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4秒)啟動試運行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yu) 技術中心研製建設的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4秒)啟動試運行,這也是亞(ya) 洲首個(ge) 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
該裝置采用電磁拋射的方式在地麵構建微重力實驗環境,即采用電磁彈射係統將實驗艙垂直加速到預定速度後釋放,實驗艙在上拋和下落階段為(wei) 科學載荷提供微重力環境,目前該裝置達到了4秒微重力時間、10μg微重力水平、過載加速度不超過5g、實驗間隔不大於(yu) 10min的國際先進水平。與(yu) 傳(chuan) 統單程落塔、拋物線飛機等相比,裝置在實驗效率、實驗載荷強度要求、運行成本等方麵具有較大的優(you) 勢。
在實驗效率方麵,傳(chuan) 統落塔平均每天僅(jin) 可以做2-3次實驗,拋物線飛機每次可以飛行30架次以上,但實驗準備周期約2-3個(ge) 月。本裝置可以達到每天近百次實驗的頻率,準備時間1-2天,極大地提高了科學實驗的效率。
在實驗載荷強度要求方麵,傳(chuan) 統落塔在降落回收階段,試驗艙和實驗載荷要承受20g左右的衝(chong) 擊,很大程度上限製了常規科學儀(yi) 器的使用。在本裝置中,實驗艙所受的電磁驅動力是全程可控的,無論是微重力、月球重力還是火星重力模擬實驗,實驗艙的回收加速度都可控製在3g左右,因此常規科學儀(yi) 器都可以用於(yu) 實驗。
在運行成本方麵,裝置采用儲(chu) 能和電磁驅動技術,裝置運行僅(jin) 消耗電能,單次實驗消耗電能僅(jin) 1度左右,運行成本較低,便於(yu) 開展大規模的科學實驗。
充分有效的地麵驗證,是空間科學實驗的前提和基礎。地基研究能夠大幅縮短實驗周期、降低實驗成本、提升空間實驗成功率,是天基研究的重要補充手段。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有效解決(jue) 了探空火箭、失重飛機、落塔等傳(chuan) 統地基微重力設施存在的實驗成本高、準備時間長、過載較大等缺點。據介紹,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yu) 技術中心正在規劃建設(20秒)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力爭(zheng) 實現微重力時間20s、水平5ug、載荷500kg的國際領先指標,構建國際領先的微/低重力實驗中心,為(wei) 全世界空間科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提供高效便捷的地基微/低重力研究平台,並為(wei) 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地基微/低重力技術驗證條件。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李峻 任梅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