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
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思想縱橫)
戰略問題是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大有希望。戰略思維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的重要思維方法。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蘊含的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
戰略是從(cong) 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的判斷和決(jue) 策。100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戰勝無數風險挑戰、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一個(ge) 重要原因就在於(yu) 我們(men) 黨(dang) 總是能夠在重大曆史關(guan) 頭從(cong) 戰略上認識、分析、判斷麵臨(lin) 的重大曆史課題,製定正確的政治戰略策略。比如,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全麵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zheng) 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敵後戰場和抗日根據地,領導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英勇作戰,成為(wei) 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最後勝利。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men) 黨(dang) 推動實現從(cong) 新民主主義(yi) 到社會(hui) 主義(yi) 的轉變,從(cong) 政治、經濟、軍(jun) 事等方麵提出一係列戰略策略,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審時度勢調整外交戰略,提出劃分三個(ge) 世界的戰略,領導人民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men) 黨(dang) 提出和平與(yu) 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領導實現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製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我國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明確要堅持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提出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提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提出一係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戰略部署方麵,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製造強國戰略、知識產(chan) 權強國戰略、自由貿易區戰略等,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深入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等,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等等。這些重大戰略部署,為(wei) 我們(men)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推動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尤其是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製、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yan) 峻挑戰。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我們(men) 必須堅持戰略思維,采取正確策略,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及時優(you) 化調整戰略策略,抓準抓好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又保持戰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為(wei) 各種風險所懼,朝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向前進。(林木西)
《人民日報》(2023年07月05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