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一輪汽車出口競速 頭部車企加碼角逐海外市場

發布時間:2023-07-06 14:34:00來源: 廣州日報

  上汽、廣汽、比亞(ya) 迪領跑

  新一輪汽車出口競速 頭部車企加碼角逐海外市場

  剛過去的6月底,廣汽埃安正式官宣進軍(jun) 泰國市場;7月5日,比亞(ya) 迪確認豪擲45億(yi) 元在巴西建生產(chan) 基地;去年出海“破百萬(wan) 輛”的上汽集團,也同日宣布新海外出口目標。全媒體(ti) 記者留意到,乘著新能源的春風,中國車企正施展新一輪出海“快手棋”。與(yu) 去年眾(zhong) 多造車新勢力在北歐開啟海外布局的“小打小鬧”相比,今年的“出海”由中國龍頭車企挑大梁搭台唱戲,尤其是上汽、比亞(ya) 迪等出口“大戶”不約而同深化海外戰略,中國製造的海外布局進入競速環節。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中國品牌雖然借助新能源實現對國外品牌的“彎道超車”,但“出海”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

  海外市場已成為(wei) 上汽、比亞(ya) 迪、長城等頭部車企的重要業(ye) 績增長點。

  海外市場成車企新增長極

  “2023年上汽將力爭(zheng) 在歐洲打造首個(ge) ‘20萬(wan) 輛級’海外區域市場,目前歐洲建廠的工作已提上日程。”7月4日,上汽集團總裁助理、上汽集團國際業(ye) 務部總經理餘(yu) 德向記者透露,上汽集團出海戰略將進一步“升級”,今年還分別在美洲、中東(dong) 、澳新、東(dong) 盟及南亞(ya) 要打造出5個(ge) “10萬(wan) 輛級”市場,預計全年海外銷量超過120萬(wan) 輛。最新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在海外市場累計銷售53萬(wan) 輛,同比增長40%。

  比亞(ya) 迪近年也在加速海外市場的“攻城略地”,出口量已經連續7個(ge) 月超過1萬(wan) 輛。廣汽在今年3月底的業(ye) 績溝通會(hui) 上,也明確把海外市場作為(wei) 集團業(ye) 績的新增長點;同時,奇瑞、吉利、長城等也表明正深化海外戰略,奇瑞近期更宣布加碼在東(dong) 盟三國建廠的計劃。

  眾(zhong) 多車企紛紛競速海外,底氣何在?廣東(dong) 省汽車流通協會(hui) 會(hui) 長嚴(yan) 斐指出,全球低碳轉型為(wei) 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廣闊的國際市場。“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已然融入國際汽車大循環,呈現出出口市場高端化、產(chan) 業(ye) 布局全球化、汽車出海低碳化等新特色。”中汽協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連續8年問鼎全球,並在今年第一季度已躍居為(wei) 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今年前1~5月,我國汽車整車出口193.3萬(wan) 輛,同比增長79.8%。其中新能源汽車功不可沒,前五月累計出口量達到45.7萬(wan) 輛,同比增長1.6倍。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預計,今年我國汽車出口規模將達到400萬(wan) 輛的水平。

  哪些海外市場更愛“中國車”?

  6月28日,廣汽埃安宣布正式進軍(jun) 泰國市場,並將成立東(dong) 南亞(ya) 總部。對於(yu) 廣汽埃安的出海首站選擇,並不讓業(ye) 內(nei) 意外。記者留意到,經過多家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摸爬滾打”出來的經驗,東(dong) 南亞(ya) 等汽車產(chan) 業(ye) 落後的國家,已經是中國車企的首選出海地。如在泰國,上汽、比亞(ya) 迪、奇瑞、吉利、長城等主流中國車企均已進入布局。

  與(yu) 此同時,汽車工業(ye) 發達的歐洲成為(wei) 了小鵬、極氪、蔚來等中國新能源車企出口熱門地,資深汽車行業(ye) 分析師顧誌軍(jun) 表示,中國車企走向全球集中在兩(liang) 條路徑:新能源品牌依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you) 勢,以如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為(wei) 跳板,進入汽車產(chan) 業(ye) 發達的歐洲市場;上汽、比亞(ya) 迪、長城等車企,則重點以燃油車、插混車型拓展汽車產(chan) 業(ye) 相對落後的東(dong) 南亞(ya) 市場。

  挑戰仍然非常巨大

  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方式已更發多元。如吉利從(cong) 全球供應鏈體(ti) 係、產(chan) 品出口、技術“出海”,進入“產(chan) 品、技術、人才、管理”全產(chan) 業(ye) 鏈輸出的新階段。去年通過入股雷諾韓國汽車首次將技術輸出到汽車工業(ye) 發達國家。廣汽集團也為(wei) 出海做了諸多“鋪墊”,廣汽米蘭(lan) 前瞻設計中心在去年11月開業(ye) ,形成米蘭(lan) 、洛杉磯、上海、廣州“三國四地”的全球化設計創新體(ti) 係。

  雖然海外市場機會(hui) 很多,但挑戰仍然非常巨大。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指出,“中國品牌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關(guan) 鍵零部件等方麵還存在明顯短板,企業(ye) 國際化體(ti) 係能力建設還處於(yu) 初級階段。”他指出,更多中國企業(ye) 在國際航運保障能力、本地化的金融服務能力、供應鏈的海外協同發展能力,海外售後服務、二手車租賃報廢回收等體(ti) 係能力上都很欠缺。業(ye) 內(nei) 人士還指出,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出口時,不管是充電設施還是售後維護等,都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機製,確保消費者的用車滿意度,防止出現服務爛尾現象,以此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口碑和信譽。(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鄧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