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聯”起“百城萬企” 全國工商聯搭台促民企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發布時間:2023-08-03 16:47:00來源: 中國新聞

  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預計達到1158萬(wan) 人,“今年找工作有多難”成為(wei) 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今年4月起,全國工商聯會(hui) 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在各省開展“百城萬(wan) 企”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ye) 行動,引導民企走進高校、搭建校企人才對接平台,讓民營經濟吸納就業(ye) 的潛力進一步釋放。

  過去的三個(ge) 多月裏,各地工商聯和當地黨(dang) 委政府有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豐(feng) 富多彩的係列活動中,利用自身的獨特優(you) 勢,助力高校畢業(ye) 生的高質量就業(ye) 。

  江蘇:助力學企對話培訓、講座開拓求職之路

  22歲的楊康是江蘇農(nong) 林職業(ye) 技術學院的應屆畢業(ye) 生。和同屆的許多同學一樣,他的求職之路一開始並不順利。

  擇業(ye) 初期,楊康遇到了很多畢業(ye) 生都麵臨(lin) 的困擾:不知如何選擇就業(ye) 方向。“那段時間比較焦慮,簡曆改了又改,雙選會(hui) 去‘麵’了一家又一家,結果都不理想。”楊康說。

  在對未來的迷茫中,楊康參加了在江蘇農(nong) 林舉(ju) 辦的“‘三個(ge) 一’+X”促就業(ye) 活動,楊康說:“當時參會(hui) 企業(ye) 很多,每個(ge) 企業(ye) 的工作人員都耐心地講解企業(ye) 創立背景、企業(ye) 文化、招聘崗位、工作內(nei) 容。能在校園裏就有這樣和眾(zhong) 多企業(ye) 麵對麵交流的機會(hui) ,非常難得,對畢業(ye) 生來說,可謂多多益善。”

  楊康參加的這場活動,是江蘇省工商聯、江蘇省教育廳等六家單位聯合舉(ju) 辦的江蘇民營企業(ye) 進高校“‘三個(ge) 一’+X”行動的首場活動,也是原有“三個(ge) 一”活動的升級版。

  2018年開始的江蘇省民營企業(ye) 進高校“三個(ge) 一”活動,是由一場創業(ye) 創新分享會(hui) 、一場校企產(chan) 學研對接會(hui) 和一場企業(ye) 人才招聘會(hui) 構成。據了解,“三個(ge) 一”活動自啟動以來,已走進12所省內(nei) 外高校,累計組織33位企業(ye) 家進行創業(ye) 創新分享,430餘(yu) 家企業(ye) 發布了11000多個(ge) 招聘崗位,149家企業(ye) 與(yu) 高校對接了200多項科研需求。

  今年以來,江蘇省的“三個(ge) 一”活動轉型升級,加入了以“創業(ye) 意識培訓”和“就業(ye) 創業(ye) 政策輔導和專(zhuan) 題講座”兩(liang) 大板塊為(wei) 主的多場行動,幫助企業(ye) 和學生之間展開對話、互相選擇。

  江蘇新農(nong) 人、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xing) 農(nong) 機機械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魏巧是參與(yu) 此次行動的企業(ye) 家之一。

  在活動中,魏巧向畢業(ye) 生們(men) 講述了自己到田間地頭“孵化”科技種糧夢的人生經曆。從(cong) 研究機構辭職返鄉(xiang) 務農(nong) 後,他在一次次實踐中掌握了對田塊施肥量、施藥量的精準控製,實現了既降低田間作業(ye) 人員的勞動強度、又確保糧食的穩產(chan) 高產(chan) ,並與(yu) 蘇州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共建了5000畝(mu) 實訓農(nong) 場,讓學農(nong) 青年走入田間實踐鍛煉。

  邀請魏巧這樣的企業(ye) 家分享親(qin) 身經曆,是此次活動的創新之一。為(wei) 了籌備多姿多彩的係列活動,江蘇省工商聯、教育廳等部門積極聯絡企業(ye) ,搭建合作平台。

  江蘇省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表示,從(cong) 原有的三大模塊拓展為(wei) “‘三個(ge) 一’+X”,意味著省有關(guan) 部門要根據工作實際和校企需求開展政策解讀、現場培訓等針對性的活動;要引導更多民營企業(ye) 走進校園,分享創業(ye) 創新的感悟,為(wei) 江蘇扛起“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重大責任作出新貢獻;要充分發揮“‘三個(ge) 一’+ X”行動的橋梁紐帶作用,讓“政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在“‘三個(ge) 一’+X”行動中,江蘇省工商聯與(yu) 省有關(guan) 部門通力合作、齊頭並進。二者優(you) 勢互補、精準對接,積極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全力以赴、深化合作,持續拓展“三個(ge) 一”活動品牌、創新“+X”行動載體(ti) 。

