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裏說豐年!一文了解全國多地水稻收割情況
再生稻,是指種一茬收獲兩(liang) 次的水稻。頭茬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可以再收一季。這樣的種植模式,可以提高畝(mu) 均效益,實現農(nong) 民增收。目前,湖北250萬(wan) 畝(mu) 再生稻頭茬收獲已近尾聲。
在湖北省洪湖市新場村的再生稻核心示範區,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收割機正在進行收割作業(ye) 。由於(yu) 今年的天氣比較適宜,當地再生稻產(chan) 量相較往年有所提升。
洪湖市沙口鎮新場村種植戶 董本洋:我們(men) 今年產(chan) 量就高了點,比往年每畝(mu) 產(chan) 量要增長100斤。
今年,湖北省再生稻麵積約250萬(wan) 畝(mu) ,采取統一的訂單種植管理模式,讓種糧農(nong) 戶吃下定心丸。目前,頭茬收獲已進入尾聲。兩(liang) 個(ge) 多月後,當地再生稻可收割第二茬。
當陽市河溶鎮前進村種植戶 張華繼:產(chan) 量的話目前是一畝(mu) 1200斤,銷售的話跟訂單農(nong) 業(ye) 一樣,價(jia) 格是1.6元一斤。
眼下,四川瀘州市的200餘(yu) 萬(wan) 畝(mu) 水稻進入收割期。
在瀘州市江陽區通灘鎮魏國村,當地的2000餘(yu) 畝(mu) 水稻陸續開始收割,農(nong) 戶利用機械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cang) 。
江陽區通灘鎮魏國村水稻種植戶 袁道明:種了六七畝(mu) 地,大約每畝(mu) 地有一千多斤水稻。
在瀘州市合江縣白米鎮,彩色水稻和普通水稻組合在一起的彩色畫卷在稻田裏麵徐徐展開,描繪出一幅美麗(li) 鄉(xiang) 村畫卷。據了解,當地今年栽種水稻3萬(wan) 多畝(mu) ,其中,發展稻魚、稻蝦產(chan) 業(ye) 1萬(wan) 多畝(mu) 。
合江縣白米鎮副鎮長 趙梟奇:努力提升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景觀打造,努力實現山上瓜果飄香、山下田園滿倉(cang) 的美好圖景,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交上一份美麗(li) 的答卷。
今年,瀘州市水稻種植麵積200餘(yu) 萬(wan) 畝(mu) ,預計產(chan) 量100多萬(wan) 噸。(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