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四成上市券商半年報出爐 3家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0%
本報記者 周尚伃
步入中期業(ye) 績密集披露期,43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18家公司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業(ye) 績報告(占比超40%),在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下,自營投資收益的修正帶動大部分券商主要利潤指標同比增長,業(ye) 績整體(ti) 情況普遍向好。
中小券商業(ye) 績表現
更具彈性
截至記者發稿時,上述18家上市券商中,有16家實現營業(ye) 收入、淨利潤同比雙增長,國信證券、方正證券的營業(ye) 收入出現同比微降,部分中小券商的表現則更具彈性。
營業(ye) 收入方麵,西南證券實現營業(ye) 收入14.72億(yi) 元,同比增長66.71%,增速暫列第一,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資收益和公允價(jia) 值變動收益同比分別增加4.79億(yi) 元和2.18億(yi) 元。財通證券、東(dong) 北證券、西部證券、興(xing) 業(ye) 證券的營業(ye) 收入同比增幅也均超40%。
淨利潤方麵,共有3家上市券商的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0%。其中,東(dong) 北證券實現淨利潤5.47億(yi) 元,同比增長164.48%,增速暫列第一;西南證券緊隨其後,淨利潤同比增長137.08%;長城證券暫列第三,淨利潤同比增長105.04%。西部證券、華西證券、東(dong) 吳證券、財通證券、國海證券的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60%。
記者進一步梳理這18家上市券商主營業(ye) 務後發現,其主營業(ye) 務表現分化較大、發展各具亮點。投行業(ye) 務方麵,隨著上半年全麵注冊(ce) 製落地實施、經濟逐步複蘇,券商投行業(ye) 務整體(ti) 發展較為(wei) 平穩,共有8家券商的投行業(ye) 務淨收入呈現同比增長,東(dong) 北證券、西部證券的淨收入同比增幅均超100%。資管業(ye) 務方麵,共有5家上市券商的淨收入同比增長,西部證券、國信證券的資管業(ye) 務淨收入同比增幅均超40%。
自營業(ye) 務抬升則是上市券商上半年業(ye) 績普遍實現增長的主因。記者據上市券商半年報數據計算,18家上市券商中有8家公司的自營業(ye) 務淨收入均超10億(yi) 元;共有6家公司的自營業(ye) 務淨收入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其餘(yu) 12家公司也均呈現不同幅度的增長。
多數通過發行次級債(zhai) 等方式
補充淨資本
上半年,證券行業(ye) 貫徹監管要求,動態監控淨資本、流動性等風險控製指標,全麵開展淨資本與(yu) 流動性的敏感性分析和壓力測試。同時,在行業(ye) 再融資步伐放緩的背景下,券商的風險控製指標也備受關(guan) 注。
截至6月末,18家上市券商的平均風險覆蓋率為(wei) 264.83%(監管標準≥100%),平均資本杠杆率為(wei) 21.06%(監管標準≥8%),平均流動性覆蓋率為(wei) 285.61%(監管標準≥100%),平均淨穩定資金率為(wei) 159.81%(監管標準≥100%)。整體(ti) 來看,目前披露半年報的多數為(wei) 中小券商,各家淨資本、流動性等各項主要風險控製指標均持續符合監管規定標準。不過,也有部分券商的資本杠杆率指標呈明顯下降趨勢,18家上市券商中有7家公司在20%以下,最低的為(wei) 14.49%(預警標準≥9.6%)。
此外,至少有6家上市券商在披露半年報時還單獨披露了風險控製指標情況。 從(cong) 上半年上市券商補充淨資本的途徑來看,各家券商均建立了淨資本補足機製,多數通過發行次級債(zhai) 、提高盈利能力、淨利潤留存等方式補充淨資本,增強資產(chan) 流動性。
例如,國元證券針對財務預算、IPO及債(zhai) 券承銷項目、業(ye) 務資格申請、報價(jia) 回購業(ye) 務、公司自營業(ye) 務規模調整等事項,采用情景分析壓力測試方法,測試多種風險因素同時變化的壓力情景下公司風險控製指標的達標情況,上半年共提交32次專(zhuan) 項壓力測試報告。華西證券在開展證券承銷、股利分配、設立子公司或增資子公司等重大業(ye) 務或經營行為(wei) 時,均開展了風險控製指標壓力測試,在測算分析基礎上提出經營管理建議。(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