  通過不斷加深對企業(ye) 的了解、以及與(yu) 企業(ye) 人力資源部門的交流,楊康最終結合所學的畜牧獸(shou) 醫專(zhuan) 業(ye) ,確定了就業(ye) 方向。畢業(ye) 後,他進入了北京生泰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楊康說:“最近,我一直在實驗室和田間地頭研究有機農(nong) 業(ye) ,主要擔任檢驗員、參與(yu) 設計施肥方案的工作。”

  江蘇省的民營企業(ye) 進高校“‘三個(ge) 一’+X”行動,讓企業(ye) 與(yu) 高校麵對麵、民營企業(ye) 家與(yu) 高校畢業(ye) 生手牽手,是在促就業(ye) 、促創新、促發展之路上邁出的新步伐,拓展了應屆畢業(ye) 生的求職之路。

  湖北:利用“聯”元素搭好台牽好線

  開展校企麵對麵、校園招聘、線上招聘等活動124次,參與(yu) 活動的民營企業(ye) 2501家,提供就業(ye) 崗位43604個(ge) ,簽訂就業(ye) 協議7540人;開展就業(ye) 指導活動12次,宣講8次,其他就業(ye) 指導服務活動883次……這是截至6月底,湖北省工商聯係統會(hui) 同教育、人社等相關(guan) 部門開展“萬(wan) 家民企促就業(ye) ”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作為(wei) 科教大省,湖北2023年應屆高校畢業(ye) 生達59萬(wan) 人。今年以來,湖北省工商聯發揮廣泛聯係民營企業(ye) 、民營經濟人士的獨特優(you) 勢,發動全省重點民營企業(ye) 積極參與(yu) 促就業(ye) 行動,彰顯了民企責任與(yu) 擔當。

  緊扣“聯”字 摸清需求促“精準奔赴”

  “今年招了160多人,其中應屆畢業(ye) 生50多人,近期正在接受入職培訓。”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米仁兵表示,該公司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對光機電工程師、研發類人才需求量大。今年以來,湖北省工商聯多次來公司調研,了解招聘需求,並組織公司參加數場招聘會(hui) ,幫助公司尋覓合適人才。

  “萬(wan) 家民企促就業(ye) ”行動啟動以來,湖北省工商聯會(hui) 同省教育廳、人社廳等相關(guan) 部門深入調研、積極為(wei) 民營企業(ye) 與(yu) 高校畢業(ye) 生搭建對接平台,促進供需雙方的“精準奔赴”。

  一方麵,湖北省工商聯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工商聯、各直屬商會(hui) 的作用,摸清企業(ye) 用工需求和招聘崗位信息,動員民營企業(ye) 提供優(you) 質崗位。另一方麵,依托湖北省非公有製企業(ye) 服務平台,開設了企業(ye) 招聘專(zhuan) 區,同時對接全國工商聯人才在線、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平台、湖北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網、湖北公共招聘網及前包人力資源等專(zhuan) 業(ye) 機構,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工商聯有很多企業(ye) 資源,我們(men) 也有很多客戶,雙方聯動,擴大了企業(ye) 端的招聘崗位數。”前包人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明輝介紹,今年以來,前包集團在湖北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40餘(yu) 場,吸引1萬(wan) 多家民營企業(ye) 參與(yu) ,提供崗位10萬(wan) 多個(ge) 。

  “萬(wan) 家民企促就業(ye) ”行動觸及到了許多這樣的企業(ye) 。位於(yu) 武漢漢口北的長江青年城是武漢市為(wei) 留住百萬(wan) 大學生而打造的青年居住社區,現有注冊(ce) 孵化企業(ye) 183家。作為(wei) 武漢市工商聯民營企業(ye) 服務聯絡站,長江青年城今年在摸排用工需求的基礎上,已組織基地內(nei) 40餘(yu) 家企業(ye) 與(yu) 武漢商學院、武漢體(ti) 育學院等高校進行了對接,提供近200個(ge) 優(you) 質崗位。

  線上線下聯動 搭雙向選擇交流平台

  五六月份畢業(ye) 季,正是求職旺季。今年5月中下旬,湖北省工商聯聯合湖北省教育廳、人社廳等部門,在湖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湖北工業(ye) 大學等高校舉(ju) 辦現場招聘會(hui) ,邀請在漢省工商聯常執委企業(ye) 、百強企業(ye) 麵對麵和畢業(ye) 大學生對話溝通。

  總部位於(yu) 武漢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nei) 最大的民營醫藥企業(ye) 。從(cong) 去年9月秋招開始,該集團先後走進高校開展了63場線下宣講會(hui) 和112場雙選會(hui) ,引入一批“新鮮血液”,其中重點打造的管培生項目招才70餘(yu) 人,經過培訓後將派駐各地區,擔當重任。

  “求職過程中,感受到各界對大學生就業(ye) 的關(guan) 心與(yu) 支持。”22歲的朱紀顯是九州通今年招聘的管培生之一,他從(cong) 今年2月份開始找工作,拿到10多家單位的錄用通知,深思熟慮後選擇了九州通。朱紀顯表示,步入新崗位,將努力發光發熱,不負青春、不負期待。

