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十字路口”的中美關係將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23-07-24 15:57:00來源: 新京報

  “當前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美兩(liang) 國又一次處於(yu) 何去何從(cong) 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7月20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會(hui) 見到訪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時這樣表示。

  過去一個(ge) 多月以來,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接連訪華,為(wei) 冰封的中美關(guan) 係帶來了“解凍”的契機。而這位半個(ge) 世紀前曾推動中美關(guan) 係“破冰”及建交的“老朋友”的到來,不僅(jin) 受到了中國官方的高規格接待,也獲得了民間的高度關(guan) 注。

  作為(wei) 世界前兩(liang) 大經濟體(ti) ,中美關(guan) 係的穩定關(guan) 係到全球的穩定與(yu) 繁榮,也因此,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中美近期的互動交往。然而,多位學者表示,美國高官係列訪華之行雖然有利於(yu) 中美恢複各領域對話接觸,但或難真正推動中美開展合作。還有學者指出,若是美方不改變對華認知,中美關(guan) 係很難長期穩定發展。

  百歲基辛格訪華 “基辛格式”外交智慧受關(guan) 注

  百歲基辛格訪華,或許是近期最引發熱議的中美交往之一。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的是,中方將習(xi) 近平主席會(hui) 見基辛格的地點放在了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那是半個(ge) 世紀前基辛格第一次見到中國領導人的地方,具有極大的象征性意義(yi) 。

  “感謝習(xi) 近平主席選擇在我首次訪華會(hui) 見中方領導人的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會(hui) 見我。”基辛格在7月20日的會(hui) 見中表示,“美中關(guan) 係對於(yu) 美中兩(liang) 國和世界的和平繁榮至關(guan) 重要……我願繼續為(wei) 增進美中兩(liang) 國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基辛格曾擔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在中美關(guan) 係發展史上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直接參與(yu) 了中美關(guan) 係正常化的多項重要事件和主要進程,是中美關(guan) 係“破冰”的重要推動者、直接參與(yu) 者和見證者,其中基辛格秘密訪華被認為(wei) 是具有曆史性意義(yi) 的外交事件。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訪華,在北京和周恩來舉(ju) 行會(hui) 談,並就尼克鬆訪華、中美關(guan) 係正常化等問題交換了意見。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鬆訪華,兩(liang) 國隨後發布了《上海公報》,宣布中美關(guan) 係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此後的近半個(ge) 世紀以來,基辛格訪問中國逾百次,對於(yu) 中美關(guan) 係的發展提出了許多遠見卓識。今年5月27日,基辛格迎來了百歲壽辰。生日後不久,基辛格再次訪問中國,並得到了中方高規格的接待。

  7月18日,中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當天在北京會(hui) 見來訪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hui) 見基辛格。

  7月20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會(hui) 見了基辛格。他指出,基辛格博士剛剛度過百歲生日,他訪問中國已經一百多次,這兩(liang) 個(ge) “一百”加在一起,使他這次訪華具有特殊意義(yi) 。“我們(men) 不會(hui) 忘記老朋友,不會(hui) 忘記你為(wei) 推動中美關(guan) 係發展、增進中美兩(liang) 國人民友誼作出的曆史性貢獻。”

  會(hui) 見後,習(xi) 近平主席為(wei) 基辛格舉(ju) 行午宴。據報道,宴會(hui) 專(zhuan) 門準備了中國特色的“百壽桃”,由9個(ge) 小壽桃圍繞著一個(ge) 裏麵包裹著90個(ge) 壽桃的大壽桃,顯示出中方對“老朋友”的祝福和敬意。菜單安排也非常講究,許多菜品是當年基辛格陪同尼克鬆總統訪華時的菜品。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辛格此次訪華受到了中方高度重視,傳(chuan) 遞了兩(liang) 方麵的信號。一方麵,這體(ti) 現出中方對於(yu) 基辛格在推動中美關(guan) 係“破冰”及建交方麵曆史性貢獻的尊重。

  另一方麵,這也傳(chuan) 達出中方希望美國政治人物能夠不忘中美建交的初心,正確認知這些曆史事件帶來的寶貴經驗,拿出當時的美國領導人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掌控力,發揮基辛格式外交智慧,從(cong) 而穩定發展好中美關(guan) 係的期待。

  王毅在會(hui) 見基辛格時也表達了這一點。他表示,基辛格博士為(wei) 中美關(guan) 係“破冰”發展作出了曆史性貢獻,為(wei) 增進兩(liang) 國相互了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方珍視同老朋友建立的友誼。他指出,美國對華政策需要“基辛格式”的外交智慧,需要“尼克鬆式”的政治勇氣。

