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作別校園之季 收到最溫暖的叮嚀
又到一年一度的畢業(ye) 季。作為(wei) 大學生成為(wei) 社會(hui) 人之前的“最後一課”,校長、教師的畢業(ye) 致辭具有特殊的意義(yi) 。這些日子,網絡上流傳(chuan) 的畢業(ye) 致辭,不僅(jin) 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師長的拳拳用心,也打動了不少早已離開校園的人們(men) ,從(cong) 中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
濃烈的家國情懷,是老師們(men) 在畢業(ye) 致辭裏不約而同地真情流露。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引用吳玉章老校長寄語人大第一屆畢業(ye) 生的一段話,勉勵學生站到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新征程的最前列。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周琪講起堅守芯片研發一線數十年、不久前去世的微電子所研究員黃令儀(yi) 老師,幾度哽咽。每一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氣質和底蘊,校長帶領學生回顧校史、銘記過往,不僅(jin) 在學生心裏種下大學的精神種子,也引領學生將追求個(ge) 人價(jia) 值與(yu) 實現社會(hui) 價(jia) 值緊密聯結在一起。
傳(chuan) 承是最好的紀念,擔當是最好的傳(chuan) 承。講述優(you) 秀校友的故事,勉勵學生保持繼續學習(xi) 的勁頭和心態,是畢業(ye) 致辭一如既往的重頭內(nei) 容。在浙江大學,校長杜江峰勉勵學生做“求真務實的行動派”,講述了創新打造“稻魚共生2.0”的“糧食英雄”葉明兒(er) 的故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王雲(yun) 鵬說起“你們(men) 的師兄”、正在“天宮”空間站執行任務的桂海潮老師。很多大學還邀請傑出校友回母校“現身說法”,以別樣視角為(wei) 學弟學妹指點迷津。教育的星火傳(chuan) 承,歸根結底還是精神的傳(chuan) 承。在漫漫人生路上,也許不是每個(ge) 人都能取得耀眼成績,但隻要立足自身崗位履職盡責,就無愧於(yu) 母校對畢業(ye) 生做一個(ge) “大寫(xie) 的人”的期許。
在畢業(ye) 典禮致辭中,校長們(men) 也總想著“扶上馬送一程”,給學生帶去叮嚀和囑托。比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憂心忡忡地談到一些學生在校時“吃著炸雞唱著歌”,喝著“肥宅快樂(le) 水”,寄語學生永葆健康心態和體(ti) 型;深圳大學校長毛軍(jun) 發叮囑學生們(men) “年輕人不要老熬夜”,“如果社區健身房、運動場預約不上,可以帶上校友卡回母校碰碰運氣”。此時此刻,校長不再是平日裏充滿威嚴(yan) 的校領導,而更像是關(guan) 心孩子生活細節的長輩。與(yu) 學生拉近距離,平視、理解和關(guan) 切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真切體(ti) 會(hui) 到學校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感念教育工作者成風化人的教導。
今年畢業(ye) 季,兩(liang) 位大學校長的雨中致辭受到格外的關(guan) 注。西安交通大學舉(ju) 行畢業(ye) 典禮時,黨(dang) 委書(shu) 記盧建軍(jun) 為(wei) 校長王樹國全程撐傘(san) ,給學生上了行勝於(yu) 言的最後一課。在西南政法大學畢業(ye) 典禮上,因為(wei) 突降大雨,校長為(wei) 了不讓學生多淋雨,隻簡短的念了畢業(ye) 致辭的開篇。兩(liang) 場雨,不一樣的場景,卻是一樣的言傳(chuan) 身教。前者讓學生深刻理解“即使風雨兼程,不能阻擋我們(men) 前進的腳步”,而後者則用心用情關(guan) 懷學生,生動實踐了“知行合一”的管理智慧。
從(cong) 此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畢業(ye) 對於(yu) 每一個(ge) 年輕人而言都是生命的關(guan) 鍵節點。一篇精心準備的畢業(ye) 致辭,也是一堂凝聚人心、發揮思想引領作用的“大思政課”。麵對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廣大畢業(ye) 生對致辭的認同感,社會(hui) 各界對致辭的反響與(yu) 關(guan) 注,也像是一塊檢驗學校教育改革發展實效的“試金石”,反映出大學鑄魂育人的使命與(yu) 初心。
(文丨王鍾的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