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場會迎來供應緊縮嗎
今年上半年,石油市場各方力量幾經博弈,看空者眾(zhong) ,而多方力量也在集聚;油價(jia) 始終保持著區間波動,震幅有所縮小,但未來走勢仍然難以捉摸。近一個(ge) 月來,國際油價(jia) 穩中向上,倫(lun) 敦布倫(lun) 特原油期貨價(jia) 格重回80美元/桶以上。綜合來看,有三大因素左右今年國際石油市場走向。
第一,全球原油供應趨緊狀況沒有改變。
歐佩克+產(chan) 油國在6月份決(jue) 定將原油減產(chan) 延長至2024年年底,而沙特阿拉伯將繼續每天自願減產(chan) 100萬(wan) 桶石油產(chan) 量,產(chan) 量維持在900萬(wan) 桶/日左右。同時,俄羅斯也宣布為(wei) 保證市場平衡,將於(yu) 8月份每日自願減少50萬(wan) 桶石油出口。
預料中的減產(chan) 消息導致當天油價(jia) 上漲 1%,並沒有給市場帶來過度恐慌,但分析師一直提醒投資者注意供應緊縮即將到來。
市場信息較為(wei) 混亂(luan) ,很難據此做出準確判斷。例如,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非歐佩克產(chan) 油國將推動全球原油產(chan) 量在今明兩(liang) 年分別增加150萬(wan) 桶/日和130萬(wan) 桶/日。美國、挪威、加拿大、巴西和圭亞(ya) 那等國的產(chan) 量增加幅度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油價(jia) 上漲空間。
然而,來自歐佩克的消息則強調需求方。歐佩克一再強調,亞(ya) 洲持續強勁的經濟增長將大大促進今年石油需求增長。沙特阿美公司預測,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增長將超過200萬(wan) 桶/日。
對於(yu) 石油交易業(ye) 內(nei) 人士來說,產(chan) 油國影響油價(jia) 的任何動向都值得關(guan) 注,特別是歐佩克屢屢出台限產(chan) 保價(jia) 措施。據悉,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鑽探活動有所減弱,一度達到去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當鑽探活動收緊時,未來供應將會(hui) 出現緊張情況。美國還存在監管環境問題,拜登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發展,這進一步削弱了未來生產(chan) 更多石油和天然氣的動力。此外,俄羅斯原油出口目前已連續2周出現下降跡象,下降趨勢可能持續半年以上。可見,今年夏天原油供應將出現緊張狀況。
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幾個(ge) 月全球石油供應水平將發生重大變化,上半年主要產(chan) 油國的供應控製一直是關(guan) 鍵;到了下半年,市場需求可能會(hui) 起主導作用。對此,國際能源署表示,隨著全球範圍內(nei) 的原油需求彈性增加,可能導致下半年供應趨緊,對油價(jia) 構成壓力。但該機構預計今年下半年布倫(lun) 特原油平均價(jia) 格為(wei) 79美元/桶,高於(yu) 此前預估,同時將明年油價(jia) 上調至平均每桶 84美元。
第二,原油戰略儲(chu) 備充當價(jia) 格控製工具。
“石油武器”由來已久,早就被當成應對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的有力工具,現如今也不例外。
近年來,美國和沙特關(guan) 係全麵降溫,從(cong) 戰略盟友到冷眼相對,究其原因,還在於(yu) 兩(liang) 國都在爭(zheng) 奪原油市場的定價(jia) 權。
沙特決(jue) 定與(yu) 歐佩克+其他產(chan) 油國一起削減石油產(chan) 量,使得正忙於(yu) 與(yu) 高通脹作鬥爭(zheng) 的美國如鯁在喉,因為(wei) 高企的能源價(jia) 格必然會(hui) 加劇通脹,打亂(luan) 美聯儲(chu) 的如意算盤。隻要沙特采取減產(chan) 行動,美國便會(hui) 警告其“承擔後果”。
有分析指出,油價(jia) 高低事關(guan) 重大。對歐佩克和其他產(chan) 油國來說,自然是價(jia) 格越高越得利,而恰恰相反,主要能源進口國和消費國則希望得到廉價(jia) 的油氣供應。理論上講,沙特要實現今年的財政盈虧(kui) 平衡,需要每桶油價(jia) 達到78美元作為(wei) 保障,這樣原油出口收入才能滿足其預期財政支出。當然,實際支出要遠大於(yu) 預算。較低的原油價(jia) 格將造成一些產(chan) 油國入不敷出。