  基辛格當天則表示,無論如何困難,美中雙方都應平等相待,保持接觸,試圖孤立或隔絕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強調,自己雖不擔任公職,但關(guan) 心美中關(guan) 係,支持近期雙方致力於(yu) 改善關(guan) 係的努力。

  對於(yu) 基辛格訪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18日對媒體(ti) 表示,美國國務院已事先知悉基辛格將訪問中國,但基辛格此次是以個(ge) 人身份訪華,並非代表美國政府。他還透露,美國現任國務卿布林肯上月訪華期間已被中方告知基辛格將要訪華。

  美國媒體(ti) 稱基辛格的突然訪華“令人驚訝”,同時關(guan) 注到他在中國受到的高規格禮遇。美聯社稱,在雙邊關(guan) 係急劇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希望基辛格的訪問能使中美關(guan) 係恢複積極的發展勢頭。

  美高官接連到訪 專(zhuan) 家稱仍需看美方後續行動

  基辛格是近期到訪中國的三位美國前任和現任國務卿之一,他的訪華行程和另一位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裏有所重合。克裏7月16日至7月19日作為(wei)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訪問中國,其間和多位中方官員舉(ju) 行了會(hui) 談。這是克裏作為(wei)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第三次訪華,也是今年以來中美首次麵對麵進行氣候問題磋商。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克裏也是一個(ge) 月以來第三位訪華的美方高級官員。在他之前,美國現任國務卿布林肯、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lun) 曾於(yu) 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先後訪華。有消息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有意於(yu) 近期訪華。

  “從(cong) 今年5月初以來,中美雙方的高層互動就進入了一種加速的積極態勢。過去一個(ge) 月以來,布林肯、耶倫(lun) 、克裏先後訪華,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美關(guan) 係開啟了一個(ge) 新的機會(hui) 窗口,雙方溝通互動開始頻繁,由此也給國際社會(hui) 發出了一個(ge) 中美關(guan) 係可以走向相對穩定的積極信號。”刁大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今年2月的“氣球事件”之後,中美高層對話交往幾乎陷入停滯,為(wei) 本就緊張的中美關(guan) 係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布林肯訪華之前,中美之間的接觸已明顯增加,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5月10日至11日,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ju) 行會(hui) 晤。5月下旬,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赴美出席亞(ya) 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hui) 議,其間分別與(yu)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商務代表戴琪舉(ju) 行會(hui) 談。

  6月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美大司司長楊濤分別同來訪的美國國務院亞(ya) 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hui) 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莎拉·貝蘭(lan) 舉(ju) 行了會(hui) 見、會(hui) 談。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2月份的“氣球事件”之後,中美兩(liang) 國間的高層往來受到了影響。中方雖然一直秉承著願意對話的態度,但美方多次炒作台海問題、在多個(ge) 議題上無端指責中國,實際上並無誠意開展對話。

  “不過,雙方逐漸都意識到了,在中美關(guan) 係越是緊張的時候,越需要溝通和對話。”袁征表示,從(cong) 美方的角度來說,其多次表達了希望和中方對話的態度,而中方一直也希望通過對話避免戰略誤判、緩和矛盾分歧、讓中美關(guan) 係穩定下來,由此雙方共同推動實現了近期美方的一係列訪問。

  讓中美關(guan) 係“穩下來、好起來”是中方的期待。習(xi) 近平6月19日在北京會(hui) 見到訪的布林肯時表示,“中方始終希望中美關(guan) 係能夠健康穩定,相信兩(liang) 個(ge) 大國能夠排除萬(wan) 難,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正確相處之道。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務實態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堅持我同拜登總統巴厘島會(hui) 晤達成的共識,把有關(guan) 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讓中美關(guan) 係穩下來、好起來。”

  事實上,布林肯、耶倫(lun) 、克裏在結束訪華行程時都作出了相對積極的表態。作為(wei) 自2018年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離開中國前表示,雙方都已認識到穩定中美關(guan) 係的必要性。他表示,他實現了此行的目標,包括直接向中國表達關(guan) 切、試圖建立對話渠道和探索合作領域等方麵。

