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快遞月破百億件成常態,透露哪些新信息?

發布時間:2023-08-24 14:5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熱評丨快遞月破百億(yi) 件成常態,透露哪些新信息?

  “不少人家門口沒有門牌號,收快遞不方便。有時,他們(men) 就直接在收件人一欄填上了我的名字。”這是安徽省石台縣快遞員檀世旺的故事。每天跑8個(ge) 鄉(xiang) 鎮、200公裏,平均配送約300單……這位村民“收件人”用自己的辛勞打通了快遞進村入戶的“最後一公裏”。

  每個(ge) 服務觸角的延伸,每個(ge) 穩穩的抵達,都在致力於(yu) 跑出穩穩的增長。703億(yi) 件,這是前7月全國快遞業(ye) 務量的累計數字,穩穩實現月均“百億(yi) 級”,同比增長15.5%。這也意味著,今年以來全國平均每人收了接近50個(ge) 快遞。

  此前,描述快遞業(ye) 的一個(ge) 高頻詞是“新高”,查閱近年來的快遞業(ye) 務增長會(hui) 發現,2021年快遞業(ye) 務量進入“千億(yi) 件時代”後,2022年,快遞業(ye) 務量完成1105.8億(yi) 件。快遞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裏的“必需品”。

  進入2023年,“單月百億(yi) 件、同比淨增10億(yi) 件”成為(wei) 常態,快遞業(ye) 為(wei) 何會(hui) 跑出這樣的新特點、增長的動因有哪些?

  “季節性波動被熨平,業(ye) 務量月度分布更趨均衡,淡季不淡。”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這樣告訴《熱評》。行業(ye) 運行增速趨穩、增量可觀,主要原因可以看這幾個(ge) 關(guan) 鍵詞:供給、需求,以及新動能。

  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看走勢。行業(ye) 供給能力提升,主要快遞企業(ye)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區域性郵政快遞樞紐和產(chan) 業(ye) 園區投入使用,自動化分揀設備應用向四五線城市推廣;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網絡購物仍是行業(ye) 增長主要動力來源。1-7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直播電商對快遞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升,其產(chan) 生的快遞業(ye) 務量占全部快遞比重超過兩(liang) 成。

  從(cong) 新動能的帶動看增長。農(nong) 村快遞、工廠快遞和跨境快遞業(ye) 務量增速均高於(yu) 行業(ye) 整體(ti) 增速,成為(wei) 行業(ye) 增長亮點。“好產(chan) 品跟消費者之間往往就差一個(ge) 快遞的距離。”的確,快遞“進村進廠出海”,正跑出更大的市場空間、跑出換擋升級的節奏。

  “進村”, 今年農(nong) 村快遞業(ye) 務量增速比城市增速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廣東(dong) 荔枝、雲(yun) 南小白菜、山東(dong) 牡丹……消費品運進來,農(nong) 產(chan) 品運出去,農(nong) 民腰包才能更多鼓起來。“進廠”,樓上生產(chan) ,樓下發貨,這在汽車、電子、醫藥、服裝和快消品等多個(ge) 領域取得突破,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出海”,骨幹網絡連通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一項值得注意的數據是,7月國際/港澳台快遞業(ye) 務量達2.5億(yi) 件,創曆史新高。

  聯係千家萬(wan) 戶、連接千城百業(ye) ,每天全國有400多萬(wan) 快遞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據預計,今年全年快遞業(ye) 務量將超過1200億(yi) 件,增速將超過10%。快遞“多不多”已成為(wei) 經濟“熱不熱”的重要指標,在跨越山海的行程裏,在向上躍動的數字裏,感受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文丨陶郎)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