  湖北各商會(hui) 組織也積極行動,參與(yu) 促就業(ye) 行動。湖北省投資企業(ye) 聯合會(hui) 執行會(hui) 長張振峰介紹,今年6月4日至7月10日,該會(hui) 組織開展了12場“2023屆高校應屆畢業(ye) 生與(yu) 連鎖品牌企業(ye) 就業(ye) 創業(ye) 對接會(hui) ”,累計1348位年輕人到現場與(yu) 品牌方對接,334人和品牌方簽訂意向合夥(huo) 協議。

  而在線上,湖北省工商聯組織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組織和民營企業(ye) 通過“聯企e站”平台發布網上招聘信息。“聯企e站”設置了民企百強、專(zhuan) 精特新、商會(hui) 企業(ye) 、巾幗就業(ye) 專(zhuan) 區及黃石、荊州等招聘專(zhuan) 區,方便求職者自由選擇、對接。

  湖北工業(ye) 大學2023屆畢業(ye) 生趙逸焯,從(cong) 大三下學期便開始關(guan) 注各類招聘信息。“學校提供了很多機會(hui) ,各大企業(ye) 提供了很多崗位,可選擇性很多。”趙逸焯通過在線投遞簡曆,於(yu) 近日入職武漢卓爾數字傳(chuan) 媒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從(cong) 事廣告運營工作。據統計,截至目前,在“聯企e站”,有2.5萬(wan) 家省內(nei) 民企發布招聘崗位15.4萬(wan) 個(ge) ,瀏覽量達159萬(wan) 人次。

  專(zhuan) 家:工商聯做好三件事 搭橋鋪路促就業(ye)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就業(ye) 創業(ye) 與(yu) 政策評價(jia) 研究室主任龐詩在“百城萬(wan) 企”促就業(ye) 行動中,深度參與(yu) 地方就業(ye) 形勢調研、數據分析等多個(ge) 環節。談及“百城萬(wan) 企”促就業(ye) 行動,她認為(wei) 促進青年就業(ye) ,事關(guan) 民生福祉,關(guan) 乎社會(hui) 穩定。量大麵廣的民營企業(ye) 是擴大就業(ye) 的重要力量,充分挖掘民營企業(ye) 就業(ye) 潛力對緩解青年群體(ti) 就業(ye) 壓力有重要作用。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民營企業(ye) 在吸納畢業(ye) 生方麵還麵臨(lin) 著一些結構性難題,比如企業(ye) 擴招意願提升與(yu) 民營小微企業(ye) 不受青睞並存,企業(ye) 難以招到合適的畢業(ye) 生與(yu) 應屆畢業(ye) 生“一崗難求”並存、企業(ye) 中高端技術人才需求難以滿足與(yu) 部分人文學科畢業(ye) 生供給過剩並存等問題。

  她表示,本次“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ye) 行動”,從(cong) 幾個(ge) 方麵努力,消解民企和高校間的隔閡:第一,發揮全國工商聯與(yu)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的部際合作機製優(you) 勢,活動範圍較廣,已有10.2萬(wan) 家民營企業(ye) 在155個(ge) 城市參與(yu) ;第二,發揮工商聯係統力量,廣泛動員參與(yu) 行動。3000餘(yu) 個(ge) 基層工商聯組織、5萬(wan) 餘(yu) 家所屬商會(hui) 、近24萬(wan) 家執常委企業(ye) 起到積極作用,層層動員民營企業(ye) 參與(yu) 行動;第三,建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崗位歸集機製,做好民營企業(ye) 崗位摸底工作,廣泛收集匯總適合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崗位,為(wei) 解決(jue) “高校畢業(ye) 生與(yu) 民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奠定基礎。

  龐詩分析,在各省落地過程中,江蘇省推出的“‘三個(ge) 一’+X”係列活動,即在常規招聘會(hui) 的基礎上,開展政策解讀、現場培訓等針對性係列活動頗具特色。尤其是與(yu)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就業(ye) 揚帆政策護航”政策宣傳(chuan) 活動,能夠幫助畢業(ye) 生了解政策,做出正確的就業(ye) 選擇。現場培訓,則是產(chan) 教融合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新模式的一種探索。

  展望未來,龐詩認為(wei) ,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全國工商聯具有廣泛聯係民營企業(ye) 的獨特優(you) 勢,有利於(yu) 引導民營企業(ye) 助力青年就業(ye) 。未來,全國工商聯可以繼續開展“百城萬(wan) 企”促就業(ye) 行動,激發民營企業(ye) 積極性,不斷拓展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渠道;繼續與(yu) 人社部等共同組織金秋招聘月活動,重點服務民營企業(ye) 、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群體(ti) ,促進人力資源供需匹配對接;繼續與(yu) 相關(guan) 部門共同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讀工作,使畢業(ye) 生等青年、用人單位對就業(ye) 創業(ye) 政策應享盡知,助推政策落地見效。(《中國新聞》報記者朱曉穎、馬芙蓉、吳勝蘭(lan) 、王曦澤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