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山洪為何如此嚴重?專家談本輪暴雨兩個新特點
央視網消息(記者/闞純裕 楊繹霏 杜安琪):台風“杜蘇芮”帶來的暴雨疊加山區地形的影響,使京津冀多地出現山洪災害。從(cong) 7月29日開始,北京全市107條山區道路封閉,301處山洪溝道關(guan) 閉,緊急轉移群眾(zhong) 達52384人。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區、張家口中南部和承德西部燕山山區等多地,持續處於(yu) 山洪災害紅色預警狀態。
城市如何有效應對山洪?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程曉陶接受央視網《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到目前為(wei) 止,我們(men) 對山洪的治理主要還是通過預警係統,提前組織轉移,但這次北京房山、門頭溝山區的受災情況顯現出山洪極強的破壞性。”
根據2006年實施的《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有山洪災害防治任務的地區,應建立監測通信及預警係統,提前預測山洪災害的發生,並且在山洪來臨(lin) 前對山洪災害威脅區內(nei) 居住於(yu) 地勢較高處的居民,采取臨(lin) 時轉移避災措施。
程曉陶舉(ju) 例,房山在應對北京2012年“7·21”暴雨時,主要是采取措施清理山區的石頭,減少對流速的減緩作用,加大山區河道的行洪能力。“把水快點排下來,就能減輕山洪對山區的壓力”。
這些措施在有限的降雨量下相當有效,但是,當降雨量過大,山洪完全超出河道的行洪能力時,反而可能使山洪的破壞力更大,因為(wei) 此時兩(liang) 岸的道路會(hui) 變成行洪的河道,對車輛、人員、兩(liang) 邊房屋的危害性很大。
而此次台風“杜蘇芮”帶來的暴雨,顯然屬於(yu) 降水量超標的情況。“北京常見的降雨持續時間一般在幾個(ge) 小時,連續降雨兩(liang) 天以上已屬少見。”程曉陶說。而這次暴雨卻連下70多個(ge) 小時,三天內(nei) 連發七次暴雨紅色預警。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劉斌通報,房山和門頭溝兩(liang) 區7月31日的降雨量已經遠超“7·21”,達400毫米以上。
“過去在財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們(men) 把重點放在了解決(jue) 城區的排水防洪問題上麵,山區沒有很多力量去修工程來減輕山洪的危害。”程曉陶表示,“現在我們(men) 不僅(jin) 可以把山區的老百姓轉移,也可以實施一些工程措施來減弱山洪的破壞力。”
極端降雨愈發頻繁,城市防洪標準應該提升嗎?
中國科學院雲(yun) 降水物理與(yu) 強風暴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建華對《新聞+》記者表示:“雖然華北地區的總降雨量比南方少很多,但是華北地區有些地方一天或者一個(ge) 小時的極端降雨量甚至比南方還大,對於(yu) 整個(ge) 華北地區,沿太行山地區是最容易出現持續性強降水的地方。而排水能力主要是與(yu) 降雨強度關(guan) 聯,如果降雨的強度超出了城市的排水能力,那麽(me) 就容易積水。”
那麽(me) ,北方城市是否需要提高防洪標準,以應對似乎愈發頻繁的極端降雨呢?
“城市的防洪標準是依據國家規範製定的。”程曉陶表示,“一般是根據城市的規模和它的重要性來決(jue) 定工程修建的標準。”根據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發布的2017年開始實施的《城市防洪規劃規範》,確定城市防洪標準考慮因素包括,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城市社會(hui) 經濟地位、洪水類型、曆史洪災成因等。
對於(yu) 城市來說,“並不是有能力就可以隨意提高防洪標準。”程曉陶強調。一個(ge) 影響因素是財政支出,標準越高,建造的費用也會(hui) 越多。另外,“考慮到城市與(yu) 城市之間、城鄉(xiang) 之間協調的問題。提高城市的防洪標準,意味著把風險轉給周邊,如果一個(ge) 城市把防洪標準抬得很高,相當於(yu) 把風險轉嫁給周邊的城市,以鄰為(wei) 壑,那也不行”。《城市防洪規劃規範》也指出,城市防洪體(ti) 係應與(yu) 流域防洪體(ti) 係相協調。所以,即使多次出現超過防洪能力的災害,也需要在考慮國家宏觀規劃的基礎上,討論提高標準的問題。
程曉陶舉(ju) 例,鄭州在短短10多年裏,建成區麵積擴大到744平方公裏,城市人口增加了500多萬(wan) 。“這個(ge) 時候它的防洪標準肯定應該相應提高,按照新的標準來建設防洪係統。但是,鄭州在新的係統還沒建成的時候,就遭遇了‘7·20’這樣的一場暴雨,防洪能力還不足,所以損失就會(hui) 顯得特別重。”
在極端天氣的影響下,應對極端降水成了北方城市的新考驗。相比於(yu) 花費巨大代價(jia) ,建立更高標準的城市防洪體(ti) 係,形成一套有韌性的預警預報、應急搶險、災後恢複機製,可能才是最佳的應對之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