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楊利偉講述“飛天”故事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2023年“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中小學教師培訓(廣州會(hui) 場)開班典禮在華南師範大學舉(ju) 行。開班典禮上,航天英雄、中國首飛太空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wei) 以“矢誌航天 築夢蒼穹”為(wei) 主題進行了授課。
“‘飛天’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我們(men) 的國家是一個(ge) 擁有5000年燦爛文明和悠久文化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ge) 擁有非凡智慧和無窮創造力的民族。自古以來,誇父追日、嫦娥奔月、敦煌飛天等許多動人的傳(chuan) 說廣為(wei) 流傳(chuan) 。”現場,楊利偉(wei) 的授課從(cong) “飛天”開始講起,他圍繞中國空間站的建造、航天員選拔訓練、忙碌的太空生活、航天科普教育幾方麵展開。其中,他還詳細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各大係統。
楊利偉(wei) 表示,這些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ye) 取得巨大發展。中國載人航天從(cong) “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cong) “太空漫步”到“交會(hui) 對接”,從(cong) 天宮空間實驗室到空間站的建成,就是按照最初的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彰顯了中國的製度優(you) 越性。未來,普通人是不是也能飛上太空?楊利偉(wei) 說:“實際上,這不是一個(ge) 技術問題,而是資源問題。”
“目前我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飛船,預計新一代飛船將在2027年至2028年飛行。”楊利偉(wei) 透露,現在的飛船具備3個(ge) 人的承載能力,能把3名航天員送到太空中並返回地麵。新一代飛船,將有承載4-7名航天員的運輸能力。而且將來載人登月也會(hui) 用新一代飛船去建構我國的空間站以及開展深空探測。
中國數十年的航天發展,孕育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楊利偉(wei) 表示,航天員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職業(ye) 選擇,它更意味著責任與(yu) 國家的利益,“是祖國給予我們(men) 的強大精神支撐,讓我們(men) 在麵對困難和風險時得以堅持下來。”
事實上,楊利偉(wei) 小時候的夢想並不是當飛行員,而是當火車司機。在楊利偉(wei) 看來,兒(er) 時的經曆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涉獵不同學科,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他說,“老師善於(yu) 發現學生的特點或特長,能夠很好地促進孩子們(men) 整體(ti) 發展。遇到一個(ge) 好的班主任,可能比去一所好學校還重要。”因此,楊利偉(wei) 鼓勵老師們(men) 積極引導孩子參與(yu) 載人航天的科普活動,引領更多的學生把他們(men) 的實驗帶入太空。
據悉,本次培訓按照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統籌安排,由華南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合作組織和實施。本次培訓以“海天一色——科學教育中的跨學科與(yu) 創新”為(wei) 主題,匯聚兩(liang) 院院士和一流教育專(zhuan) 家,以海洋與(yu) 天文教學為(wei) 主要內(nei) 容,麵向廣東(dong) 、廣西、海南的150名小學科學教師開展為(wei) 期6天的科學教育教師暑期學校培訓活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