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專家稱要有序擴大碳交易行業覆蓋範圍 推動碳資產投融資管理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楊宏偉(wei) )2023年7月20日-21日,由中國節能協會(hui) 和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碳交易市場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零碳動能·綠色雄心”為(wei) 主題,介紹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研討中國碳達峰技術路徑、碳中和規劃以及碳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的創新等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hui) 理事長王金南在視頻致辭中指出,中國碳市場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互為(wei) 補充組成,共同構成我國碳交易體(ti) 係。
“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也即將重新啟動,對於(yu) 推動碳市場的發展需要六方麵的措施:一是有序擴大全國碳交易行業(ye) 覆蓋範圍;二是確定全國碳市場中長期建設路線圖;三是建立透明碳市場機製;四是增加碳市場參與(yu) 者;五是加強碳市場監管;六是推動多方合作。”王金南介紹稱。
在未來碳市場擴圍的問題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yan) 剛也指出,下一步,需要在立足於(yu) 碳市場成為(wei) 低成本減排、有效工具核心技術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擴大行業(ye) 的覆蓋範圍、完善分配方法、推動和完善市場調控政策及進一步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四個(ge) 方麵加強相關(guan) 的工作。
在社會(hui) 最關(guan) 心的全國碳市場“擴圍”行業(ye) 納入時間表上,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佟慶指出,目前看來,“十四五”和“十五五”是中國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範圍有利時機。
對於(yu) 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中國節能協會(hui) 碳中和專(zhuan) 委會(hui) 名譽主任杜祥琬表示,要強化經濟和產(chan) 業(ye) 循環發展,從(cong) 資源依賴走向技術驅動。他提出,首先要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結構,第二要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第三要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他強調,雙碳目標達成還需要重大關(guan) 鍵技術突破,科技創新才能支持實現“雙碳”目標。
國家氣候變化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名譽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指出,2022年中國煤炭消費增長油氣相對下降,清潔能源比例有所上升,推動雙碳目標必須要進行能源結構的調整。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還指出,實現“雙碳”目標要促進碳交易市場和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融合與(yu) 互動,構造碳交易市場定價(jia) 到碳資產(chan) 投融資管理,再到碳金融市場的完整鏈條。(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