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板凳男孩”方宇翔:沒有腿一樣“奔跑”

發布時間:2023-08-28 15: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沒有雙腿,15歲的方宇翔靠臀部倚在平衡車上,與(yu) 同學們(men) 一同在軍(jun) 訓場上站軍(jun) 姿、“正步走”、“跑步走”……他昂首挺胸,精神高度集中,努力與(yu) 隊列保持一致。這兩(liang) 天,因為(wei) 參加新生軍(jun) 訓的一段視頻在網絡熱傳(chuan)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一學生方宇翔“火”了。

  平衡車隻是方宇翔的代步工具之一,他最常用的是一對木製板凳。他用雙手抓住兩(liang) 側(ce) 板凳,一隻手“踩”著板凳前進一步,同側(ce) 的臀部挪到板凳上,再用同一組動作移動身體(ti) 另一側(ce) 。靠這對板凳,他能自如上下樓梯、向前行進。在當地,他有個(ge) 別稱——“板凳男孩”。

  方宇翔打小學習(xi) 成績名列前茅,今年以“總分A”、全縣前100名的成績進入遠安一中。他有個(ge) 夢想:好好學習(xi) ,將來考個(ge) 好大學,做個(ge) 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最讓父親(qin) 方永長與(yu) 母親(qin) 陳銀蓮欣慰的,還不是方宇翔的成績,而是兒(er) 子“長出了一顆健康開朗、活潑向上的心”。

  “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麵鏡子”

  這個(ge) 家的“至暗時刻”發生在2011年3月12日下午,當時兩(liang) 歲半的方宇翔在家門口玩耍,不料被一輛大貨車撞倒,因傷(shang) 勢嚴(yan) 重,不得不截去雙腿保全性命。方永長與(yu) 妻子結婚8年才有了這個(ge) 孩子,當時他們(men) 覺得“天都塌了”。看著那麽(me) 小的孩子沒了腿,要忍受傷(shang) 口劇痛,還要清創、植皮,每次孩子疼得眼淚直掉、大哭大叫,他們(men) 也淚流滿麵。

  一次,不諳世事的方宇翔突然拉住他們(men) :“爸爸媽媽你們(men) 別哭,我乖乖的,我忍著不喊疼……”稚嫩又懂事的話語點醒了他們(men) 。“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麵鏡子,我們(men) 如果塌了,孩子以後怎麽(me) 辦?”方永長說。

  受傷(shang) 後的一年多裏,方宇翔經曆了大大小小10多次手術,不少親(qin) 戚朋友也來醫院“搭把手”或是看望。方永長與(yu) 陳銀蓮決(jue) 定,不管是為(wei) 了孩子還是自己,都要勇敢起來,麵對現實。

  2012年春天,夫妻倆(lia) 帶著方宇翔到武漢安裝假肢,經過半年適應性訓練後回到家。麵對被截肢的孩子,方永長知道,擺在一家人麵前的,是一場新的“長征”。

  方永長初中學曆,此前和妻子在廣州打工。如何幫助孩子麵對今後的人生?他上網查詢類似遭遇者的成長故事。他看了幼時失去雙臂、堅持追尋舞蹈夢的陝西女孩楊佩接受采訪的電視節目;也讀完了天生沒有四肢,但依舊念完大學的澳大利亞(ya) 勵誌青年尼克·胡哲的自傳(chuan) 《人生不設限》。漸漸地,兩(liang) 條主線在他心裏清晰起來:孩子的身體(ti) 已經遭罪了,不能再讓心靈受困;要讓孩子正常上學,學會(hui) 用知識武裝自己,將來能自食其力。

  “大多數人還是蠻佩服我的”

  為(wei) 養(yang) 家,方永長決(jue) 定去當地煤礦做工,由妻子全職陪孩子讀書(shu) 。送孩子上學前,夫妻倆(lia) 特意帶他去人多的廣場、公園、超市,讓他學習(xi) 適應社會(hui) 。有很多人投來異樣的目光,有的追著問“好好的孩子咋弄殘廢了”,還有不懂事的兒(er) 童對著小宇翔起哄或是嘲笑。

  起初,方宇翔難以適應,不知如何麵對,便有些沮喪(sang) 、自卑。陳銀蓮開導他:“這個(ge) 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更加不幸,有的孩子根本出不了門,更別提上學了。我們(men) 可以出門,將來還要上學,已經很幸運了。”

  方宇翔一點點學著接受身體(ti) 的殘缺,也更加努力訓練,提升使用假肢的熟練度。在幼兒(er) 園與(yu) 小學有媽媽陪讀,還遇到很多熱心的老師、同學,方宇翔一點點開朗起來。

