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金融有力支持 廣東經濟企穩向好

發布時間:2023-07-26 16:24:00來源: 南方日報

  製造業(ye) 、普惠小微、綠色貸款增量創新高

  金融有力支持 廣東(dong) 經濟企穩向好

  7月25日,2023年上半年廣東(dong) 省金融運行形勢新聞發布會(hui) 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舉(ju) 行。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上半年廣東(dong) 主要金融指標保持較快增長,信貸投向結構持續優(you) 化,綜合融資成本穩步下降。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dong) 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2.2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增量比重10.4%;本外幣貸款增加1.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718億(yi) 元;製造業(ye) 、普惠小微、綠色貸款增量刷新曆史新高。

  ●南方日報記者 唐柳雯

  貸款增1.8萬(wan) 億(yi) 元

  體(ti) 現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

  從(cong) 總量看,上半年廣東(dong) 保持了金融總量合理充裕,有力地支持廣東(dong) 經濟企穩向好。今年上半年,廣東(dong) 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2.2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增量比重10.4%。6月末,廣東(dong) 本外幣貸款餘(yu) 額2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6%;比年初增加1.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718億(yi) 元,增量占全國比重為(wei) 10.9%。存款餘(yu) 額34.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6%,比年初增加2.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7431億(yi) 元,增量占全國比重為(wei) 13.3%。

  “金融總量指標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與(yu) 廣東(dong) 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處於(yu) 合理適度區間,體(ti) 現了逆周期調節的要求,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wei) 穩固。”人行廣州分行調查統計處處長汪義(yi) 榮表示。

  從(cong) 信貸結構來看,更多資金流向了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其中,製造業(ye) 、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增量刷新曆史新高。數據顯示,6月末,廣東(dong) 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比年初增加5514億(yi) 元,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比年初增加5770億(yi) 元,綠色貸款餘(yu) 額比年初增加7262億(yi) 元。

  此外,基礎設施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保持較快增長,增速明顯高於(yu) 整體(ti) 水平。“這些信貸精準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對於(yu) 實體(ti) 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起到了有力支撐作用。”汪義(yi) 榮表示。

  從(cong) 貸款期限結構來看,上半年廣東(dong) 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以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為(wei) 例,6月末,廣東(dong) 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42.6%,先進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45.3%,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44.8%。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dong) 企(事)業(ye) 單位中長期貸款增加1.1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2805億(yi) 元;個(ge) 人中長期貸款增加3197億(yi) 元、同比多增287億(yi) 元。單位中長期貸款和個(ge) 人中長期貸款兩(liang) 者合計占各項貸款增量比重76.1%,比上年同期提高10.8個(ge) 百分點。

  汪義(yi) 榮表示,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了更多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對於(yu) 穩定市場需求、提振市場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普惠小微貸款比增27.6%

  經濟薄弱環節獲精準“滴灌”

  近年來,人民銀行總行出台了一係列支持小微企業(ye) 等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措施。例如,近期,增加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yi) 元;同時,將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實施期限從(cong) 2023年6月末延長至2024年末,並進行優(you) 化調整,繼續激勵金融機構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供融資支持。

  這些政策在廣東(dong) 落地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在各項政策推動下,6月末,廣東(dong) 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yu) 額4.0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7.6%;貸款戶數340萬(wan) 戶,同比增長20.6%。

  人行廣州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肖躍還給出了一組數據——上半年,該行累計發放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998.5億(yi) 元,引導轄區金融機構增加小微和民營企業(ye) 的貸款投放;繼續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截至6月末,已累計向轄內(nei) 102家法人金融機構提供激勵資金19.1億(yi) 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1047.1億(yi) 元。

  記者了解到,上半年,廣東(dong) 金融機構持續提升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能力,積極拓展首貸戶。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依托“粵信融”平台累計為(wei) 企業(ye) 發放首次貸款6.28萬(wan) 筆、金額1438.57億(yi) 元。信貸風險分擔和補償(chang) 機製也日益完善。截至6月末,人行廣州分行轄內(nei) 各地市通過財政貼息項目,累計幫助各類市場主體(ti) 首次貸款提供貼息資金1344萬(wan) 元,惠及企業(ye) 553家;通過貸款風險補償(chang) 基金累計幫助各類市場主體(ti) 獲得首次貸款金額7452萬(wan) 元,惠及企業(ye) 70家。

  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創新信貸產(chan) 品服務

  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cang) ”。金融如何發力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肖躍介紹,該行指導金融機構用足用好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傳(chuan) 統貨幣政策工具,支持海洋牧場經營主體(ti) 降低融資成本。2023年1—6月末,運用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向涉農(nong) 領域發放貸款108.4億(yi) 元,其中2.6億(yi) 元投向海洋牧場領域,惠及市場主體(ti) 188家。

  與(yu) 此同時,金融機構還創新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以“漁光互補”“風漁融合”模式,在支持海洋牧場的同時,加大對粵東(dong) 西北地區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助力推進“綠美廣東(dong) ”生態建設。截至2023年6月末,廣東(dong) 金融機構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向海上風電項目發放貸款277.9億(yi) 元,助力“海洋牧場+海上風電”項目建設。

  記者還了解到,廣東(dong) 金融機構還緊盯海洋牧場全產(chan) 業(ye) 鏈條,結合具體(ti) 場景創新推出“海洋牧場貸”“水產(chan) 致富貸”“深海養(yang) 殖貸”等多款信貸產(chan) 品,探索開展海域使用權、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漁船抵押貸款等多樣化抵質押貸款服務,為(wei) 海洋牧場提供更多適用高效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南方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