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充電樁下鄉需加速 為鄉村振興轉動綠色車輪

發布時間:2023-07-06 14:4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湖北宜昌鄧村鄉(xiang) 一景區工作生活了七八年,吳旭發現,單位的院子裏第一次裝上了充電樁。

  起因是去年冬天,一對年輕夫婦開特斯拉來自駕遊,正要盡興(xing) 而去,卻發現車輛因天氣寒冷掉電過多,找遍全鄉(xiang) 也沒有發現可用的充電樁。最後,他們(men) 隻好向景區管理人員和鄉(xiang) 政府求助。經過多番聯係,才從(cong) 近100公裏外的市區調來了一輛充電服務車。

  其實,這個(ge) 村子毗鄰舉(ju) 世聞名的三峽大壩,素來以產(chan) 茶而聞名。近年來,村子憑借“生態茶鄉(xiang) ”等金字招牌在旅遊市場異軍(jun) 突起,吸引了不少遊客自駕前往。

  “就是因為(wei) 遊客充電難這事,村子裏立刻把安裝充電樁提上了日程。”一位當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鄉(xiang) 鎮、村裏的新能源汽車增多了,但充電樁還是“稀罕物”。

  從(cong)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到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明確提出“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再到6月16日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正式啟動……在一係列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的下鄉(xiang) 步伐正在加快。

  鄉(xiang) 村市場究竟能為(wei) 新能源汽車提供多大的市場空間?當前打通其下鄉(xiang) 之路還有哪些難點和痛點?什麽(me) 樣的新能源汽車才能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轉動綠色車輪?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為(wei) 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新局,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立新標。

  鄉(xiang) 村市場大有可為(wei)

  “買(mai) 了電動汽車後,大部分人都會(hui) 感慨,用車的費用真是便宜了不少。”吳旭正準備買(mai) 車,為(wei) 此他有機會(hui) 就找老鄉(xiang) 聊聊,想問清楚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優(you) 點。

  最終有兩(liang) 條最吸引他:一是新能源汽車用起來更經濟實惠,一個(ge) 月下來充電能比加油省不少錢;二是新能源汽車駕駛體(ti) 驗更好,加速性、爬坡能力綜合來看都不弱於(yu) 燃油車,各種智能化功能則讓用車更加便捷。

  艾蘭(lan) 裏奧谘詢高級谘詢顧問陳婉約認為(wei) ,一方麵,新能源汽車本身的特點與(yu) 鄉(xiang) 村消費者的條件、需求相契合,例如大部分村民住房為(wei) 獨門獨戶,安裝私人充電樁的條件反而優(you) 於(yu) 城市用戶;另一方麵,在近年來“返鄉(xiang) 潮”等現象下,農(nong) 村消費出現了新趨勢。

  陳婉約表示,隨著農(nong) 村經濟發展、人均收入提升,以及部分青年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鄉(xiang) 鎮、農(nong) 村地區的消費潛力大幅提升。“比方說,新一代青年農(nong) 民收入普遍提升,同時還沒有房貸壓力,對個(ge) 人綠色出行、智慧出行也有了更高要求,這為(wei) 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直言,考慮到城市汽車市場已趨於(yu) 飽和,未來農(nong) 村市場將是主要的增長來源。

  他分析說,由於(yu) 地廣人稀等原因,一般農(nong) 村地區相對缺乏公共交通,鄉(xiang) 鎮、農(nong) 村地區居民主要靠私人交通。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規模效應愈發明顯,新能源汽車購買(mai) 門檻大幅降低。“未來,農(nong) 村每家、每戶有一輛甚至兩(liang) 輛車的情況,將會(hui) 愈發普遍。”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wei)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的最大優(you) 勢就是使用成本更低。“新能源汽車性價(jia) 比更高,對提升農(nong) 村物流、客流效率都能起到很大作用,可以幫助農(nong) 民降低人和貨的運輸成本。”

  正如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所說,近5億(yi) 人口的農(nong) 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並未有效釋放。2022年,我國農(nong) 村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僅(jin) 占汽車總銷量的4%,遠低於(yu) 全行業(ye) 25.6%的平均水平。他強調說,在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之路上,基礎設施不足、適用車型不多、流通渠道不暢、宣傳(chuan) 力度不夠等問題都亟待解決(jue) 。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是短板

  最近,吳旭發現,雖然村裏新能源汽車多了起來,但充電基礎設施仍然顯得捉襟見肘,幾乎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之路的“攔路虎”。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縣級以下公共充電樁總數僅(jin) 占全國公共樁總數的9.45%,總體(ti) 數量較少。顯然,要推廣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還需補齊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等短板。

  吳旭告訴記者,在當地,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用戶在市區購有房產(chan) ,因此不太願意在老家的房子裏專(zhuan) 門安裝充電樁。此外,建設充電樁,尤其是大功率充電樁,對農(nong) 村電網容量、安全性均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建樁前先要升級、改造農(nong) 村電網,還會(hui) 對當地產(chan) 生一定的成本壓力。

