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遇孩童吵鬧,65.5%受訪者認為可友善提醒
高鐵遇孩童吵鬧,65.5%受訪者認為(wei) 可友善提醒
四成多受訪者認為(wei) 社會(hui) 應對低齡孩子多一點包容
暑期帶孩子出遊,孩童高鐵吵鬧引發紛爭(zheng) 的事件時有發生。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yu) 孩子在高鐵吵鬧的行為(wei) ,78.8%的受訪者認為(wei) 家長應自覺管束好孩子,44.6%的受訪者認為(wei) 嬰幼兒(er) 哭鬧是天性使然,社會(hui) 應對孩子多一點包容。
44.6%受訪者認為(wei) 社會(hui) 應對低齡孩子多一點包容
“以前我一個(ge) 人帶大寶坐高鐵去重慶,他那個(ge) 時候表達能力有限,不太能說清楚到底想要什麽(me) ,就一直哭鬧。周圍的人都看著我們(men) ,我心理壓力很大。”四川的二孩媽媽嚴(yan) 恬恬說。
00後女孩晉帆有一次從(cong) 成都坐火車回家鄉(xiang) 武漢,座位後排是一名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一直非常吵鬧,還不停地踢座位。“我先忍了一段時間,後來實在忍不了了,就跟家長溝通了。”
為(wei) 了帶兩(liang) 歲的女兒(er) 回老家,北京的80後寶媽戴倩做了很充分的準備,“我提前做了很多攻略,比如哪節車廂比較寬敞,能夠放置嬰兒(er) 車,無障礙衛生間離哪節車廂比較近,必要時能夠當成母嬰室來用。怕孩子不舒服,單獨為(wei) 她買(mai) 了一張兒(er) 童票,還購買(mai) 了跟高鐵座位適配的充氣床,帶了她最喜歡的圖畫書(shu) ,專(zhuan) 門買(mai) 了貼紙、迷宮滾珠等玩具。”戴倩說,即便這樣,上車時她依然非常忐忑,生怕女兒(er) 吵到別人。
對於(yu) 孩子在高鐵吵鬧的行為(wei) ,78.8%的受訪者認為(wei) 家長應自覺管束好孩子,盡量不給其他乘客帶來太多幹擾。同時,44.6%的受訪者認為(wei) 嬰幼兒(er) 哭鬧是天性使然,社會(hui) 應對孩子多一點包容;42.4%的受訪者表示每個(ge) 人都曾經是孩子,別對過去的自己那麽(me) 苛刻;40.3%的受訪者認為(wei) 個(ge) 別“熊孩子”打鬧影響乘客,但不“熊”的孩子不應遭遇冷眼。
晉帆回憶說,那次她整個(ge) 行程七八個(ge) 小時,有兩(liang) 個(ge) 小時都被嚴(yan) 重影響。“家長隻是出言製止孩子的行為(wei) ,但並沒有及時跟他說明他的行為(wei) 是錯誤的,會(hui) 對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孩子可能也意識不到這一點,再加上家長在車上也不方便大聲吼孩子,所以最終還是管不了。”
“我女兒(er) 全程比較配合,沒有吵鬧。但是小孩子即便是正常說話,聲音也會(hui) 大一些,我不得不時刻都對她說‘噓噓噓’。”戴倩說。
嚴(yan) 恬恬感覺,現在的輿論環境對帶幼童出行的家長有點苛刻,“我們(men) 都不太敢帶孩子進入公共場合。很多年輕人沒有生育下一代,可能並不能對帶孩子的困難感同身受,我希望社會(hui) 能夠對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這個(ge) 年齡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你很難要求他能夠完全理解成人社會(hui) 的規則。”嚴(yan) 恬恬說,有人會(hui) 拿著手機一直拍在公共場合哭鬧的孩子,其實對孩子也會(hui) 造成很大傷(shang) 害。
高鐵遇孩童吵鬧,65.5%受訪者認為(wei) 可友善提醒
調查顯示,暑期出行乘高鐵遇到孩童吵鬧,65.5%的受訪者認為(wei) 必要時可友善提醒家長,但要避免言行過激,50.1%的受訪者建議向乘務員求助,請乘務人員出麵處理,41.2%的受訪者建議準備好耳機、耳塞等物品,減少被幹擾幾率。
“如果吵鬧的是年齡偏小、還不能理解社會(hui) 規則也不能像成人那樣去約束自己的孩子,我們(men) 可能就要多包容。”晉帆說,出門在外,互相多理解一下,就能避免衝(chong) 突。“小孩子確實難帶,我們(men) 也要多理解家長的不易”。
