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班墨故裏山東滕州促文旅商貿深度融合 賦能社會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3-07-20 15: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山東(dong) 滕州7月20日電 (記者 沙見龍)第二十屆中國(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節暨中華善城招商大會(hui) 19日晚在山東(dong) 棗莊滕州市開幕。依托節會(hui) 平台,該大會(hui) 充分展示了滕州文旅和商貿深度融合新成果,豐(feng) 富“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形式,以此賦能社會(hui) 經濟發展。

  山東(dong) 滕州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善文化的發源地,孕育誕生了“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等聖人先賢。如今,該市戰略機遇交匯疊加,發展優(you) 勢不斷增強,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棗莊市委常委、滕州市委書(shu) 記王廣部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自2004年首屆中國(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節舉(ju) 辦以來,紅荷節已經成為(wei) 深受民眾(zhong) 喜愛的節日盛會(hui) 。本屆紅荷節的召開,以節會(hui) 為(wei) 紐帶,突出文旅搭台、經貿唱戲,進一步加強與(yu) 各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滕州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

  王廣部表示,滕州市工業(ye) 門類齊全,41個(ge) 工業(ye) 大類中擁有32個(ge) ,當前正在大力實施“強工興(xing) 產(chan) 、項目突破”攻堅行動,計劃利用4年時間實現“工業(ye) 倍增”目標,到2026年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1500億(yi) 元(人民幣,下同)、規上工業(ye) 企業(ye) 達到700家。真誠希望各界一如既往與(yu) 滕州攜手並進,來此考察指導、投資興(xing) 業(ye) 。

  在中國旅遊協會(hui) 副會(hui) 長、山東(dong) 省旅遊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山東(dong) 大學旅遊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王德剛看來,旅遊業(ye)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發展旅遊業(ye) ,對於(yu) 提振發展信心、激活市場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隨著經濟全麵複蘇,在擴大消費等優(you) 惠政策推動下,各地旅遊景點“人從(cong) 眾(zhong) ”景象再度回歸,文旅市場快速升溫,旅遊業(ye) 強勁反彈的態勢全麵顯現。上半年,國內(nei) 旅遊總人次23.84億(yi) ,同比增長63.9%;國內(nei) 旅遊收入2.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5.9%。

  王德剛表示,滕州市素有“墨子魯班故裏,濕地紅荷之都”的美譽,成功創建山東(dong) 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市,獲評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產(chan) 業(ye) 先進縣,創造出了許多文旅工作經驗。今年的紅荷節被山東(dong) 省文旅廳列為(wei) “鄉(xiang) 村好時節·LET'S購”主題活動,對於(yu) 大力提振遊客出遊信心,推動“鄉(xiang) 村好時節”品牌跨界出圈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張明池出席當天大會(hui) 。他指出,近年來,該廳秉持“萬(wan) 物皆可遊、處處是場景”理念,致力於(yu) 把旅遊產(chan) 業(ye) 培育成為(wei) 彰顯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的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富民產(chan) 業(ye) 和幸福產(chan) 業(ye)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助推文旅消費全麵升級,聚力打造具有世界風範、展現中國精神、彰顯齊魯風韻的國際著名文化旅遊目的地、國家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好客山東(dong) ”全域旅遊示範區,持續擦亮“好客山東(dong) 、好品山東(dong) ”品牌,開創了文化旅遊強省建設的新局麵。

  張明池表示,滕州市用20年的堅守和創新,不斷賦予紅荷節新內(nei) 涵,為(wei) 推動縣域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良好示範。當前,山東(dong) 正在大力實施“文旅提質賦能計劃”,希望滕州以此為(wei) 引領,通過紅荷節展示好優(you) 越的生態、人文、營商和發展環境,把紅荷節打造成為(wei) 深化文旅融合、助力招商引資、撬動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引擎,以會(hui) 促變、以會(hui) 助產(chan) 、以會(hui) 興(xing) 業(ye) ,進一步釋放節會(hui) 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本屆紅荷節以“荷開善城·追夢滕州”為(wei) 主題,安排了4個(ge) 重要節點、13項係列活動。開幕式現場,共有12個(ge) 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29.9億(yi) 元,涉及化工和新材料、機床和高端裝備、鋰電和新能源、新醫藥和醫養(yang) 健康、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特色文旅等領域。(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