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他們是成人,但有多動症

發布時間:2023-07-24 15:38:00來源: 錢江晚報

  在浙江,“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門診(又稱“成人多動症”門診)僅(jin) 一家,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每周三下午限15個(ge) 號。7月20日,本報記者檢索掛號小程序發現,該門診三周內(nei) 均已被約滿,最早隻能在27天後預約到號。

  在該門診醫生覃豔華的接診記錄裏,不少成年人曾輾轉於(yu) 學習(xi) 困難、兒(er) 童心理科等就醫,之後才轉診過來。

  這是一個(ge) 怎樣的門診?“成人多動症”群體(ti) 有哪些症狀?本報記者走訪發現,與(yu) 隱藏的龐大患者人群相比,確診人數或是冰山一角。

  不少成年人從(cong) 兒(er) 科轉來

  一年半接診近千人,約20%被確診

  7月19日下午,在浙大邵逸夫醫院5樓D區的“成人多動症”門診,經過問診、檢查後,28歲的小夥(huo) 王成(化名)被確診為(wei) “成人多動症”。

  “做完一個(ge) 帶認知任務的腦電圖,醫生一看報告就說,我的大腦和普通人不一樣。”王成需要在電腦整屏的數字中劃掉3,一分神他就劃成了8,或是看漏了,這對注意力渙散的人來說很難辦到。

  從(cong) 小到大,老師和家長對王成的評語都是——“上課開小差”“丟(diu) 三落四”“上課愛插話”。王成的媽媽之前一直認為(wei) “兒(er) 子腦子少根筋”,但她不知道這也是一種病,“王成穿鞋去上學,不會(hui) 注意到兩(liang) 隻鞋子穿得不一樣,而且會(hui) 把校服搞丟(diu) 。”平時家人讓王成出門順帶把垃圾扔了,他沒有一次記得,後來大家就不再叮囑他了。

  45歲的沈偉(wei) (化名)目前是覃豔華確診年齡最大的患者。沈偉(wei) 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在浙大附屬兒(er) 童醫院確診為(wei) “兒(er) 童多動症”,對照病症他發現自己也蠻吻合,就在兒(er) 科醫生推薦下來到“成人多動症”門診就診。

  “多動症遺傳(chuan) 度達70%~80%,很多成年人因為(wei) 自家孩子被確診‘兒(er) 童多動症’,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也患有多動症。”覃豔華介紹,患者其實在生活中能覺察到異常,但很少人了解“成人多動症”,更不知道應該去哪裏看病。

  截至目前,浙大邵逸夫醫院“成人多動症”門診開設不到一年半,覃豔華已接診近千人,其中約20%被確診。數據顯示,就診者年齡在20歲到45歲不等,30歲左右的人占大多數。

  很多患者這樣描述自己,“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丟(diu) 三落四”“經常打斷別人對話,在問題未講完時就搶先回答”……

  由於(yu) 此前沒找到合適診室,不少患者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曾去兒(er) 科多動症關(guan) 聯的學習(xi) 困難門診、兒(er) 童心理行為(wei) 門診等就診。

  診斷是一個(ge) 複雜過程

  國外方法不一,國內(nei) 目前無就診指南

  現場多名“成人多動症”患者家長反映,回顧孩子成長經曆,家人得在他身上“放120個(ge) 心眼”,因為(wei) 孩子會(hui) 幹出很多不靠譜的事情,“跟他講話,他左耳聽進去,右耳就出去了”“忘記手機,忘記鑰匙,忘記門禁卡,經常忘記事情……”

  一位女病人描述:“我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就像近視一樣不能聚焦,看東(dong) 西是模糊的。治療藥物就如同給了我一副眼鏡,能讓我集中注意力到具體(ti) 事物上。”

  不過“成人多動症”複診者沈傑(化名)覺得,服藥一年多後盡管好轉很多,仍舊無法完成排會(hui) 議日程表之類的流程性事務,“對我來說,無論吃多少藥,這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沈傑決(jue) 定回國就醫,源於(yu) 他在日本留學畢業(ye) 後一次失敗的求職經曆。整場麵試,沈傑每時每刻都想逃離,“當時大家都穿著西裝正襟危坐。我覺得非常煩躁不安,過了一分鍾感覺像過了半個(ge) 小時一樣。當時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成人多動症”在日本被稱為(wei) “讀不懂的空氣”,在中國可以理解為(wei) “情商低”。什麽(me) 時候該說話,什麽(me) 時候不該插話,這對“成人多動症”患者來說很難辨別。

  “包括‘成人多動症’在內(nei) 的精神科疾病,都要經過一個(ge) 複雜多重的評估,明確都不符合其他疾病,排除後才考慮是精神科疾病。”覃豔華向記者介紹,“成人多動症”問病史都至少要從(cong) 小說起,診斷是一個(ge) 複雜過程,也是所有精神疾病麵臨(lin) 的一個(ge) 挑戰。

  “中國目前對‘成人多動症’沒有就診指南,美國也沒有官方推薦的就診指南,英國和德國的就診指南會(hui) 把藥物放在比較前的位置。”覃豔華介紹,目前針對“成人多動症”的治療方法相對簡單,她會(hui) 給生活受較大影響的病人做一些藥物治療,再結合行為(wei) 治療和心理治療。如果對生活影響不大的患者,會(hui) 偏向於(yu) 做行為(wei) 治療。

  一個(ge) 被忽視的“另類群體(ti) ”

  浙江或有118萬(wan) 名“成人多動症”患者

  與(yu) 大眾(zhong) 所熟知的“兒(er) 童多動症”相比,“成人多動症”並不被廣泛認識。

  2022年3月,浙大邵逸夫醫院開設“成人多動症”門診時,首月隻掛出了兩(liang) 個(ge) 號,其中一個(ge) 病人還是該院職工。不過門診開設不到半年,預約掛號就得排到20天後。目前,浙江僅(jin) 有這一家“成人多動症”專(zhuan) 病門診,這樣的門診在全國也並不多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成人多動症”平均患病率2.8%,高收入群體(ti) 為(wei) 3.6%,中收入群體(ti) 為(wei) 3.0%,低收入群體(ti) 為(wei) 1.4%。根據相關(guan) 數據推算,“成人多動症”至少影響我國2520萬(wan) 人,浙江省則可能有118萬(wan) 名“成人多動症”患者。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浙大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陳煒告訴記者,確診病人與(yu) 隱性病人數量相比不足一個(ge) 零頭,這是一群需要被自己、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群體(ti) 。

  有研究認為(wei) “成人多動症”和遺傳(chuan) 、環境有關(guan) ,但目前該病仍舊是一個(ge) 醫學難題,成因和治療都還沒有明確。

  錢江晚報記者 吳越 薛妍辰 通訊員 李文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