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莊108家國家級“小巨人”近半屬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業
中新網北京8月16日電 (牛晴晴 付寧)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已達108家,其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企業(ye) 占比近五成。北京亦莊的“機器人”創新梯隊正在不斷擴容。
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博覽會(hui) 在北京經開區開幕。記者看到,除了“智慧的手”,亦莊的機器人產(chan) 品還有“聰明的腦”“智能的眼”……
“依據患者CT影像,我們(men) 用一套智能算法通過三維建模設計治療方案,再用手術機器人按術前計劃精準實施手術,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長木穀董事長張逸淩博士介紹,該企業(ye) 自主研發的基於(yu)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的智能三維重建手術輔助係統,可以幫醫生在手術前5-10分鍾精準製定出一套個(ge) 體(ti) 化的三維手術方案,將手術精準度提升至96.7%以上;而人工智能關(guan) 節置換手術機器人運用人工智能讓機器人“腦”“眼”“手”精準配合,通過AI+手術機器人的方式重塑骨科醫療,改變傳(chuan) 統骨科手術的診療模式,輔助醫生高效、精準、安全地完成每一台手術,成為(wei) 骨科醫生的“超級助手”。“目前,全國有700多家三甲醫院的醫生使用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很多縣醫院也開始使用。”
同樣作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和華瑞博,展出了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KRobot-5800。該機器人是中國首台自主研發並取得注冊(ce) 證的國產(chan) 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是兼具導航與(yu) 截骨的自動對位操作型手術機器人。
自2021年1月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完成國產(chan) 機器人在臨(lin) 床的首秀後,其在全國多中心研究中現已成功完成1800餘(yu) 例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協同全膝人工關(guan) 節置換術,成為(wei) 中國該類型手術迄今為(wei) 止最大宗的一組病例樣本,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yi) 和珍貴的臨(lin) 床價(jia) 值。
和華瑞博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持續為(wei) 臨(lin) 床提供多模態、數字化的術前規劃,高精準、高自動化的術中配準與(yu) 執行方案,更好輔助醫生開展關(guan) 節置換術。
北京亦莊聚焦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在整機、係統集成和核心零部件上不斷突破。
來自SMC首發的AMS係列產(chan) 品-壓縮空氣管理係統,可用於(yu) 工廠節能降耗。當監測到設備處於(yu) 待機(生產(chan) 停止)的狀態時,將自動降低供氣壓力或關(guan) 掉氣源,通過減少壓縮空氣的消耗,實時監控和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空氣消耗量最大削減可達62%。
作為(wei) 最早一批進入亦莊投資發展的外資企業(ye) 、知名的氣動和自動化元件研發製造商SMC,自1994年入駐以來,近30年時間裏先後建成四家工廠、一個(ge) 研發中心、三個(ge) 物流中心,形成了SMC全球最大氣動產(chan) 品製造基地的事業(ye) 格局。如今,隨著產(chan) 線數智化轉型升級和中國業(ye) 務重組,SMC打造了一個(ge) 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配套的“百億(yi) 企業(ye) ”。
京東(dong) 物流自主研發的天狼係統、地狼係統、智能快遞車和室內(nei) 配送機器人打造物流揀選、搬運、配送“天花板”。以室內(nei) 配送機器人為(wei) 例,實現多機調度,自主導航避讓,打通全樓水平垂直配送動線,最大可載重30公斤,充滿電後可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打造樓內(nei) 末端配送新體(ti) 驗。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已舉(ju) 辦8屆,作為(wei) 大會(hui) 主辦地,北京亦莊著力建設包括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在內(nei) 的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推動製造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躍升,近年來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製造“標杆工廠”,在全市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升級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目前,北京亦莊有北京市智能工廠16家,數字化車間15家,數量居全市第一。
不僅(jin) 如此,作為(wei) 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台,亦莊著力培育“獨角獸(shou) +單項冠軍(jun) +隱形冠軍(jun) +小巨人+專(zhuan) 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創新企業(ye) 梯隊,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體(ti) 係,圍繞人才、技術、市場開拓、空間保障等多方麵,為(wei) 企業(ye) 量身定製政策禮包。
統計顯示,北京亦莊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企業(ye) 占比近五成。到2025年,亦莊的機器人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率達50%以上,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將顯著提升,產(chan) 值規模達到100億(yi) 元,形成要素集聚、創新活躍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綜合集聚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