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覆蓋“三城一區” 拓展投入體係
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與(yu) 北京市昌平區政府舉(ju) 行簽約儀(yi) 式,共同設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昌平創新聯合基金”(下稱“昌平聯合基金”)。今天,記者從(cong) 北京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了解到,此次聯合基金的設立,標誌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實現中關(guan) 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示範區(下稱“三城一區”)全覆蓋。同時,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外部投入年度經費規模達到3.36億(yi) 元,占2023年市自然科學基金經費總規模比例首次達到50%。
當前,中國基礎研究投入以政府財政投入為(wei) 主,企業(ye) 等社會(hui) 力量的投入占比較低。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作為(wei) 北京地區資助基礎研究的重要渠道,在對接科研人才和資源方麵,具有觸角廣泛、溝通路徑短等優(you) 勢。聯合基金的出現拓展了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體(ti) 係,“企業(ye) 出題、科研人員解題”的模式,能協助企業(ye) 快速確認相關(guan) 領域的優(you) 勢團隊及新技術、新方法,將基礎研究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企業(ye) 布局前沿技術建立起緊密鏈接。
本次簽約的昌平聯合基金,首期合作期為(wei) 2023年至2027年,經費規模為(wei) 每年5000萬(wan) 元。參與(yu) 該基金出資的有百濟神州、萬(wan) 泰生物、愛康宜誠、愛美客、天新福、芯可鑒6家企業(ye) ,均為(wei) 北京市昌平區具有優(you) 勢的醫藥健康、先進能源等領域的代表企業(ye) 。圍繞昌平區主導產(chan) 業(ye) 技術需求,昌平聯合基金將充分開展基礎研究與(yu) 應用基礎研究,為(wei) 昌平區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撐。
近年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積極探索與(yu) 北京市各區、企業(ye) 聯合,形成了“國基金-市基金-區政府”“市基金-區政府-企業(ye) ”“市基金-公益基金會(hui) ”等聯合基金合作模式,聯合基金已成為(wei)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對接產(chan) 業(ye) 需求、統籌區域優(you) 勢資源、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多元化投入體(ti) 係基本形成。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聯合基金的設立,帶動了企業(ye) 從(cong) 基礎研究的“局外人”轉變為(wei) “出題人”,為(wei) 基礎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小杠杆撬動大收益。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聯合基金紐帶作用,搭建好科學界和產(chan) 業(ye) 界的橋梁,進一步暢通基礎研究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融合,為(wei) 北京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再立新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