評論區留言了自己的成績跟需求,沒想到得到了幾十個(ge) 網友的關(guan) 注跟回複。“他們(men) 給我推薦了院校跟專(zhuan) 業(ye) ,還幫我分析了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就業(ye) 的前景。我覺得那些網友也很真誠,而且這是建議都是不收費的。”

  作為(wei) 互聯網原住民,“00後”學生們(men) 消弭信息差的能力已經比上一輩強很多。但在欠發達地區,數字鴻溝依然橫亙(gen) 在城鄉(xiang) 之間,複雜多樣的社會(hui) 環境、日益激烈的學曆競爭(zheng) 以及瞬息萬(wan) 變的行業(ye) 動向,常常難以抵達處於(yu) 信息接收末端的考生們(men) 。

  掙紮在信息差裏的網友們(men) 互幫互助,是社交媒體(ti) 評論區裏的常態。有時候“張雪峰”似乎成了一個(ge) 暗號,考生和家長們(men) 站在舉(ju) 起填報誌願的求助牌,就會(hui) 有千萬(wan) 個(ge) “張雪峰”們(men) 前來引路。

  熱門的生意

  錯綜複雜的信息裏,眾(zhong) 多教育類網絡意見領袖打著“專(zhuan) 業(ye) 高考誌願規劃師”的名頭各執一詞。究竟要相信誰,成了比填哪所院校哪個(ge) 專(zhuan) 業(ye) 更難抉擇的事。

  6月23日,高考分數剛剛公布,上海的高中老師張瑤就接到了好友楊柳的電話,她是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孩子班級的家長群裏有好幾個(ge) 家長在討論要找專(zhuan) 業(ye) 的誌願填報規劃師,你說我們(men) 要不要也花錢找一個(ge) 問問意見?”

  “誌願填報規劃師”這個(ge) 職業(ye) ,張瑤早就聽說過,但這是第一次有朋友向她提起。她問朋友為(wei) 什麽(me) 想買(mai) 他們(men) 的服務,對麵傳(chuan) 來一聲歎息,“填誌願太複雜了。”

  6月28日,家住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的林星隨父親(qin) 去了鎮上的一家機構做高考誌願填報輔導。這是父親(qin) 朋友推薦的,他的孩子也在這報了班,費用是1500元。

  這個(ge) 所謂的“機構”沒有具體(ti) 名字,位置較偏,是某居民小區內(nei) 的一棟兩(liang) 層樓建築。裝修也很簡陋,除了方桌跟椅子,基本沒有其他家具設施。“有點破,像是臨(lin) 時搭建出來的。”

  林星早上6時抵達,機構裏已人滿為(wei) 患。考生圍坐在方桌四周,桌上攤滿了各種參考資料,背著手站在一邊的家長們(men) 把不足50平方米的房間圍得水泄不通。

  機構裏分工明確:一樓的“助教姐姐”們(men) 會(hui) 先接待考生及家長,根據高考成績結合位次,協助他們(men) 先選出12個(ge) 一本院校的誌願。每個(ge) 助教對接4位考生,有時忙不過來,讓林星感到混亂(luan) 。選完誌願後,考生方能上到二樓,這裏有3位年紀看起來更大的老師,會(hui) 再整體(ti) 評估考生選出來的專(zhuan) 業(ye) ,並給出意見。

  由於(yu) 人數過多,林星花在排隊上的時間,就抵得上第二輪分析谘詢的時間。

  南陽當天32℃,房間裏隻有天花板的吊扇無力轉動著,林星覺得有些喘不過氣。她還在隊伍裏發現了很多同校甚至同班的同學。直到14時,才結束了當天的誌願填報輔導。過兩(liang) 天,她還要再去選二本院校。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nei) 有關(guan) “高考誌願填報谘詢”的企業(ye) 超2600家。自2016年起,全國填報誌願相關(guan) 企業(ye) 數量逐年攀升,年增量在100家以上,近三年增速尤為(wei) 迅猛。其中,2021年國內(nei) 相關(guan) 機構增量超740家,為(wei) 近十年來的高峰。僅(jin) 河北現有誌願填報相關(guan) 企業(ye) 1720餘(yu) 家,數量位列全國第一,遠超排在第二的內(nei) 蒙古自治區6倍(約220餘(yu) 家),在全國行業(ye) 內(nei) 占比約64%。

