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味”與“煙火氣”:海外台青感受皖風徽韻
中新社安徽黃山7月31日電 題:“曆史味”與(yu) “煙火氣”:海外台青感受皖風徽韻
作者 張楊彬
“中國大陸的很多城市都讓人來了還想再來,黃山是其中之一。”粉牆黛瓦,翠竹青山,結束了在安徽黃山的三天行程,來自美國的台胞青年高以洋戀戀不舍地與(yu) 這座城市告別。
7月29日至31日,參加全國台聯第二十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北京分營(海外營)的20餘(yu) 位海外台胞走進徽州大地。他們(men) 來自美國、巴西、印尼、泰國等國,遊黃山,賞徽墨,品徽菜,觀府衙,感受當地深厚的曆史文化和獨特的皖風徽韻。
黃金易得,徽墨難求,經曆了煉煙、和料、製墨、晾墨等多道工序,再用極細的毛筆在墨條的紋樣上填彩描金,一塊徽墨才告完成。高以洋說,徽墨描金是他本次行程中印象最為(wei) 深刻的活動。“我從(cong) 小練習(xi) 書(shu) 法,以前用的都是瓶裝的墨汁,這是第一次在電視劇之外看到真正的墨條,像是走進了曆史。”
將親(qin) 手描金的墨條晾幹、裝好,高以洋又精挑細選一支毛筆,“要一起送給我的書(shu) 法老師,感謝他帶我走進了筆墨紙硯的世界。”
“黃山歸來不看山,我今天終於(yu) 感受到了。”來自泰國的古婉瑜是第一次登黃山,她感歎親(qin) 眼見到的黃山與(yu) 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當天霧氣氤氳,她認為(wei) ,霧中黃山有獨特魅力。山道蜿蜒,怪石嶙峋,雨中黃山仿佛中式水墨畫卷。台胞青年們(men) 沿棧道拾級而上,途中參觀了迎客鬆、蓮花峰、光明頂,紛紛拍照打卡留念。
行走當地市井小街則有另一種韻味。在誌願者陪同下,來自美國的陳嘉揚和康和仁晚飯後來到黎陽水街,體(ti) 驗此間“煙火氣”。
漫步在渠水環繞的古街,品嚐徽州特有小吃,鱗次櫛比的老屋與(yu) 現代感的門店招牌融合在一處,他們(men) 邊走邊拍,記錄風景,也記錄這段難忘的經曆。“我很喜歡這裏的夜晚,店鋪會(hui) 開門到深夜,人們(men) 可以享受豐(feng) 富又安全的休閑生活。”陳嘉揚說。
在黎陽水街,兩(liang) 位青年還“意外”參觀了徽州鄉(xiang) 賢館。“本以為(wei) 是一座普通的古建築,沒想到走進去別有洞天。”看到高懸的“徽州家訓”,家中有三個(ge) 哥哥的康和仁感慨:“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勤儉(jian) 持家,我的父母一直以來也是這樣教導我們(men) 兄弟四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是一定要傳(chuan) 承下去的。”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高以洋說,這是他在黃山學到的一句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李白說他會(hui) 踏著彩虹化成的石橋,時常來黃山拜訪。希望我以後也能再來黃山,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再來看看美麗(li) 徽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