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加速進入全麵複蘇新通道
旅遊業(ye) 加速進入全麵複蘇新通道
近四成旅遊上市公司已恢複甚至超過2020年前盈利水平
“2023年,旅遊業(ye) 隻用半年的時間做到了去年一年的水平,僅(jin) 用半個(ge) 月,暑期遊人次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廣州表示。
正值2023年上半年報發布期,本報記者梳理近兩(liang) 周以來已發布業(ye) 績預告的A股旅遊企業(ye) 發現,多家旅遊上市公司上半年業(ye) 績大幅預喜。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經濟運行監測,旅遊類上市公司整體(ti) 複蘇明顯,近40%企業(ye) 已經恢複甚至超過2020年前盈利水平,結合當前全國旅遊產(chan) 業(ye) 及市場麵的積極表現可以判斷,旅遊業(ye) 全麵複蘇向上的發展態勢已經確立,正加速進入全麵恢複階段。
文/表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陳薇薇
暑期檔旅遊市場強於(yu) 預期
據觀察,今年暑期旅遊檔期較之往年,不僅(jin) 提前到6月中下旬就啟動,國內(nei) 旅遊市場也全麵發力。不僅(jin) 傳(chuan) 統旅遊目的地的出遊人數節節攀升,新興(xing) 旅遊目的地也不斷湧現,貴州、新疆、內(nei) 蒙古、東(dong) 北等地成為(wei) 出行熱點,多地熱門景區景點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同程旅行預測,今年暑期客流的第二個(ge) 高峰期從(cong) 7月下旬持續到8月中旬,學生和親(qin) 子客群全麵回歸,廣州、北京等地客流量居前。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yun) 表示,暑期檔旅遊市場強於(yu) 預期在穩定的政策環境和經濟向上發展的預期下,全國旅遊市場已經實現戰略性轉折,走向常態化運行,其全麵恢複、向上發展的態勢不可逆轉。
文化和旅遊部近期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nei) 旅遊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nei) 旅遊總人次、國內(nei) 旅遊收入(旅遊總花費)同比增幅分別為(wei) 63.9%、95.9%。旅遊消費加速釋放、產(chan) 業(ye) 全麵強勁恢複,有效帶動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發展,旅遊業(ye) 複蘇實現戰略性轉折。
上市旅企盈利能力修複
上市旅企實現扭虧(kui) ,是旅遊業(ye) 全麵複蘇的佐證。同花順數據顯示,近日峨眉山A、麗(li) 江股份、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上市旅遊公司發布業(ye) 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已扭虧(kui) 為(wei) 盈,從(cong) 淨利潤變動幅度上限看,峨眉山A、麗(li) 江股份、黃山旅遊等6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逾200%,中青旅、大連聖亞(ya) 等5家公司淨利潤有望同比翻番。此外,黃山旅遊、峨眉山A、麗(li) 江股份、中青旅預計實現淨利潤在1億(yi) 元以上。
錦江酒店表示,2023年1月以來,休閑遊及商務差旅消費需求明顯釋放,境內(nei) 酒店市場信心逐步恢複,境內(nei) 酒店經營顯著複蘇。首旅酒店表示,2023年上半年,伴隨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國內(nei) 商務出行及休閑旅遊需求持續恢複。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多家上市旅企預計上半年實現扭虧(kui) 的原因,首先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其次是今年以來一係列相關(guan) 旅遊刺激政策已奏效,更重要的是遊客消費欲望得以在行業(ye) 利好中有效釋放。業(ye) 內(nei) 普遍對今年下半年旅遊業(ye) 的預期表現出更加樂(le) 觀。
出遊半徑增長 “旺丁又旺財”
在關(guan) 於(yu) 旅遊業(ye) 的數據中,“出遊半徑”是相當關(guan) 鍵的一個(ge)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今年五一假期遊客出遊的平均半徑首次回到180公裏的平均出遊距離,這意味著會(hui) 有一半人以上催生出過夜需求,而過夜需求對於(yu) 旅遊業(ye) 界來說至關(guan) 重要,意味著國內(nei) 旅遊的主體(ti) 結構從(cong) 本地周邊遊拓展至更寬泛的國內(nei) 遊,這裏麵也蘊藏著人均旅遊消費將由此進一步增加的潛力。
近兩(liang) 年,在大小長假的統計數據裏,“遊客多了,總體(ti) 旅遊收入少了”的現象一直困擾著各地旅遊業(ye) 。記者觀察到,進入暑期之後包括廣州、長沙、沈陽等地通過發放旅遊消費券等鼓勵性政策措施,著力於(yu) 旅遊消費力提升,在高度活躍的市場支撐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旅遊業(ye) “旺丁也旺財”有望最快於(yu) 暑期表現出來。
“受國內(nei) 旅遊市場高開穩走影響,旅遊經濟進入強勁複蘇新通道,旅遊產(chan) 業(ye) 景氣與(yu) 企業(ye) 家信心明顯回升,創新動能積聚和產(chan) 業(ye) 重構進程加速。”戴斌在分析今年上半年旅遊業(ye) 表現時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