  張雪峰創立的公司成立於(yu) 2021年,主要提供高一選科指導及高考填報誌願谘詢。他的公司App界麵目前隻顯示兩(liang) 款低價(jia) 谘詢服務產(chan) 品。但谘詢客服後,對方介紹了張雪峰團隊所提供的“夢想卡”服務,即一對一誌願填報服務。這是由張雪峰團隊服務,張雪峰過審,但並不會(hui) 由張老師親(qin) 自溝通。價(jia) 格全國統一:高三9999元,非高三8999元。

  能夠獲得張雪峰本人溝通的誌願填報服務則更加搶手,價(jia) 格也更貴,在數萬(wan) 元。目前,僅(jin) 上海地區生源,張老師本人的名額已經排到了2025屆考生。

  生活的不確定性

  誌願填報規劃師或許能在當下給一個(ge) 看似合理的最優(you) 解,但誰能超越時間,預判這個(ge) 世界的未來走向呢?

  來自江西的謝薇在張雪峰的直播間裏為(wei) 今年高考的妹妹打探消息。這是她第二次參加誌願填報,上次是5年前,自己高考的時候。她稱那場誌願填報是“不幸中的萬(wan) 幸”——幸運是成功被省內(nei) 的一所一本大學錄取,代價(jia) 是從(cong) 第一誌願醫科滑檔調劑到張雪峰口中的“天坑”專(zhuan) 業(ye) :環境科學。

  然而,畢業(ye) 一年後,她覺得這個(ge) 所謂的“天坑”,好像並沒有張雪峰說得這麽(me) “坑”。比如她發現在考公時,對應的崗位並不少。同時,因為(wei) 大家都對環境學避之不及,導致報考同一崗位的人數相較熱門專(zhuan) 業(ye) 崗位少了很多,競爭(zheng) 壓力隨之減小。“也算是一個(ge) 優(you) 勢。”此外,謝薇察覺到,很多所謂熱門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的出路,也沒有像網上說得那麽(me) 好。

  盡管張雪峰式的誌願規劃服務依舊火熱,但許多人依然會(hui) 選擇相信身邊人的建議。

  高考出分後,比一本線高了79分的周鴻偉(wei) 決(jue) 定報考省內(nei) 某大學的臨(lin) 床醫學五年製專(zhuan) 業(ye) 。他打電話給學校招生辦問過,知道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未來要考研,學校每年的考研上線率超過50%。他還谘詢了當骨科醫生的三叔,對方表示,在西安,該院校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形勢挺不錯。

  “雖然張雪峰講得有一定道理,但每個(ge) 地區的情況不同,也不能全部照搬。還是以自身情況為(wei) 主,多問問身邊前輩的意見吧。”周鴻偉(wei) 說。

  盡管張雪峰在直播間多次強調大學所選的專(zhuan) 業(ye) 與(yu) 未來就業(ye) 的強掛鉤性。但現實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看似清晰的誌願規劃路徑,常常遭遇“失效時刻”。

  2018年,河南考生王瑩瑩報考了華東(dong) 地區某所985大學的法語專(zhuan) 業(ye) 。4年後,她成了上海一家法國獵頭企業(ye) 的員工。現在回看,她確信自己在填報高考誌願時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沒考慮該專(zhuan) 業(ye) 在時代大背景下的供求關(guan) 係,也沒考慮未來是否要考研、出國,或是抓緊時間輔修一門其他專(zhuan) 業(ye) 。如果再給一次機會(hui) ,王瑩瑩會(hui) 填報會(hui) 計或者法律等專(zhuan) 業(ye) 性強一些的專(zhuan) 業(ye) 。

  不過,她並不後悔。“我不可能先拿到正確答案再去選擇過什麽(me) 生活。時代一直在變,沒有永遠的鐵飯碗。誰也不知道這輩子會(hui) 經曆什麽(me) ,真正永恒的抗風險的技能又是什麽(me) 。”王瑩瑩說。

  (應受訪者要求,皆為(wei) 化名)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