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工智能催生數字安全新需求

發布時間:2023-08-15 16:3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智能手機出貨量1.24億(yi) 部,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其他智能消費設備製造分別增長36.3%、12.5%、20%……從(cong) 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中國人工智能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喜人。8月9日至10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hui)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等單位主辦的“ISC 2023第十一屆互聯網安全大會(hui) ”在京舉(ju) 行,業(ye) 內(nei) 人士就人工智能快速發展過程中如何確保數字安全建言獻策。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汪鴻雁認為(wei) ,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網絡安全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hui) 迫切需要相關(guan) 領域科技工作者和民營企業(ye) 家發揮創新主體(ti) 作用,在重大問題和關(guan) 鍵技術上進行攻關(guan) 。一方麵,要著力加強數字安全的人才培養(yang) ,推動人才、技術和產(chan) 業(ye) 的融通發展;另一方麵,要不斷增進數字安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建設國際數字安全保障合作機製。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說,當前世界大變局和產(chan) 業(ye) 大變革曆史性交匯,網絡安全保障的基礎性、關(guan) 鍵性作用更加突出。“創新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根本動力。要健全科技創新體(ti) 係,強化體(ti) 係創新主體(ti) 地位,全麵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圍繞5G、工業(ye) 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領域開展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加快突破安全風險感知、監測預警、實時阻斷、追蹤溯源等核心能力。同時,還應前瞻布局人工智能與(yu) 網絡安全技術融合創新,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她說。

  “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熱度一直不減,已經並將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們(men) 也要看到,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有很多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比如,其生成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價(jia) 值觀如何,都亟待進一步研究。”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副局長羅鋒盈說,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ge) 瓶頸就是數據集問題。中國數據資源基數龐大、增量發展很快。將海量數據轉換為(wei) 真正能為(wei) 大模型訓練所用的數據,應成為(wei) 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理事長尚冰介紹,2022年,中國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規模近2200億(yi) 元,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ye) 、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成為(wei) 網絡安全領域新生力量。互聯網行業(ye) 要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新機遇,高度關(guan) 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引發的安全問題,以高水平安全能力保障高質量發展。尚冰說,龍頭企業(ye) 要積極開展原創性、引領性、基礎性安全技術攻關(guan) ,延伸技術領域拓展產(chan) 品服務範圍,完善產(chan) 品矩陣;初創企業(ye) 要發揮快速靈活、資源集中的特點,以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切入細分領域,推動產(chan) 品服務和行業(ye) 發展緊密結合。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5G等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應用日新月異,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ye) 。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問題可能比我們(men) 想象的更多。這些安全問題背後,本質上依舊是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說,依靠服務規模、響應速度、算力資源、專(zhuan) 家資源等優(you) 勢,360積極推出真正“雲(yun) ”化的安全服務,助力廣大中小微企業(ye) 補齊數字安全短板。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安全不再是一個(ge) 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涉及業(ye) 務、管理、流程、團隊等多方麵的係統工程。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應積極運用數字化思維,提高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節奏的數字安全保障能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俊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