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焦點訪談丨傳播“兩山”理念 踐行生態文明

發布時間:2023-08-16 15:1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8月15日是我國第一個(ge) 全國生態日。首個(ge) 全國生態日活動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hui) 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身體(ti) 力行、久久為(wei) 功,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更大貢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曆史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指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改變中華大地。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設立全國生態日?蘊含著哪些思想內(nei) 涵和理念?全國生態日確立以後,對未來的發展又起到什麽(me) 作用呢?

  8月15日,首個(ge) 全國生態日活動在浙江湖州舉(ju) 行,活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wei) 主題,設置了一係列生態保護、綠色低碳相關(guan) 的內(nei) 容。18年前的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來到浙江湖州安吉縣考察,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浙江湖州市委秘書(shu) 長、生態文明辦主任 宋波:18年來,湖州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出了一條逐綠前行、因綠而興(xing) 、綠滿金生、以綠惠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8年來,“兩(liang) 山論”在湖州乃至全國各地都結出了豐(feng) 碩的實踐果實。今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決(jue) 定:將8月15日設立為(wei) 全國生態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梁鷹:全國生態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以決(jue) 定形式設立,充分彰顯權威性、嚴(yan) 肅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ju) 世矚目成就。將8月15日設為(wei) 全國生態日,體(ti) 現了首創性、標誌性、獨特性,有利於(yu)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有利於(yu) 深化這一重要思想的大眾(zhong) 化傳(chuan) 播,提高全社會(hui) 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一理念已經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識,各地在不斷探索實踐中轉變思路,走出了一條環境保護與(yu) 經濟發展相協調的路子。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水質的好壞事關(guan) 沿線幾十個(ge) 城市的用水安全。在河南淅川縣渠首的監測中心,監測數據印證著水庫良好的水質。然而,就在前些年,這一渠清水也曾遭遇過汙染的威脅。庫區村民張小偉(wei) 告訴記者,就在十年前,水庫裏還遍布著大量養(yang) 魚的網箱,星羅棋布。

  上世紀末,網箱養(yang) 魚曾經是淅川縣扶持發展的富民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庫區群眾(zhong) 的主要生活來源。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網箱養(yang) 魚行列。2013年左右,水麵上還發展起了水上餐廳,張小偉(wei) 也開了一家,生意火爆。過度的養(yang) 殖加上水上餐廳的生活垃圾,使得庫區的水體(ti) 汙染愈發嚴(yan) 重。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當地下定決(jue) 心要改變這樣的發展方式。2013年,淅川決(jue) 定徹底取締網箱養(yang) 魚和水上餐廳。

  壯士斷腕,必然要經曆陣痛。為(wei) 了一庫碧水,當地政府領著村民,開始探索新的發展之路。他們(men) 立足本地資源,引導扶持村民發展林果經濟。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曹楊玲種植了100多畝(mu) 的經濟林,每年都有增收,最近剛賣出了一批樹木。依托庫區良好的生態,村民張小偉(wei) 在水庫附近也開起了農(nong) 家樂(le) ,旺季時餐廳天天爆滿。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為(wei) 了這一渠清水,淅川縣取締了庫區水上餐飲船20多家,養(yang) 魚網箱5萬(wan) 多個(ge) ,養(yang) 殖場600多家,先後關(guan) 停了350多家汙染企業(ye) 。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淅川縣考察時強調,要守好這一庫碧水。近年來,淅川縣持續修複生態,恢複有效庫容530萬(wan) 立方米,修複生態濕地50餘(yu) 萬(wan) 畝(mu) 。一庫碧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商來投資。

  河南南陽市委常委、淅川縣委書(shu) 記 周大鵬: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就是保護淅川發展的根基,也是提高人民群眾(zhong) 幸福指數的基礎,我們(men) 堅持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綠色發展道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兩(liang) 山論”在中華大地上書(shu) 寫(xie) 著更多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沿著江西上饒的靈山山脈向東(dong) 北行進,穿過重重山丘,一座架著懸空樓閣的山峰便映入眼簾。這便是望仙穀景區,峽穀的青山綠水間處處是風景。今年44歲的周麗(li) 斌是本地人,他和妻子在望仙穀景區附近開了一家民宿。