  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在農(nong) 村安裝充電樁的“經濟賬”也得算一算。

  吳旭回憶說,剛送走自駕遊客,鄉(xiang) 政府就聯係了特斯拉,詢問能否在當地建設目的地充電樁。特斯拉的回複簡單明了:“要有足夠多的用戶基數,才會(hui) 考慮建充電樁。”

  事實上,作為(wei) 一種涉及環節眾(zhong) 多、技術安全要求較高的新興(xing) 大眾(zhong) 化商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離不開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企業(ye) 、電力部門和充電設施運營企業(ye) 等多方共同努力。

  好在配套政策正在逐漸明朗。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地方政府結合實際開展縣鄉(xiang) 公共充電網絡規劃,並做好與(yu) 國土空間規劃、配電網規劃等的銜接,加快實現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地區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xiang) 鄉(xiang) 全覆蓋”。

  盤和林提醒說,有條件的農(nong) 村地區可通過分布式電源、儲(chu) 能裝置、充電裝置和安全裝置組成微電網,這樣既能滿足新能源汽車補能需求,還能減少對現有電力線路的能源消耗。

  他認為(wei) ,合理規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是農(nong) 村用戶使用電動汽車出行的重要保障,同樣也將推動構建新型電力係統。“這樣,新能源汽車就能成為(wei) 農(nong) 村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

  事實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能讓農(nong) 村消費者吃下定心丸,促進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同樣還有利於(yu)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等新業(ye) 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動力。

  “在有旅遊資源的農(nong) 村地區建好充電樁,將是今後吸引自駕遊客、促進鄉(xiang) 村旅遊事業(ye) 的重要條件。”陳婉約提醒說,當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高檔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大多是高淨值人群,讓他們(men) 在鄉(xiang) 村安心自駕出遊,能極大地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

  讓吳旭印象深刻的那對年輕夫婦,就十分具有代表性。“對我們(men) 這種正在積攢口碑的鄉(xiang) 村旅遊項目來說,這部分用戶無論是消費實力,還是網絡傳(chuan) 播話語,都是十分需要的。”他笑一笑說,“下次總不能還讓人家住得、玩得舒心,卻因為(wei) 車充不上電而鬧心吧?”

  造村民需要的車

  除了已初步形成共識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還有一些關(guan) 卡要闖過。

  資深汽車媒體(ti) 人、汽車行業(ye) 分析人士楊小林認為(wei) ,農(nong) 村車輛使用場景與(yu)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構成,就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

  “不是所有新車都適合放在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的籃子裏。”楊小林向記者直言,真正從(cong) 農(nong) 村用戶的需求出發、進行針對性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在當前市麵上幾乎還沒出現。

  例如,隨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農(nong) 用無人機等裝備愈發常見。新能源汽車如果能調整其放電功能,直接為(wei) 農(nong) 用無人機充電,就能更好地滿足農(nong) 村消費者的需求。

  “類似的特殊需求可能還有許多,因此車企要在充分調研市場的前提下,強化自己的產(chan) 品研發能力,做到‘開門造車’,造出更適合農(nong) 村使用場景的新能源汽車。”陳婉約表示,還有些產(chan) 品的功能和商業(ye) 模式不符合農(nong) 村市場環境。例如農(nong) 村市場總體(ti) 較為(wei) 分散,大城市裏常見的“品牌專(zhuan) 營專(zhuan) 賣”模式經營成本過高,在小縣城或鄉(xiang) 鎮不一定行得通。

  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提醒說,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還要直麵低速電動車、電動三輪車的競爭(zheng) 。

  “這兩(liang) 種嚴(yan) 格意義(yi) 上來說是非機動車,不用考駕照,同時又價(jia) 格低廉,十分適用於(yu) 農(nong) 民裝載貨物等場景。”他表示,低速電動車和電動三輪車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被取代,車企也很難不顧利潤率,去和它們(men) 拚價(jia) 格。

  曹廣平分析說,中國農(nong) 村人口數量龐大,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消費習(xi) 慣都不盡相同,因此不同級別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應該耐心考察、研究,找到自己擅長的細分市場和有把握吸引的目標用戶群體(ti) 。

  當然,無論在什麽(me) 環境下,“安全”永遠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守則。

  楊小林以動力電池安全和智能化功能舉(ju) 例說,車企、經銷商不能一賣了之,而是要注意加強安全意識培訓,謹防因充電不規範、底盤磕碰等不當操作引發車輛自燃。

  此前,家電下鄉(xiang) 、汽車下鄉(xiang) 曾多次釋放出驚人的購買(mai) 力,一邊讓相關(guan) 企業(ye) 找到了更大的市場蛋糕,一邊讓廣大農(nong) 民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如今,已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的新能源汽車,也將加快下鄉(xiang) 的腳步,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轉動綠色的車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ya) 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