  方永長經常給兒(er) 子講述有類似遭遇的大哥哥、大姐姐的成長故事,鼓舞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nei) 做好手頭的事,心態陽光、努力學習(xi) 。

  “雖然我失去了雙腿,但同樣可以快樂(le) 地生活啊!”經曆了比同齡人多得多的苦難,方宇翔鼓勵自己要更加樂(le) 觀。在家,他學會(hui) 了洗衣服、做蛋炒飯、擦地;在學校,他學會(hui) 了吹口琴。

  有時遇到陌生人,方宇翔依然會(hui) 被問“腿咋回事”,他就大方解釋,結果“大多數人還是蠻佩服我的”;也有人繼續投來異樣目光,他說“那我不理會(hui) ,走自己的路就行了”。

  他在學習(xi) 中找到樂(le) 趣,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喜歡練英語口語、解數學題;同學向他求助,他就熱心解答;學校開運動會(hui) ,他幫大家照看衣物,做聲音最響亮的拉拉隊隊員。

  考慮到假肢穩定性有限、在教室穿脫不便,小學畢業(ye) 的暑假,方宇翔決(jue) 定鍛煉肢體(ti) 行動能力,之後改用小板凳行走。他每天做兩(liang) 組俯臥撐、半小時舉(ju) 重訓練。他的雙手磨起了繭子,但胳膊漸漸有力,雙手也更加靈活了。

  “千萬(wan) 不要對方宇翔特殊照顧”

  上初中時,方宇翔卸下假肢,手“踩”板凳上學。老師、同學看他行動不易,要過來幫忙,他大都笑著拒絕。有一次上音樂(le) 課,教室在五樓,方宇翔早早靠板凳撐起自己開始爬樓。一不小心,一個(ge) 台階沒撐穩,他從(cong) 樓梯上摔了下去,手擦破了,臉也摔得淤青。老師和同學勸他先休息,他拍拍身上的灰,笑著說:“不要緊,這點皮外傷(shang) 沒事,錯過了上課才真難受。”說著,他撐起板凳接著堅持爬樓,在場的師生都為(wei) 他鼓掌。

  方永長後來還做過工地臨(lin) 時工、水電工,2019年跟隨兄長養(yang) 殖土雞,收入有限。考慮到爸媽付出了許多,方宇翔想著提高課堂與(yu) 課後效率、不上補習(xi) 班。陳銀蓮注意到,方宇翔回到家寫(xie) 完作業(ye) 還要複習(xi) 、預習(xi) ,“很多次,我一覺醒了,發現孩子還在學習(xi) ,我既欣慰又心疼。”

  從(cong) 小學到中學,當地學校都為(wei) 方宇翔免除了學雜費,還為(wei) 母子倆(lia) 安排了專(zhuan) 門的宿舍。遠安縣音樂(le) 教師敖誌波一直免費教他吹葫蘆絲(si) ,愛心人士“夢妮媽媽”每年陪他過生日。2021年5月,“無腿勇士”、青年歌手陳州來到方宇翔就讀的初中,邀請他一起上台演講,並送給他一副新板凳和自己的書(shu) 《我的世界》,鼓勵他“緊握青筋拳,人生不言棄”。

  父母的陪護與(yu) 外界的關(guan) 愛,化為(wei) 方宇翔不斷前行的動力。他先後獲評“宜昌市新時代好少年”“宜昌市十大民選新聞人物”“湖北省新時代好少年”“全國優(you) 秀少先隊員”。

  這次開學前,方永長特意交代軍(jun) 訓教官:“千萬(wan) 不要對方宇翔特殊照顧,他能行。”8月27日,方永長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不心疼是假的,但他要學會(hui) 獨立生活。年輕人多吃苦不會(hui) 錯。”

  平日裏,方宇翔很愛笑,看到熟人都愛打招呼。學習(xi) 累了,他會(hui) 對著鏡頭邊唱歌邊跳自創的擺手舞,或是吹葫蘆絲(si) 、出門玩滑板,社區的老人都喊他“開心果”。當然,他也會(hui) 有鬱悶的時候,比如考試沒考好,或者作文沒寫(xie) 好,但他說,隻要放學回到家,一看到家裏的貓咪,“rua(網絡流行語,摸捏寵物之意——記者注)一下心情又好了”。

  讓方永長與(yu) 妻子欣慰的是孩子的心態,夫妻倆(lia) 一直保存著一段視頻:方宇翔先是坐在滑板上穩穩“遛”了一圈,接著把小貓抱上滑板,簡樸的家裏響起了孩子銀鈴般的笑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