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一應”彰顯為民初心(暖聞熱評)
【事件】“我父親(qin) 是一名環衛工人,工作服隻有兩(liang) 套,是冬夏共用的。現天氣很熱,影響作業(ye) ,申請為(wei) 環衛工人製定夏天製服。”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12345政府服務平台上,一位市民留下這樣一段文字。很快,當地城管分局回應訴求,為(wei) 環衛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氣和吸汗性更好的新工服,並將進一步推廣使用。“一呼一應”,為(wei) 環衛工人送上“清涼”的同時,也為(wei) 更好滿足勞動者需求提供啟示。
【點評】
近年來,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早已形成社會(hui) 共識,為(wei) 何給環衛工人“換件衣服”依然能引起關(guan) 注、打動人心?關(guan) 鍵在於(yu) 把群眾(zhong) 所需作為(wei) 工作所向,將尊重勞動、保障勞動者權益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wei) 大。對勞動者表達關(guan) 懷,保障勞動者權益,越是小事情、細節處,越能體(ti) 現尊重和誠意。給環衛工人“換件衣服”,事情或許不大,但意義(yi) 著實不小。這是有關(guan) 部門履職盡責、擔當作為(wei) 的表現,也是全社會(hui) 關(guan) 心關(guan) 愛勞動者的體(ti) 現,不僅(jin) 意味著普通人的付出被看到、被肯定,更代表著勞動者的權益得到重視、受到保障。這樣的“一呼一應”,能讓其他勞動者從(cong) 內(nei) 心升騰起感同身受的暖流,激發更為(wei) 飽滿的工作熱情。
無論時代怎麽(me) 發展、條件如何變化,不斷提升廣大勞動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一道必答題。頂烈日、冒酷暑、戰高溫,奮鬥在各行各業(ye) 工作崗位上的勞動者令人敬佩。關(guan) 注奮鬥的身影、了解他們(men) 的需求、解決(jue) 現實的困難,是各界共識,更是務實行動。北京市大興(xing) 區建設暖心驛站,聘請“暖心管家”,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喝水休息、便捷醫療、讀書(shu) 餐飲等貼心服務;廣東(dong) 省廣州市總工會(hui) 聯合愛心企業(ye) ,為(wei) 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環衛工人、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建築工人等勞動者送上愛心雪糕。既送清涼、送便利,也送健康、送安全,保障越細致全麵,越能讓拚搏的勞動者感受到貼心、暖心,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jia) 值和社會(hui) 的認可。
為(wei) 民的事沒有小事,有利於(yu) 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今天,人民群眾(zhong) 對治理效能有了更大期待,對為(wei) 民服務有了更高要求。隻有自覺問計於(yu) 民、問需於(yu) 民,以服務群眾(zhong) 實效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影響人心、贏得人心,才能更好激發廣大勞動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光榮屬於(yu) 勞動者,幸福屬於(yu) 勞動者。繼為(wei) 環衛工人更換新工服後,當地城管部門繼續開展“夏季送清涼”活動,調整作業(ye) 時段,保證環衛工人平安度過酷暑。當熱忱的呼喚能得到回應,當合理的需求能受到重視,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勞動者的幹勁會(hui) 更足,全社會(hui) 的氛圍會(hui) 更暖,明天的生活會(hui) 更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2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