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才與城市發展應互相成就(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7-19 16:40:00來源: 人民日報

  對城市而言,青年代表著未來,人才是發展關(guan) 鍵。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加強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推行了一係列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計劃,加快解決(jue) 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ti) 的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比如,浙江杭州明確今年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wan) 套(間),江蘇蘇州今年計劃新增青年人才公寓2萬(wan) 套,加快打造一批高品質人才社區。讓在城市奮鬥的各類人才擁有穩定住所,是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的重要體(ti) 現,有助於(yu) 提升他們(men) 在城市生活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才發展與(yu) 城市發展互相促進、互相成就。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要吸引人才到來,就要盡最大努力解決(jue) 人才的後顧之憂。除了解決(jue) 好住房問題,還要努力營造待遇適當、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比如,山東(dong) 濟南發放人才服務金卡4322張,落實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待遇5600餘(yu) 人次,設立75所人才子女“定點儲(chu) 備校”,助力人才興(xing) 業(ye) 發展、樂(le) 業(ye) 安居。辦好人才安居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就業(ye) 等具體(ti) 細微的民生實事,才能讓人才心無旁騖工作,為(wei) 城市發展貢獻力量。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還要搭平台、給舞台,在培養(yang) 使用、人才服務、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麵精耕細作。比如陝西渭南高新區,圍繞區內(nei) 重點產(chan) 業(ye) 鏈推廣“校區合作”模式,完善“產(chan) 業(ye) +高校+人才”機製,依托3D打印產(chan) 業(ye) 基地、中創高科雲(yun) 穀等創新創業(ye) 園區,積極為(wei) 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全方位服務。推動高校與(yu) 企業(ye) 合作,共建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不僅(jin) 能造就和匯聚一批高端人才、創新型人才,厚植人才優(you) 勢,還可以幫助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更好地實現從(cong) 校園到職場的無縫銜接,為(wei) 城市發展積累後備人才。

  城市間的競爭(zheng) ,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zheng) 。充分發揮人才優(you) 勢,既要創造公正平等、競爭(zheng) 擇優(you) 的製度環境,也要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才能把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創新優(you) 勢、科技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想方設法打造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強磁場”,加速人力資本積累,激發“人才紅利”,才能更好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為(wei) 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強勁動力。

  人才為(wei) 興(xing) 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人才流動往往伴隨著技術、資金、信息等多方麵要素的流動,其中蘊含著充沛的發展動能。各個(ge) 城市敞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寬闊胸懷,厚植創新創業(ye) 沃土,完善支持人才各類製度舉(ju) 措,努力把潛在人才“挖”出來、把緊缺人才“引”進來、把更多人才“聚”攏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就會(hui) 越走越順,越走越寬。(人民日報 康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