  對於(yu) 布林肯訪華之行,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6月19日表示,“我們(men) (美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耶倫(lun) 7月9日在結束訪華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則表示,她和中方高層官員的會(hui) 晤“直接且富有成效”,有助於(yu) 穩定兩(liang) 國關(guan) 係。她還強調,美方不尋求與(yu) 中國經濟“脫鉤”,因為(wei) 經濟“脫鉤”對兩(liang) 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也會(hui) 給世界帶來不穩定。

  氣候問題一直被外界認為(wei) 是在中美關(guan) 係陷入低穀時期也可以且必須推進合作的一個(ge) 領域。然而,去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zhong) 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令中美關(guan) 係一度陷入建交以來的“冰點”,中美之間的氣候合作也隨之中斷。克裏此行恢複了中美之間在氣候領域的對話。他7月19日結束訪華行程時表示,此行“非常融洽”且“富有成效”,他和中方進行了長時間的會(hui) 談,雙方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了明確的一致,未來一段時期內(nei) 雙方將繼續保持溝通。

  對於(yu) 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多名中方學者認為(wei) 這有其積極意義(yi) ,但不應對其期待過高。袁征表示,在當前中美關(guan) 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這些訪問給了雙方就一些問題交換看法,以避免造成戰略誤判、引發更大危機的機會(hui) 。但是,這些訪華不太可能推動中美雙方在一些問題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刁大明也認為(wei) ,中美高層之間的溝通有助於(yu) 雙方明確對方立場和關(guan) 切,從(cong) 而減少誤解誤判,但這些訪問能否有效地推進雙方更深層次合作,甚至進一步推動中美關(guan) 係向好發展,仍需要看美方後續的行動。“談總比不談強,因為(wei) 談了,也許可以避免出現更糟糕的情況。但光說不做,美方始終讓承諾在風中飄揚,很難想象能夠推進更為(wei) 深入的合作。”

  美國不會(hui) 停止打壓中國 中美關(guan) 係未來仍存變數

  近幾年來,中美關(guan) 係備受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2022年11月,中美兩(liang) 國元首在巴厘島會(hui) 晤並達成了一係列重要共識,為(wei) 中美關(guan) 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此後,美方並未積極踐行承諾,甚至因“氣球事件”單方麵取消了布林肯訪華行程,由此中美關(guan) 係再陷低穀。在這一輪的美國高官密集訪華過後,中美關(guan) 係會(hui) 走向何方?

  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政治學教授羅傑斯·史密斯(Rogers Smith)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中關(guan) 係無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guan) 係。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兩(liang) 個(ge) 經濟體(ti) 和最主要的兩(liang) 個(ge) 排放國,美中兩(liang) 國的政策將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人類是否能夠以及會(hui) 以什麽(me) 條件生存下來;兩(liang) 國的經濟也緊密相連,因此如果兩(liang) 國之間破壞性的競爭(zheng) 超越合作,那麽(me) 世界也無法繁榮。”也因此,史密斯認為(wei) ,即使短期內(nei) 無法產(chan) 生明顯結果,美中兩(liang) 國保持密切的溝通也非常重要。

  但在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看來,美國高官訪華結果存在悖論。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麵,這些訪問是積極的,因為(wei) 其讓中美之間得以開展對話討論,以避免兩(liang) 國關(guan) 係持續惡化;另一方麵,這些訪問什麽(me) 都沒有改變,美國仍然會(hui) 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阻止中國成為(wei) 第一。

  事實上,雖然拜登政府高官近來接連訪華,但美國一些政客並未放棄對華遏製的戰略。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眾(zhong) 議院美中戰略競爭(zheng) 特別委員會(hui) 舉(ju) 行聽證會(hui) ,討論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

  在聽證會(hui) 上,美國官員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堅持對中國進行遏製的政策。主管印太安全事務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拉特納聲稱,美國軍(jun) 方在“與(yu) 中國的戰略競爭(zheng) 中”持續加大關(guan) 鍵軍(jun) 事領域投資,並“支持台灣強化自衛能力”。主管出口管理工作的助理商務部長肯德勒稱,美國政府正在使用各種戰略性的工具,“有效地遲滯”中國在人工智能和超算等方麵的發展。

  “地緣政治有一條鐵律,即每當世界頭號新興(xing) 大國——當下是中國,即將超越世界頭號強國——當下是美國之時,世界頭號強國總是試圖壓倒世界頭號新興(xing) 大國。”馬凱碩稱,也因此,外界對於(yu) 美方官員的訪問不應抱有任何幻想,認為(wei) 這些訪問可以阻止中美之間的競爭(zheng) 。

