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美麗中國|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發布時間:2023-08-17 10:1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8月的浙江安吉,綠意正濃,遊人不斷,一派江南好風光。

  2005年8月15日,在安吉餘(yu) 村考察時,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提出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短短十個(ge) 字,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引領中國邁向綠色發展道路的理論之基。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成為(wei) 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麵積最大的國家、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均居世界第一……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正在為(wei) 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今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wei) 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生產(chan) 到生活,我國正在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

  綠色轉化路徑不斷拓寬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是關(guan) 鍵。怎麽(me) 轉,轉向哪裏?這是必須解決(jue) 的現實問題。

  2005年8月,習(xi) 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zhuan) 欄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文章寫(xie) 道:“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生態農(nong) 業(ye) 、生態工業(ye) 、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you) 勢,那麽(me) 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浙江安吉,漫山翠竹隨風搖曳。近百萬(wan) 畝(mu) 毛竹林既是安吉的生態屏障,也是重要的富民增收資源存儲(chu) 。

  作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安吉以全國1.8%的竹產(chan) 量創造全國10%的竹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不僅(jin) 如此,安吉的竹產(chan) 業(ye) ,正在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的融合發展。預計到2026年底,竹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將突破250億(yi) 元。

  一竿翠竹撐起一縣經濟,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一顆果子撐起一片產(chan) 業(ye) ……各地的積極探索證明,依托綠色家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可以同步提升。

  如果說綠水青山是看得見的綠色發展,“看不見”的綠色也正在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

  不久前,在四川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

  四川是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chan) 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今年6月,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在四川正式投產(chan) 發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wan) 噸。

  同時,項目建設結合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通過“光伏+就業(ye) ”“光伏+基礎設施提升”等一係列措施,為(wei) 當地帶來了“光伏+N”的綜合效益。

  如今,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超50%,曆史性超過化石能源;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已經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也在不斷拓寬。

  綠色轉型塑造發展新動能

  走綠色發展之路並非坦途。麵對嚴(yan) 峻的生態危機和一係列全球問題,我們(men) 走過千山萬(wan) 水,仍需跋山涉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實地察看各地生態保護情況,用意深遠——不能因為(wei) 經濟發展遭遇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的念頭。

  今年7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定指出,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ti) 係,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jia) ,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當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的“四梁八柱”正在逐步完善——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jia) 格政策支持;將碳排放權、用能權等資源環境要素一體(ti) 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等。

  綠色轉型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也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是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經濟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的動力和保障。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2016年至2022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累計達55.8萬(wan) 件。其中,中國專(zhuan) 利權人獲得授權17.8萬(wan) 件,占比達31.9%,年均增速達12.5%,明顯高於(yu) 全球2.5%的整體(ti) 水平。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加快技術突破,已經成為(wei) 穩工業(ye) 的重要力量。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經濟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的動力和保障,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斷塑造綠色轉型的發展新動能,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一以貫之。

  綠色發展“養(yang) 了金雞、生了金蛋”

  福建長汀縣,一度水土流失嚴(yan) 重。在福建工作時,習(xi) 近平曾5次到長汀調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長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yu) 生態修複持續推進,久久為(wei) 功。

  “我給大家講,給生態投了錢,看似不像開發建設一樣養(yang) 雞生蛋,但這件事必須抓。抓到最後卻是養(yang) 了金雞、生了金蛋。”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長汀已成綠洲般的美麗(li) 家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動情回憶起當年往事。

  綠色轉型不僅(jin) 是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也將賦予產(chan) 業(ye) 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是其中一個(ge) 縮影。不久前,我國第20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新能源車從(cong) 0到1000萬(wan) 輛,我國用了15年時間,而達到第二個(ge) 1000萬(wan) 輛,隻用了不到一年半時間,產(chan) 量爬坡迅猛。不僅(jin) 是產(chan) 量,銷量、市場占有率、保有量也都創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綠色轉型與(yu) 經濟增長的協同作用增強。在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引領下,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54.5%、48.1%,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綠色材料供給增加,其中太陽能工業(ye) 用超白玻璃、多晶矽產(chan) 量分別增長89.1%、86.4%。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麵的潛力相當大,必將形成越來越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交織成神州大地上一幅幅美好圖景,綠色越來越成為(wei) 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隻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hui) 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

  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ti) 係,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定能積蓄澎湃的綠色動能。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