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用新媒體播撒閱讀種子
趙健:用新媒體(ti) 播撒閱讀種子(名人書(shu) 房)
本報記者 徐嘉偉(wei)
趙健,90後讀書(shu) 博主。他的賬號“趙健的讀書(shu) 日記”在相關(guan) 社交媒體(ti) 平台擁有超百萬(wan) 粉絲(si) 。單條視頻播放量超4000萬(wan) 、3天銷售《資治通鑒》3000冊(ce) 、一條視頻讓40年前的老書(shu) 加印5次……去年才開始入局短視頻的趙健,用讀書(shu) 類新媒體(ti) 內(nei) 容向大家展示了全民閱讀推廣的新方式。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趙健的書(shu) 房,聽他講述精耕內(nei) 容創作,盤活優(you) 質好書(shu) ,用短視頻和直播播撒讀書(shu) 種子的故事。
把讀書(shu) 薦書(shu) 變成職業(ye)
“中學時,我是學校圖書(shu) 館的學生管理員,有機會(hui) 讀到各種各樣的書(shu) ,這是我大量讀書(shu) 的開始。”回憶起自己的閱讀經曆,趙健表示,“從(cong) 小在戲園長大,和同齡人的共同語言不多,當時覺得讀書(shu) 能消解這種孤獨感,就愛上了閱讀。”
大學期間,戲劇文學專(zhuan) 業(ye) 的趙健“基本都泡在了圖書(shu) 館”,入學第一年便借了400多本書(shu) ,成了圖書(shu) 館建成以來借閱量最多的讀者。
畢業(ye) 後,對閱讀擁有濃厚興(xing) 趣的趙健開始嚐試“讀書(shu) 創業(ye) ”,讀書(shu) 會(hui) 、跨年詩會(hui) 、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等項目辦得風生水起。最近一兩(liang) 年,他又多了一個(ge) 身份——讀書(shu) 內(nei) 容博主。
從(cong) 消解孤獨到學術研究,再到“讀書(shu) 創業(ye) ”,讀書(shu) 、分享書(shu) 已成為(wei) 趙健的職業(ye) 。書(shu) 房對趙健來說也不單指某間房子。學生時期的圖書(shu) 館、家中集閱讀和工作室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小房間以及各色舊書(shu) 店,都是他的“書(shu) 房”。
走進趙健南京家中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幾盞用於(yu) 短視頻拍攝和直播的補光燈,燈光匯集之處是他的工作台,上麵擺著手機支架和幾本書(shu) 。工位後麵,是由兩(liang) 排高高的書(shu) 架構成的一角。書(shu) 架上擺滿他最近正在讀的書(shu) 以及每天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向粉絲(si) 們(men) 推薦的好書(shu) 。細看,上麵有史鐵生的《想念地壇》、張宏傑的《簡讀中國史》、季羨林的《時間從(cong) 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等。這些書(shu) 內(nei) 容廣泛,題材豐(feng) 富。
它們(men) 如何激發趙健的短視頻製作靈感?他說:“我的很多短視頻選題是在讀雜書(shu) 的過程中找到的。”趙健認同汪曾祺先生的觀點,“汪老認為(wei) 一個(ge) 人對食物和文化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dong) 辣西酸,都去嚐嚐”。在趙健看來,讀書(shu) 也一樣,年少時有好奇心、行動力,一定要廣泛閱讀,進而找到自己的興(xing) 趣點。
盤活優(you) 質好書(shu)
酒香也怕巷子深。把被忽視的好書(shu) 推薦給讀者,是趙健對自己的要求。“比如這本出版於(yu) 40年前的人物傳(chuan) 記《畫魂——潘玉良傳(chuan) 》講述了一個(ge) 直麵苦難的故事,我讀後感覺很震撼,立馬想到一句話——‘人應該有一種力量,即使身在廢墟之中,也要讓自己體(ti) 麵、幹淨,揪著頭發把自己從(cong) 泥土裏拔出來’。”趙健一邊翻動書(shu) 頁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做了一條視頻,向大家分享《畫魂——潘玉良傳(chuan) 》,將傳(chuan) 主的傳(chuan) 奇人生娓娓道來。她從(cong) 一位沒有受過基本教育、身處社會(hui) 底層的女子,成長為(wei) 第一個(ge) 以雕塑作品走進巴黎現代美術館的中國藝術家,並在藝壇上贏得崇高聲譽。”
視頻發布後,觀眾(zhong) 非常喜歡,紛紛點讚留言,趙健的賬號也在那幾天增長了20多萬(wan) 粉絲(si) 。視頻的流量也帶動了《畫魂——潘玉良傳(chuan) 》的銷售,目前該書(shu) 已加印5次、3萬(wan) 多冊(ce) 。一條短視頻,盤活了這本40年前的老書(shu) 。
這條視頻的成功,讓趙健注意到受眾(zhong) 對文學藝術巨匠的傳(chuan) 奇人生感興(xing) 趣,他開始從(cong) 單純介紹書(shu) 的核心內(nei) 容這種較為(wei) “硬核”的薦書(shu) 方式,轉向通過文化故事吸引人。
