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在調查研究中提升政治能力

發布時間:2023-07-13 15:00:00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徐方平(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湖北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重視黨(dang) 員幹部的政治能力建設,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建設的一個(ge) 根本要求和優(you) 良傳(chuan) 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政治能力建設,指出:“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yan) 格遵守政治紀律,加強政治曆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於(yu) 黨(dang) 性鍛煉全過程。”在全黨(dang) 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是黨(dang) 中央為(wei) 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動員全黨(dang) 同誌為(wei) 完成黨(dang) 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鬥所作的重大部署,也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在推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走深走實上下功夫,就要堅持係統思維,把理論學習(xi) 、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堅持問題導向,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jue) 發展難題,教育引導黨(dang) 員、幹部從(cong) 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提高政治判斷力是提高政治能力的基礎性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增強政治判斷力,就要以國家政治安全為(wei) 大、以人民為(wei) 重、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本,增強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準識別現象本質、清醒明辨行為(wei) 是非、有效抵禦風險挑戰的能力。”這集中體(ti) 現了政治判斷力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充分彰顯了政治判斷力的馬克思主義(yi) 意識形態屬性,事關(guan) 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以誰為(wei) 中心等大是大非問題。提高政治判斷力就是要善於(yu) 思考涉及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加強戰略性、係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做到在重大問題和關(guan) 鍵環節上頭腦清醒、眼睛明亮,善於(yu) 從(cong) 錯綜複雜的矛盾關(guan) 係中把握政治邏輯,堅守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

  如何提升政治判斷力?調查研究必不可少。馬克思曾指出:“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nei) 在聯係。”“探尋這些形式的內(nei) 在聯係”,就是探求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hui) 作調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加強調查研究的重要性,“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chuan) 家寶”。“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學會(hui) 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jue) 策權”。隻有做好調查研究才能緊緊圍繞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貫徹執行,不斷深化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和把握,善於(yu) 運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問題和關(guan) 鍵環節上始終做到眼睛明亮、頭腦清醒、順勢而為(wei) ,把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本職工作做實做好。隻有加強對各種風險源的調查研判,透過現象看本質,不斷提高實時預警能力,推進風險防控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才能把風險化解在源頭,小風險才不會(hui) 演化為(wei) 大風險,個(ge) 別風險才不會(hui) 演化為(wei) 綜合風險,局部風險才不會(hui) 演化為(wei) 區域性風險,經濟風險才不會(hui) 演化為(wei) 政治風險,國際風險才不會(hui) 演化為(wei) 國內(nei) 風險。

  

  增強政治領悟力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對黨(dang) 中央精神深入學習(xi) 、融會(hui) 貫通,學深悟透黨(dang) 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用黨(dang) 中央精神分析形勢、推動工作,始終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0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guan) 注黨(dang) 中央在關(guan) 心什麽(me) 、強調什麽(me) ,深刻領會(hui) 什麽(me) 是黨(dang) 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麽(me) 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毋庸置疑,“國之大者”是指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事關(guan) 社會(hui) 長治久安、事關(guan) 人民幸福安康的大事。這就要求全體(ti) 黨(dang) 員心懷“國之大者”,具備敏銳的政治眼光,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養(yang) 成“計利當計天下利”的胸襟,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善於(yu) 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大棋局,做到既為(wei) 一域爭(zheng) 光、更為(wei) 全局添彩。

  如何提升政治領悟力?調查研究至關(guan) 重要,它是理論聯係實際的紐帶,事關(guan) 黨(dang) 的作風建設,事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理解和領悟黨(dang) 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水平。如毛澤東(dong) 同誌所說: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查。對於(yu) 隻懂得理論不懂得實際情況的人,這種調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則他們(men) 就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聯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研究、思考、確定全麵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ju) 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麵深入的調查研究。”《關(guan) 於(yu) 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強調,“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是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感悟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wei) 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具體(ti) 實踐”。提高政治領悟力,重在學深悟透、融會(hui) 貫通,一方麵通過全麵深入的調查研究,有效提升領悟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能力水平,準確領會(hui) 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另一方麵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指導調查研究工作,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進一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廣大黨(dang) 員幹部開展調查研究,必須注重實效,不僅(jin) 要努力使調研的過程成為(wei) 加深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領悟的過程,成為(wei) 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血肉聯係的過程,成為(wei) 推動事業(ye) 發展的過程,而且要因地製宜,深入調查研究,把問題找到找準,把根源挖深,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增強政治執行力要求黨(dang) 員幹部從(cong) 政治實踐的目標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的實踐觀點,對標對表,推動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和落實。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曆來注重執行力。如《管子》強調:“令則行,禁則止。”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同樣強調執行力的重要性。馬克思曾說:“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jue) 定的因素。”這個(ge) 起決(jue) 定因素的幹部,既是黨(dang) 的政治路線學習(xi) 領悟的先行者,也是黨(dang) 的政治路線實踐執行的排頭兵。

  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提高政治執行力,重在做到知行合一、貫徹落實。如何提升政治執行力?調查研究不可或缺,多調查研究,多向群眾(zhong) 學習(xi) ,練好基本功,是涵養(yang) 政治品格和提高政治執行力的有效路徑。毛澤東(dong) 同誌開創了開調查會(hui) 、“解剖麻雀”等調查研究的先河,強調開調查會(hui) 為(wei) “最簡單易行又最忠實可靠的方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大興(xing) 調查研究,奔著問題去。提升政治執行力,要崇尚實幹、力戒空談、精準發力,要在嚴(yan) 格執行黨(dang) 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科學調研客觀實際,製定出行之有效的執行方案,確保黨(dang) 中央大政方針和決(jue) 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獲得實效。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3日 06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