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11個設區市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十”

發布時間:2023-08-18 16:11:00來源: 法治日報

  河北向綠色低碳轉型邁出新步伐

  11個(ge) 設區市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十”

  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11個(ge) 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十”;河北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84.4%,Ⅴ類及以下斷麵首次清零……

  記者近日在河北采訪了解到,近年來,河北省以“藍天、碧水、增綠、淨土”行動為(wei) 抓手,築牢生態屏障;把綠色資源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新引擎,多措並舉(ju) 統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汙染治理,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綠色低碳轉型邁出新步伐,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新提升。

  綠色轉型精準治理

  如何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河北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工業(ye) 企業(ye) 全麵達標排放等7個(ge) 專(zhuan) 項行動,深化重點流域精準治理。

  據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段占東(dong) 介紹,河北省以鋼鐵企業(ye) 為(wei) 突破口,開展重點行業(ye) 環保績效創A,出台《支持重點行業(ye) 環保績效創A的若幹政策措施》。據了解,截至目前,全省37家企業(ye) 達到A級,其中長流程鋼鐵17家,占全國長流程鋼鐵企業(ye) 總量的58.6%,為(wei) 全國最多。全省新增推廣新能源重型貨車2000餘(yu) 輛,保有量達到1.38萬(wan) 輛,位居全國第一。深化降碳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改革,排汙交易量、交易金額居全國前列。

  “為(wei)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做優(you) 做強,組建河北省鋼鐵行業(ye) 數字化轉型聯盟,行業(ye) 生產(chan) 設備數字化、聯網化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鋼鐵企業(ye) 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排名全國第一。”河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馬越補充說,製發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著力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省級以上綠色工廠達411家,其中國家級157家,排名全國第七。

  河北省不斷提升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深化非現場監管執法改革,開展自動監控執法檢查,依法嚴(yan) 厲打擊違法排汙、數據造假行為(wei) ;深化環保督察改革,出台例行督察、專(zhuan) 項督察、日常督察3個(ge) 工作規程,著力提升環保督察規範性、實效性、權威性。

  有效治理帶來了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憲偉(wei) 給出了一組數據: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11個(ge) 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十”,張家口等4個(ge) 城市改善率進入全國前十、數量全國最多。2022年河北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84.4%、同比提高9.8個(ge) 百分點,Ⅴ類及以下斷麵首次清零。今年1月至6月,優(you) 良比例為(wei) 81.9%、同比提高3.9個(ge) 百分點。

  荷塘葦海鳥類天堂

  如今,河北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新提升。

  走在蜿蜒於(yu) 葦海中的白洋澱棧道,兩(liang) 旁荷花點綴,蘆葦婆娑,一隻隻水鳥悠閑地在澱中銜水草、捉小魚、追逐嬉戲。搭建在木棧道上的兩(liang) 座木亭子中,遊客和當地居民觀鳥賞景、納涼嘮嗑。

  “現在這裏的水鳥都不怕人了。”在木亭中,家住白洋澱周邊小張莊村72歲的張老漢一邊指著水鳥一邊告訴記者,“現在水質多好!水深了,也清了。沒治理之前,澱裏一些地方的水都是紅的、臭的,有時魚都會(hui) 被嗆死。”

  白洋澱素有華北地區的“空調器”“晴雨表”之稱,對於(yu) 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在雄安新區設立之初,白洋澱有的地方還是“垃圾圍湖”“汙水橫流”的景象,水質呈劣Ⅴ類。

  “白洋澱麵積360多平方公裏,近80%在安新縣,我們(men) 主要圍繞白洋澱的生態環境治理做文章,將一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如金屬、羽絨加工全部退出,澱區的養(yang) 殖、澱外的種植也基本退出。”安新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馬東(dong) 濤告訴記者。自雄安新區成立以來,白洋澱水質逐年改善,實現了由劣Ⅴ類到全域Ⅳ類局部Ⅲ類、再到2021年全澱Ⅲ類的連續突破。2022年以來,白洋澱水質鞏固保持Ⅲ類,穩居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野生鳥類是環境質量的“生態試紙”。“如今,白洋澱野生鳥類種群已達254種,去年以來新增了24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4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5種,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白洋澱‘安家’。”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幹部張航說。

  為(wei) 了加強監管,在白洋澱內(nei) 及周邊設置了鳥類棲息地,並且嚴(yan) 禁任何人類活動。“我們(men) 巡查隊確定了8條巡查路線,通過到鳥類棲息地巡查、聯合執法,保護棲息地。通過白洋澱鳥類智慧監測係統,7*24小時監視巡查棲息地保護情況。還去旅遊碼頭、各鄉(xiang) 村進行宣傳(chuan) 。”張航說,“老百姓也增強了保護意識,去年救助了50多隻野生動物,其中80%以上都是民間誌願者和村民發現後聯係我們(men) ,我們(men) 前去處置、救助。”

  “在雄安建立了國內(nei) 首個(ge) 基於(yu) 5G的‘天空地澱一體(ti) 化’環境監測應用係統。”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項目經理林坤堂說,在國內(nei) 首次提出5G+ VR視頻監測,將水質、大氣質量數據和實時畫麵同步展示,提升快速預警反應能力,發生汙染事件時緊急派出無人機、無人船、監測車協同執行應急監測,快速應急處置。

  風行高遠澎湃綠電

  特殊的地理位置與(yu) 地域環境為(wei) 冀北大地帶來了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踏進冀北,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一個(ge) 個(ge) 白色“大風車”。遠望,成片的風車如仙鶴翩翩起舞;近觀,百米高的風車似巨人般傲然挺立。風行高遠,正是這風與(yu) 光轉化成澎湃綠電,將“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變成現實,並助力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實現奧運史上首次100%清潔能源供電。

  “2015年,張家口獲批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成為(wei) 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唯一一個(ge) 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在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能源大數據中心,該市能源局副局長劉峰告訴記者,通過這幾年的建設,形成了不少亮點。在機製方麵,示範區創新建立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ye) +用戶側(ce) ”四方協作機製,為(wei) 最終用電戶提供便宜電價(jia) 。啟動四方協作機製綠電交易以來,累計交易綠電約66億(yi) 度,減少企業(ye) 和用戶電費支出約16億(yi) 元。

  據了解,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主要功能定位是建成“四個(ge) 區”: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改革試驗區、可再生能源國際先進技術應用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先導區、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可再生能源創新區,為(wei) 我國可再生能源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示範區已引進落地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等100多家發電企業(ye) 。截至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累計達到2830萬(wan) 千瓦時,達到張家口全市電力裝機總量的82.7%,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今年1月至6月,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76.2億(yi) 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69.6%,成為(wei) 國內(nei) 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最大、涉及領域最廣的區域。

  “2015年以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創造了13項第一。”劉峰舉(ju) 例說,非水可再生能源全國第一、風電裝機規模全國第一、光伏扶貧電站規模全國第一、創新建立“四方協作機製”全國第一個(ge) 開展綠電市場化交易、張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創12項世界第一、在奧運史上第一次全部場館100%綠電供應、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商業(ye) 化運行數量全國第一……

  如今,為(wei) 全力搶位“後冬奧”經濟契機,就如何推進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鏈賦能升級,探索可再生能源與(yu) 大數據產(chan) 業(ye) 聯動模式,促進氫能產(chan) 業(ye) 創新與(yu) 示範應用,推動能源發展模式改革先行先試,張家口已展開了新的布局謀劃。(法治日報記者 蔡岩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