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民革在穗成立粵台高層次人才新平台
中新網廣州7月3日電 (記者 蔡敏婕)為(wei) 助力台灣同胞紮根粵港澳大灣區,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3日打造“粵台高層次人才麵對麵”新平台。
據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副主委車文荃介紹,該平台將幫助在粵台灣高層次人才在廣東(dong) 創新創業(ye) ,與(yu) 此同時,通過首批服務的22位人才的示範作用,吸引更多台灣高層次人士到廣東(dong) 乃至大陸發展,推動兩(liang) 岸和平友好交往。
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當天在廣州舉(ju) 辦粵台高層次人才助力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暨廣東(dong) 民革“粵台高層次人才麵對麵”活動。
廣東(dong) 與(yu) 台灣地緣相近、交流合作源遠流長、基礎厚實。由於(yu) 良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廣東(dong) 成為(wei) 台灣同胞投資最早、台資企業(ye) 最多、台資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不僅(jin) 吸引了大陸各省市的人才,也吸引了很多台灣高層次人才。”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祖統委主任劉勇說,目前已有22位台灣高層次人才加入新平台,覆蓋高科技企業(ye) 、教育、醫療和農(nong) 業(ye) 領域,“希望通過這個(ge) 平台,在粵的台籍和廣東(dong) 民革的高層次人才可以分享成功經驗、提出麵臨(lin) 問題、尋找合作機遇和結交更多朋友”。
台灣青年蘇詩嵐在複旦大學畢業(ye) 後,擔任廣州仲愷農(nong) 業(ye) 工程學院的講師。2019年,她看準了大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建設新農(nong) 村的需求,帶領學生成立工作室,幫助農(nong) 戶進行農(nong) 產(chan) 品包裝與(yu) IP設計。她希望通過平台與(yu) 不同的學校進行合作,在交流中探尋兩(liang) 岸文化的共同點,從(cong) 而激發更多創作靈感。
來自台灣高雄的謝雅卉是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一名旅遊美食博主,平時喜歡拍攝短視頻介紹大陸的風景。“通過平台,可以讓兩(liang) 岸各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學者進行交流對接,大家可以了解更多新的東(dong) 西。”她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