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長短視頻侵權之訴何解

發布時間:2023-07-20 11:18:00來源: 法治日報

  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理了一起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的案件。

  某網絡技術公司經合法授權取得了某影視劇的獨家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該公司發現,某平台視頻賬號將該涉案影視劇的劇情剪輯為(wei) 122段10分鍾以內(nei) 的短視頻進行傳(chuan) 播,其內(nei) 容涵蓋了涉案影視劇的主要劇情,吸引了大量流量和關(guan) 注。

  某網絡技術公司認為(wei) ,該賬號的傳(chuan) 播行為(wei) 未取得其合法授權,同時因該賬號擁有龐大的粉絲(si) 群,其傳(chuan) 播行為(wei) 給自己造成了損失,遂將該賬號的運營方某信息技術公司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

  被告某信息技術公司表示,某網絡技術公司的版權存在瑕疵,對其授權文件的合法性不予認可,並且涉案短視頻的點擊量較低,未給對方造成巨大損失。

  法院審理認為(wei) ,某網絡技術公司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其獲得了涉案影視劇的獨家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某信息技術公司將涉案影視劇“切條”上傳(chuan) 至視頻平台後,公眾(zhong) 可以搜索到並按需點播涉案作品,因此某信息技術公司已侵犯了某網絡技術公司的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

  法院依據著作權法的相關(guan) 規定,判決(jue) 某信息技術公司賠償(chang) 某網絡技術公司經濟損失3萬(wan) 元及合理支出7000元,並停止在平台賬號中提供涉案影視劇的網絡傳(chuan) 播服務。

  一審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目前該判決(jue) 已生效。

  【法官說法】

  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副庭長朱閣表示,在短視頻引發的眾(zhong) 多利益糾紛中,最引人注目的即是長視頻平台與(yu) 短視頻平台在“短視頻二次創作”問題上的侵權之爭(zheng) 。

  從(cong) 案件訴爭(zheng) 情況來看,以短視頻對長視頻的使用過程中是否增加了獨創性表達為(wei) 標準,可以將短視頻的被訴行為(wei) 劃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是未增加獨創性表達的簡單複製傳(chuan) 播行為(wei) ,常見的如“搬運”“切條”等;另一類是增加獨創性表達的二次創作行為(wei) ,常見的如解說、影評、戲仿等。通過前者行為(wei) ,公眾(zhong) 可以在個(ge) 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因此該行為(wei) 構成對於(yu) 長視頻的“交互式”傳(chuan) 播,侵害的是長視頻權利人的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而後者行為(wei) 則有所不同,後者還可能涉及侵害作品的改編權。本案中被告的行為(wei) 即屬於(yu) 前者。原告將被告享有權利的長視頻切分為(wei) 時間較短的若幹條短視頻,盡管總計時長僅(jin) 為(wei) 作品總時長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是已經涵蓋了長視頻的主要內(nei) 容,可以構成對長視頻的實質性替代。考慮到此項特殊的侵權情節,法院在認定被告的賠償(chang) 額時,參照了侵權人完整使用權利作品情節中的賠償(chang) 額,將被告的賠償(chang) 額酌情提高。

  除案涉的“切條”行為(wei) ,“幾分鍾帶你看一部電影”也是常見的短視頻對於(yu) 長視頻的使用方式之一,此種行為(wei) 如果在創作的過程中增加了短視頻創作者的獨創性表達,形成了新的作品,在未獲得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屬於(yu) 侵害長視頻改編權的典型行為(wei) 。

  那麽(me) ,是否所有利用長視頻進行短視頻創作的行為(wei) 均構成侵權呢?朱閣說,在短視頻中對長視頻的使用行為(wei) 構成“適當引用”的情形下,短視頻創作者使用長視頻就屬於(yu) 合理使用,無需承擔侵權責任。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為(wei) 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稱、作品名稱,並且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短視頻合理使用的認定除了需要符合“適當引用”的情形外,還需要滿足“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和“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的要求。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對於(yu) 合理使用的判斷是一個(ge) 複雜的問題,法官往往需要結合以下因素進行綜合認定:被引用的作品是否已經發表;引用目的是否為(wei) 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被引用的內(nei) 容在被訴侵權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是否適當;引用行為(wei) 是否影響被引用作品的正常使用或者損害其權利人的合法利益。

  朱閣認為(wei) ,如果不對短視頻侵權亂(luan) 象加以規製,那麽(me) 短視頻產(chan) 業(ye) 自身的發展也會(hui) 反受其害,最終影響版權產(chan) 業(ye) 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在規製短視頻侵權行為(wei) 時,必須以審慎包容的態度引導產(chan) 業(ye) 發展,使得長短視頻侵權之訴背後的利益之爭(zheng) 得到平衡,在此過程中既要保護長視頻權利人的法定利益,也要為(wei) 短視頻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空間。

  (本報記者 張雪泓 本報通訊員 毛春聯 整理)(來源: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