  這也是許多美國學者的觀點。史密斯表示,布林肯等人訪問的重要性主要在於(yu) ,凸顯了雙方參與(yu) 對話討論的意願,但其成效卻沒有外界所希望的那麽(me) 高,更不會(hui) 讓中美之間的氛圍發生重大改變。在他看來,中美兩(liang) 國在利益、政策、價(jia) 值觀等許多方麵存在衝(chong) 突,而這些衝(chong) 突不太可能得到完全解決(jue) ,因此中美關(guan) 係短期內(nei) 無法根本好轉。

  美國萊斯大學政治學教授馬克·瓊斯(Mark Jones)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類訪問對於(yu) 防止美中關(guan) 係進一步惡化、防止一些小的獨立事件升級為(wei) 重大衝(chong) 突非常重要。但整體(ti) 而言,美國和中國仍然會(hui) 是“全球競爭(zheng) 對手”,雙方關(guan) 係可能會(hui) 持續緊張,甚至不排除發生衝(chong) 突的可能。

  中美建交之後,兩(liang) 國關(guan) 係雖然也有跌宕起伏,但總體(ti) 砥礪前行,在一些方麵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自2017年美國開始推進所謂的“戰略競爭(zheng) ”,中美關(guan) 係逐漸深陷寒冬,難以回春。

  目前,美國政府的對華戰略基本定型,也就是將中國定位為(wei) 所謂“頭號戰略競爭(zheng) 對手”。袁征表示,美國政府的對華戰略是,該對抗的時候就對抗,需要合作的時候再合作,呈現出明顯的霸權思維。因而總體(ti) 來說,當前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盡失、競爭(zheng) 博弈加劇,兩(liang) 國關(guan) 係仍處於(yu) 低穀,麵臨(lin) 著很多的矛盾和挑戰。

  對於(yu) 中美關(guan) 係陷入低穀,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6月19日晚在介紹布林肯訪華相關(guan) 情況時表示,其根源在於(yu) 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他還指出,中美關(guan) 係曆經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敦促美方不要拿國強必霸的模板來鏡像中國。

  在刁大明看來,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wei) 所謂戰略競爭(zheng) 對手,根源在於(yu) 其對華認知出現偏差,沒有正確認知中國、認知世界、認知中美關(guan) 係。麵對本國出現的問題,美方試圖通過大國競爭(zheng) 的方式實現“內(nei) 病外治”,其實不但解決(jue) 不了自己的問題,還破壞了外部國際環境,更加不利於(yu) 自身的發展。

  “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本著對國家、對世界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中美關(guan) 係。但美方在積極與(yu) 中方互動的同時背後也有其私心。”刁大明指出,美國自身經濟發展受限、國內(nei) 問題突出、在全球治理上也麵臨(lin) 困境,所以要求中方予以配合,與(yu) 此同時美方繼續打壓遏製中國,這顯然不是一個(ge) 正確的相處之道。

  以中美軍(jun) 方接觸為(wei) 例,刁大明稱,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近日在北京會(hui) 見了基辛格,這其實充分說明中國軍(jun) 方希望和美方進行溝通,此前之所以沒有實現溝通的原因完全在美方。“在美方給中國軍(jun) 方高層施加著非法製裁的情況下,兩(liang) 國根本不具備軍(jun) 方高層溝通的任何必要氛圍和條件。”

  對於(yu) 中美關(guan) 係的未來,史密斯認為(wei) ,美國和中國不能陷入一場各自尋求成為(wei) “勝利者”的競爭(zheng) 之中,這樣隻會(hui) 導致“雙輸”,世界也會(hui) 因此受到極大影響。相反,兩(liang) 國必須找到那些在不侵犯對方核心價(jia) 值觀或利益的情況下可以相互合作的領域,從(cong) 而實現共同的繁榮。

  刁大明則指出,“中美互動的曆史經驗其實告訴了我們(men) 正確的中美相處之道,那就是習(xi) 近平主席多次強調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一基本準則。”他表示,在恢複並保持溝通的同時,美方也必須停止對中國的打壓遏製,切實落實拜登總統此前作出的承諾,這樣才能有效推進後續的切實合作,從(cong) 而確保中美關(guan) 係進入穩定發展的態勢。

  實際上,在談到未來中美關(guan) 係的發展時,習(xi) 近平7月20日對基辛格表示,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關(guan) 鍵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在此基礎上,中方願同美方探討兩(liang) 國正確相處之道,推動中美關(guan) 係穩步向前,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也將造福世界。

  新京報記者 謝蓮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