嚴(yan) 恬恬感覺,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時,其實是很難粗暴地勒令他馬上停下來的。孩子發泄和表達自己的意願,需要一個(ge) 過程,有時候作為(wei) 家長,自己都不見得有這個(ge) 耐心,所以她也可以理解其他乘客的不滿,但是也希望其他乘客能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不容易。
此外,40.0%的受訪者認為(wei) 要理解和寬容孩子的生理天性,寬以待之,38.8%的受訪者建議必要時幫助家長安撫孩子,36.0%的受訪者認為(wei) 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過多評頭論足,28.8%的受訪者建議自身加強自律,給孩子們(men) 做好示範。
經常出差的90後楊芸會(hui) 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包裏放一些健康的小零食,“有一次在飛機上,後排的小孩子一直哭鬧,家長也沒有辦法了。我就把自己的零食拿出來給孩子吃,他的情緒立馬好多了。從(cong) 此之後我就養(yang) 成了這個(ge) 習(xi) 慣,必要的時候幫助寶媽們(men) 哄哄孩子”。
對於(yu) 很多家長帶孩子乘坐高鐵時戰戰兢兢,怕影響其他乘客,71.2%的受訪者建議提前準備玩具、零食等,減少孩子的不安和無聊情緒;60.0%的受訪者建議在出遊前,加強孩子的社交禮儀(yi) 教育;53.4%的受訪者建議準備一些出行“神器”,增加孩子乘車舒適度;50.7%的受訪者建議選擇與(yu) 孩子作息相同的車次,增加乘車時睡眠幾率;40.0%的受訪者建議對孩子的過分行為(wei) 及時製止,避免影響其他乘客。
晉帆建議,家長平時就應跟孩子講一些公共場合的行為(wei) 規範,讓孩子能逐漸意識到,哪些行為(wei) 會(hui) 影響到別人,哪些行為(wei) 是不禮貌的。
“如果小孩本身就是高敏感兒(er) 童,那麽(me) 家長可以選擇其他出行方式,比如說自駕。”嚴(yan) 恬恬建議,如果乘高鐵不可避免,可以多帶一點玩具和零食,提前下載好他們(men) 喜歡的動畫片,以便快速安撫好兒(er) 童。
晉帆覺得,“熊孩子”主要是“熊家長”導致的。家長遇到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不能因為(wei) 孩子不懂,就一味放任不管,還是要不斷地告知孩子,他才能明白這些道理。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注意這方麵的引導,比如看動畫片或者是玩的時候,多給孩子講講,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形成這種意識。
“有些孩子很小,尚在繈褓,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有些孩子就是話癆,會(hui) 不停說話;有些孩子難以在一個(ge) 座位上長時間坐著,會(hui) 不舒服。尊老愛幼是我們(men) 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不太理解為(wei) 什麽(me) 當下一些人對孩子很正常的舉(ju) 止都無法容忍。”戴倩認為(wei) ,確實有一些“熊家長”帶著“熊孩子”擾亂(luan) 車廂秩序,影響了大家,但是因此就對所有乘車的孩子心存敵意,也是不合適的。
受訪者中,75.0%的人是孩子家長,25.0%的人不是。00後占16.3%,90後占44.9%,80後占32.4%,70後占5.3%,60後占1.1%。男性占37.8%,女性占62.2%。
(應采訪對象要求,晉帆、嚴(yan) 恬恬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xi) 生 楊萬(wan) 淑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