  很難想到,這個(ge) 鍾靈毓秀的山穀,在10年前還是滿目瘡痍、溝壑汙水縱橫的礦山。當時,周麗(li) 斌就在礦山上從(cong) 事花崗岩開采。那時候,開采石材是當地主要的產(chan) 業(ye) ,也是老百姓主要的生活來源。這片山穀在高峰時石材加工生產(chan) 線有270條。由於(yu) 生產(chan) 工藝落後,石材加工的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讓這裏的山水一度變了模樣。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當地政府痛下決(jue) 心,決(jue) 定用幾年時間,陸續關(guan) 停全部石材生產(chan) 線。礦山關(guan) 停讓不少村民一時間失去了收入來源,周麗(li) 斌這樣的年輕人當時紛紛選擇外出打工。

  江西上饒廣信區副區長 黃華雄:甚至有舉(ju) 家外遷的情況,造成了空心村的出現。采石業(ye) 關(guan) 停以後,群眾(zhong) 如何解決(jue) 就業(ye) 謀生問題,是我們(men) 區委區政府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當地加快了生態修複步伐,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用於(yu) 望仙鄉(xiang) 周邊的生態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

  2016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江西考察時指出:江西生態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you) 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同一年,當地政府引進專(zhuan) 業(ye) 團隊,依托獨特的峰林地貌,發展生態旅遊,開始打造望仙峽穀、飛瀑崖居。

  良好的生態、獨特的風貌和文化意境讓望仙穀旅遊發展迅速,單日接待遊客最高突破45000人,2019年望仙穀被評為(wei) 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隨著望仙穀的火爆出圈,望仙鄉(xiang) 從(cong) 一個(ge) 窮鄉(xiang) 僻壤成了旅遊名鄉(xiang) 。山鄉(xiang) 的巨大變化也吸引了許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回鄉(xiang) 創業(ye) ,看到礦山的蝶變,周麗(li) 斌決(jue) 定放棄外地的服裝生意,回家鄉(xiang) 開起了民宿。

  2021年至今,樟澗村村民用自家房屋改造民宿和農(nong) 家樂(le) 的已經有150多家,旺季一床難求,全村年營業(ye) 額將近6000多萬(wan) 元。如今望仙穀旅遊帶動周邊村鎮人員就業(ye) 4萬(wan) 餘(yu) 人,從(cong) “賣石頭”到“賣生態”,“綠水青山”正成為(wei) 當地人的“幸福靠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我國對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製度,生態保護立法不斷完善,一條條江河、一個(ge) 個(ge) 湖泊、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專(zhuan) 屬守護者。在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的同時,經濟總量躍上120萬(wan) 億(yi) 元台階。未來,在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進一步處理好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關(guan) 係,全國生態日的確立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戰略哲學教研室副主任 郝棟:設立全國生態日就是為(wei) 了體(ti) 現建設美麗(li) 中國的戰略定力,要認識到我們(men) 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jue) ,綠色發展是發展的一個(ge) 底色,我們(men) 要有戰略定力。越是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遇到階段性挑戰,越是我們(men) 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綠色化低碳化麵臨(lin) 新的壓力和阻力的關(guan) 鍵時期,越要有這樣的戰略定力。

  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全國生態日的應運而生,體(ti) 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也體(ti) 現了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堅定決(jue) 心。今天,我們(men) 有責任、有動力也有能力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設立全國生態日,不僅(jin) 是一種標誌,更是一種動力,激勵我們(men) 在新起點上,以更飽滿的熱情關(guan) 注生態環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讓美麗(li) 中國更有魅力。

  編輯丨王陶然 宋大珩 郭一淳

  攝像丨席鳴

  剪輯丨苗佳亮

  策劃丨餘(yu) 仁山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