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走出庫房 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首次文物藏品鑒研會
中新網上海8月21日電 (記者 許婧)館藏12.8萬(wan) 件革命文物的中共一大紀念館,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利用好這些革命文物。21日,“格物弘源——中共一大紀念館文物藏品鑒研會(hui) ”第一期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初心教室舉(ju) 行。
為(wei) 慶祝建軍(jun) 96周年,“格物弘源”首期鑒研會(hui) 推出人民軍(jun) 隊初創時期相關(guan) 文物藏品。
當天,來自上海市擁軍(jun) 優(you) 屬基金會(hui) 、上海大學、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上海立信會(hui) 計金融學院、上海社科院、楊浦區委宣傳(chuan) 部、楊浦區委黨(dang) 史研究室、中共二大會(hui) 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中央軍(jun) 委機關(guan) 舊址紀念館的領導來賓,南昌起義(yi) 參加者後人,以及通過一大館微報名參加的來賓共同出席活動。這也是社會(hui) 公眾(zhong) 首次通過文物鑒研的方式近距離觀看一大紀念館革命文物。
當日展出的展品包括《為(wei) “八一”紀念告江蘇工友》(1929年8月),瞿秋白主編第十期、第十三期《熱血日報》(1925年6月),蕭楚女編《帝國主義(yi) 講授大綱》(1926年8月),惲代英編《政治學概論》《國民革命》(1926年9月),《中國革命問題》(吳玉章在中央軍(jun) 事政治學校講演,1926年),《政治工作演講集》(收錄周恩來、惲代英等的文章,1927年),以及三次武裝起義(yi) 郵務工人糾察隊員的大刀、王一飛同誌從(cong) 事革命活動用過的毯子等。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革命文物承載黨(dang) 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曆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wei) 大曆程和感人事跡,是黨(dang) 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中共一大紀念館方麵表示,“格物”意為(wei) 推究事務的原理,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致知”。中國古代曆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弘源”,即為(wei)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中共一大紀念館推出“格物弘源——中共一大紀念館文物藏品鑒研會(hui) ”,邀請黨(dang) 史、文博領域專(zhuan) 家學者、革命場館業(ye) 內(nei) 人士、紅色藏家以及社會(hui) 觀眾(zhong) 對館藏文物進行品鑒、討論、研究,是期望深化拓展革命文物合理利用,不斷挖掘革命文物精神內(nei) 涵,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更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滋養(yang)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