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冷資源”撬動“熱經濟” 張家口做好後冬奧經濟“答卷”
中新社張家口7月23日電 (記者 郭超凱)“崇禮夏天的山林風光不錯,我們(men) 就趁著周末過來散散心。”在北京從(cong) 事醫療領域工作的周女士,這個(ge) 周末選擇跟男友一同到張家口崇禮休假。約一個(ge) 小時的高鐵車程,對他們(men) 來說距離剛剛好。
和周女士有相同選擇的遊客並不在少數。盡管是盛夏,但張家口崇禮各冰雪小鎮依然遊人如織,後冬奧經濟火熱。區別於(yu) 冬日的白雪皚皚,七月的崇禮綠意盎然,古楊樹場館群掩映在綿綿群山之中,林間木屋與(yu) 騎行慢道相映成趣。
記者近日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走進張家口崇禮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太舞滑雪小鎮等地,探尋張家口如何做好後冬奧經濟“答卷”。
張家口是北京冬奧會(hui) 的三大賽區之一,承擔了越野滑雪等多個(ge) 雪上比賽項目。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給張家口留下了“雪如意”等一批冬奧遺產(chan) 。如何充分利用好“雪如意”等競賽場館,用“冷資源”撬動“熱經濟”,成為(wei) 張家口一項重要課題。
於(yu) 張家口而言,後冬奧經濟的一大難題,是冬奧場館如何有效利用?
從(cong) 國外經驗來看,部分冬奧場館存在前期投入過大、通用性差、季節性強等弊病,後續利用始終是世界性難題。冬奧場館因賽而建,辦賽是場館的“本職工作”。服務專(zhuan) 業(ye) 賽事和運動員仍是“雪如意”等冬奧場館賽後利用的首要方向。
張家口市發改委後奧運經濟科科長劉愛民告訴記者,張家口充分利用好冬奧場館承辦各項冰雪賽事。今年以來,河北省第四屆冰雪運動會(hui) 、2022-2023賽季全國跳台滑雪冠軍(jun) 賽等比賽相繼在“雪如意”舉(ju) 辦,讓崇禮重新熱“雪”沸騰。
位於(yu) “雪如意”頂部的頂峰俱樂(le) 部,是一個(ge) “飛碟”式的空心圓環,未來這裏將被打造成集觀光、餐飲、會(hui) 議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場館。為(wei) 吸引四方遊客,從(cong) 7月中旬起,“雪如意”將變身“演藝場”:白天這裏有攀岩、飛盤、五人足球賽等文體(ti) 活動;晚上則有樂(le) 隊表演、燈光秀、地方特色美食……
“如今,所有來‘雪如意’的遊客,都能坐上小纜車、登上出發台、站在場中央,打卡體(ti) 驗冬奧冠軍(jun) 的同款賽道。”張家口市興(xing) 垣集團奧體(ti) 公司董事長郭劍英說。
後冬奧經濟的另一難題,是如何破題單季運營?
冬季的張家口銀裝素裹,存雪期在150天左右,是天然的滑雪勝地。如何解決(jue) 雪季與(yu) 非雪季的不平衡狀態,填補非雪季的業(ye) 態空白,張家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依托日益龐大的冬季滑雪市場和良好的山地、森林、草甸等自然資源優(you) 勢,張家口重點打造“避暑休閑”新熱點,探索發展四季旅遊業(ye) 態,通過拉長和豐(feng) 富旅遊鏈條,從(cong) 冰雪旅遊的“單季熱”向全時全季旅遊的“四季火”方向轉變。
以太舞滑雪小鎮為(wei) 例,這座小鎮借鑒歐美成熟雪場的“全季經營”模式:春季以團建、踏青為(wei) 主;夏季主打家庭避暑度假概念,在打造青少年營地的同時舉(ju) 辦各類賽事;秋季以觀光、攝影攝像為(wei) 主;冬季則主打滑雪、冰雪賽事、冰雪音樂(le) 節等項目。
這個(ge) 夏天,太舞滑雪小鎮為(wei) 遊客們(men) 推出“山地藝術季”,開發了定向越野、登山、露營、山地自行車等30多項戶外體(ti) 育項目,吸引了海量遊客。太舞滑雪場副總裁聶寧寧向記者介紹,太舞滑雪小鎮共8個(ge) 酒店2300多個(ge) 房間,今年暑期周末客房處於(yu) 爆滿狀態,一般需提前兩(liang) 周才能預定上房間。
著眼於(yu) 後冬奧經濟的長遠發展,張家口還完善冰雪運動賽事體(ti) 係和群眾(zhong) 性冰雪運動推廣體(ti) 係,積極開展集中培訓和大眾(zhong) 化、全季型體(ti) 育賽事活動,實現冰雪賽事活動全覆蓋。目前,張家口推出“中國崇禮·六山聯滑”等產(chan) 品,冰雪運動累計參與(yu) 人數突破630萬(wan) 人次。
“發展後奧運經濟是張家口的重大機遇。”劉愛民表示,張家口正係統謀劃推進後奧運經濟發展,努力讓冬奧場館利用“活”起來、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強”起來、體(ti) 育文化旅遊“火”起來、冰雪旅遊品牌“亮”起來,把冬奧熱度持續保持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