“除了《畫魂》,還有不少我推薦的書(shu) 也獲得關(guan) 注,其中賣得最好的是《資治通鑒》,通過直播銷售近6萬(wan) 套,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直播間下單。”趙健說。
一輪直播為(wei) 何能讓這麽(me) 多人開始閱讀曆史類書(shu) 籍?趙健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委:“其實我的直播更像一部可以追更的電視劇。我每周都會(hui) 在直播間裏講兩(liang) 次《資治通鑒》,帶大家一起讀書(shu) 中的核心故事,觀眾(zhong) 可以按朝代順序不停追更。但同時我又保留了一定的懸念,待大家買(mai) 回書(shu) 後自己品讀,通過這樣一種‘共讀儀(yi) 式’,激發大家的興(xing) 趣。”
記者發現,在趙健的直播間和短視頻評論區,有不少粉絲(si) 表示“通過講解,發現《資治通鑒》沒有想象的那麽(me) 難讀,這種曆史書(shu) 的情節故事其實也非常有趣”。
趙健還向記者分享了讀曆史書(shu) 的方法。“像《資治通鑒》這類書(shu) ,曆史跨度大,可以先從(cong) 自己感興(xing) 趣的朝代讀起。在讀的時候,可以嚐試代入相應情景,比如把它當成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或是看到的新聞。這樣閱讀,畫麵感會(hui) 更強。”趙健說。
力求傳(chuan) 達“厚重感”
如果說家中的書(shu) 房是趙健進行深度閱讀和視頻創作的主要場所,那各個(ge) 城市不起眼的舊書(shu) 店則是趙健搜求“雜書(shu) ”,邂逅書(shu) 人書(shu) 事的“另一重閱讀空間”。
2016年夏天,剛大學畢業(ye) 的趙健偶然來到蘇州鈕家巷一家不起眼的小書(shu) 店——文學山房舊書(shu) 店。一棵高大的白玉蘭(lan) 樹下,年逾九旬的店主江澄波安靜地坐在店門口,店內(nei) 泛黃的舊書(shu) 飄著油墨香,老式電風扇吱呀作響,顧客隻需報出書(shu) 名,店主就能說出作者、成書(shu) 年月和大致內(nei) 容……這給趙健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書(shu) 店裏顧客不多,我有機會(hui) 和江老聊了許久。江老16歲接手書(shu) 店,一幹就是80年,幾乎每天都風雨無阻步行上班,經營著這家從(cong) 光緒年間傳(chuan) 下來的百年舊書(shu) 店。江老堪稱是書(shu) 界的‘活字典’。”回溯這條短視頻的創作緣起,趙健向記者介紹,店主江澄波的人生經曆讓他感歎不已,因此在開始讀書(shu) 內(nei) 容創作後,他就萌生了用短視頻講述這個(ge) 故事的想法。“我十分確信在這樣一個(ge) 快節奏時代,江老和文學山房舊書(shu) 店能給年輕人帶來不一樣的觸動。”趙健說。
結果也的確如趙健所料,這條名為(wei) 《孤獨的舊書(shu) 店》的短視頻於(yu) 去年9月8日上線後,已有4000多萬(wan) 觀看量,至今仍被置頂於(yu) 他的賬號主頁。
“江老告訴我,現在很多人因為(wei) 看了這條視頻專(zhuan) 門去文學山房舊書(shu) 店打卡;當地有關(guan) 部門給書(shu) 店減免了20年房租,希望書(shu) 店能繼續辦下去;藏書(shu) 家韋力為(wei) 他寫(xie) 了一本口述史;他70多歲的女兒(er) 也決(jue) 定成為(wei) 書(shu) 店第四代傳(chuan) 人……”趙健表示,一條短視頻讓一個(ge) 書(shu) 店、一個(ge) 人、一個(ge) 家族得到大家的關(guan) 注,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視頻爆火的背後,是“力求在‘短平快’的互聯網時代,傳(chuan) 達‘厚重感’”的努力。在趙健看來,一條視頻能給觀眾(zhong) 帶來新知,帶大家了解文學藝術巨匠鮮為(wei) 人知的人生經曆;或是通過對書(shu) 籍內(nei) 容邏輯的梳理,傳(chuan) 達核心觀點,啟發大家思考,才算合格。這是讀書(shu) 類視頻與(yu) 娛樂(le) 視頻的不同之處。
采訪最後,趙健表達了他對“短視頻閱讀”的看法:“短視頻閱讀的說法在當下的傳(chuan) 播生態中是成立的,短視頻已成為(wei) 書(shu) 籍內(nei) 容的傳(chuan) 播載體(ti) 之一。但短視頻讀書(shu) 博主隻是‘中間商’,我們(men) 能做的是像電影預告片一樣把一本書(shu) 的某一個(ge) 或幾個(ge) 核心內(nei) 容轉達給觀眾(zhong) ,與(yu) 直接讀原著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談及未來,趙健說:“希望通過自己的深度閱讀和嚴(yan) 肅思考,提升讀書(shu) 內(nei) 容創作品質,撒下更多閱讀的種子,引導更多人讀原著,對書(shu) 籍和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和思考。”(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