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外籍媒體人打卡內蒙古博物院 感受中華民族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3-07-14 15:14: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7月13日電(記者齊磊 陳昕鈺)7月12日,“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ti) 主題采訪活動”內(nei) 蒙古站火熱開啟。中外記者首站打卡內(nei) 蒙古博物院,參觀展陳的館藏珍品,了解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演進形成的曆史脈絡。

  內(nei) 蒙古博物院展陳的件件珍品背後都有悠久的曆史,吸引著外籍媒體(ti) 人時時駐足,得以窺見這片草原曾有的不凡經曆。

  從(cong) 舊石器時代的“大窯人”,到新石器時代的“紅山人”,再到青銅時代的“夏家店人”,一直到後來的北狄、匈奴、東(dong) 胡、鮮卑、突厥、回鶻、契丹、黨(dang) 項、女真、蒙古、滿、漢等民族,在我國北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斷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底蘊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chan) 。

  這些曆久彌新的文化遺產(chan) ,揭示了5000多年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升華這樣一個(ge) 曆史進程,詮釋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形成發展的曆史進程。

  據介紹,內(nei) 蒙古博物院收藏有古生物化石、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萬(wan) 餘(yu) 件,其中珍貴文物5600件套,國家一級文物650件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