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家電“新寵”:空氣循環扇真的可以媲美空調嗎
◎實習(xi) 記者 裴宸緯
7月18日中午,北京南郊觀象台氣溫突破35攝氏度高溫線,迎來該站今年第27個(ge) 高溫日。
不隻北京,連日來全國多地氣溫“狂飆”,讓人們(men) 備受“烤”驗,導致電風扇、空調等“清涼家電”銷量飆升,其中就包括空氣循環扇。
2023年6月中旬,國內(nei) 某知名電商平台發布的《618“家消費”新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5月26日至6月18日,該平台空氣循環扇銷售量攀升。在其他電商平台,各大品牌的空氣循環扇月銷量也是一路飄紅。
而且,有商家稱,空氣循環扇的風感更自然,甚至比空調性價(jia) 比更高。
那麽(me) ,空氣循環扇與(yu) 普通電風扇有何不同?空氣循環扇是否可以媲美空調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與(yu) 普通電風扇降溫原理基本一致
出汗是人體(ti) 散熱的一種方式。出汗後如果遇刮風等空氣流動現象,人們(men) 常常會(hui) 感到涼爽,這是因為(wei) 流動的空氣加快了人體(ti) 表麵汗液的蒸發速度,而汗液蒸發的過程會(hui) 帶走人體(ti) 熱量。
與(yu) 這個(ge) 原理相同,空氣循環扇也是通過增加空氣流動、加快人體(ti) 表麵汗液蒸發的速度,進而提升人體(ti) 的散熱效率、讓使用者感覺涼爽的。
“空氣循環扇本質上就是電風扇,是一種可以增強室內(nei) 空氣流動的家用電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特別研究助理喬(qiao) 正對記者表示,“空氣循環扇通過吸入空氣並將其加速排出,讓使用者附近的空氣流動速度變快。當快速流動的空氣經過使用者的皮膚時,就會(hui) 幫助其汗液更快蒸發,進而加速散熱。”
也許有人會(hui) 問:明明沒有出汗,為(wei) 什麽(me) 空氣循環扇也能讓人感到涼爽?
人類皮膚表麵有200萬(wan) 到400萬(wan) 個(ge) 汗腺,它們(men) 無時不刻都在分泌汗液,而人類的肉眼可能看不到它們(men) 。空氣循環扇通過加快汗液蒸發速度,進而給使用者送去“清涼”。
然而,人們(men) 也常常有這樣一種感覺:當天氣過於(yu) 潮濕悶熱,再怎麽(me) 吹風扇也不會(hui) 感覺涼快。這是因為(wei) 此時空氣相對濕度較高,人體(ti) 表麵汗液的蒸發受到了阻礙。
“當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時,空氣循環扇可能就不會(hui) 讓使用者感覺涼爽了。”喬(qiao) 正解釋道,“空氣相對濕度高,意味著空氣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這就像是一個(ge) 已經裝滿水的杯子,如果再往裏麵倒水,水就會(hui) 溢出。因此,如果空氣中的濕度已經很高,它就無法再吸收更多來自人體(ti) 皮膚的水分了。”
喬(qiao) 正表示,空氣循環扇與(yu) 普通風扇在幫助人類降溫的原理上雖然基本一致,但前者往往具有更大的電機功率、更大的風扇葉片、更大的搖頭角度或者特殊的風道設計,這可以讓空氣循環扇在一個(ge) 更大的區域內(nei) 加快空氣流動速度。“形象地說,空氣循環扇就像一根攪拌棒,如果製備精良且正確使用,它就可以讓房間內(nei) 的空氣更快地流動起來。”他補充道。
更適合需增強室內(nei) 熱交換的環境
那麽(me) ,什麽(me) 樣的場景適合使用空氣循環扇呢?
“空氣循環扇的主要功能是增強室內(nei) 空氣循環,適合需要增強室內(nei) 熱交換的環境。”喬(qiao) 正表示,舉(ju) 例來說,如果家中隻有一台空調,而人們(men) 希望將空調的冷氣送到家中其他位置,那麽(me) 空氣循環扇可能是個(ge) 不錯的選擇。
至於(yu) 空氣循環扇是否比空調更省電、更健康,也因場景而異。
在炎熱的天氣,當空氣相對濕度較低時,如果達到同等降溫效果,使用空氣循環扇可能比空調更省電;但如果在極端高溫且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的天氣,使用空調降溫往往更有效。
喬(qiao) 正補充說:“如果不定期清潔、更換濾網,空調可能會(hui) 使室內(nei) 空氣變得更加幹燥,且可能會(hui) 吹出塵埃或細菌使人生病,但是空氣循環扇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因此,空氣循環扇和空調各有利弊,該如何選擇,取決(jue) 於(yu) 消費者的具體(ti) 需求和使用環境,不能一概而論。在某些情況下,將兩(liang) 者結合使用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此前有媒體(ti) 報道,根據2023年6月香港消費者委員會(hui) 發布的最新測試結果,香港市麵上逾六成半的空氣循環扇樣本安全測試不達標,不同樣本之間的送風量最多相差超過五成,能源效率最多相差達67%。因此,是否購入該產(chan) 品,消費者一定要合理評估自身使用需求、仔細鑒別相關(guan) 產(chan) 品。
(來源: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