另外,一些依賴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西方國家擔心80美元/桶的價(jia) 格將助長通脹,而利率保持高水平則容易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在美國流傳(chuan) 這樣一個(ge) 說法:油價(jia) 每變化10美元,一加侖(lun) 汽油價(jia) 格隨之變化25美分至30美分;而一加侖(lun) 汽油每上漲1美分,每年就會(hui) 損失超過10億(yi) 美元的消費支出。所以,當國際油價(jia) 超過80美元/桶,甚至突破百元大關(guan) 時,美國必然會(hui) 有所動作,其中一個(ge) 重要幹預武器就是石油戰略儲(chu) 備。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美國石油戰略儲(chu) 備(SPR)目前處於(yu) 數十年來的低點。截至7月14日,當周美國商業(ye) 原油庫存減少70萬(wan) 桶,總數為(wei) 4.574億(yi) 桶;汽油庫存減少110萬(wan) 桶,產(chan) 量大幅下降至日均950萬(wan) 桶。去年,拜登政府開始釋放1.8億(yi) 桶原油儲(chu) 備,以便打壓油價(jia) ,到目前共出售了2.91億(yi) 桶。也就是說,即使以70美元/桶的成本補充近3億(yi) 桶石油,也需要花費210億(yi) 美元,這對美政府來說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有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如果沒有充足的戰略石油儲(chu) 備,美國很快會(hui) 麵臨(lin) 能源供應鏈中斷的風險。也許美政府還不能放棄SPR這樣的安全網。但是,明年又到了美國大選年,拜登政府當務之急顯然是要抑製通脹穩就業(ye) ,而繼續釋放石油戰略儲(chu) 備是控製油價(jia) 的最便利手段。
第三,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降低石油需求預期。
國際能源署研究報告認為(wei) ,在加息背景下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尤其是主要經濟體(ti) 工業(ye) 活動放緩,全球對石油需求增長有限,歐洲市場一直萎靡不振。上半年全球經濟表現可謂喜憂參半,因此不能完全排除下半年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不甚樂(le) 觀的經濟前景也將給油價(jia) 上行帶來壓力。
全球經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對石油需求的潛在影響也難以預料。國際能源署在近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20萬(wan) 桶/日,達到1.021億(yi) 桶/日,創下新紀錄。受石化產(chan) 品使用量激增的推動,中國將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70%。美國能源信息署也預計,今年石油消費量將增加160萬(wan) 桶/日,明年將再增加170萬(wan) 桶/日。統計數據還顯示,6月原油供應量僅(jin) 比去年10月份歐佩克+第一輪減產(chan) 開始前的水平低7萬(wan) 桶。伊朗石油產(chan) 量激增、哈薩克斯坦和尼日利亞(ya) 逐步恢複產(chan) 能,使得原油市場供應足以滿足需求增長。
相比之下,歐佩克的預期則更為(wei) 樂(le) 觀。歐佩克秘書(shu) 長海賽姆·蓋斯認為(wei) ,到2045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至1.1億(yi) 桶/日,比目前水平增加23%。亞(ya) 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推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
華爾街一些大投行一直是看空石油的主力,半年來石油期貨市場也因賣空者主導投機市場而變得人心惶惶。高盛將今年油價(jia) 預測從(cong) 100美元/桶下調至86美元/桶。花旗分析師也悲觀地認為(wei) ,由於(yu) 需求低迷和年底前非歐佩克產(chan) 油國供應增加,即便沙特堅持減產(chan) 也不太可能長期維持80美元/桶的價(jia) 位。目前來看,無論是商品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大家都在觀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