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李稻葵:中國經濟仍有較高速增長潛力,應直麵“急症”“緩症”

發布時間:2023-09-01 11: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王夢瑤)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yu) 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8月31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經濟還有較高速的增長潛力,但應直麵問題,分清“急症”“緩症”,實現標本兼治。

  李稻葵當天在中新經緯主辦的“第十一屆財經中國V論壇”上指出,中國現在的增長潛力主要看兩(liang) 方麵。一看市場還有沒有潛在需求,中國目前中等收入群體(ti) 超過4億(yi) 人,仍有近10億(yi) 人需要繼續提高收入,這部分人群的很多需求還未被滿足;二看生產(chan) 能力還有沒有可能提高,生產(chan) 能力與(yu) 三個(ge) 因素有關(guan) ——繼續投資、人力資源和生產(chan) 效率。

  他解釋說,繼續投資方麵,對大國經濟而言投資本質上就是本國儲(chu) 蓄,中國國民儲(chu) 蓄率高,高儲(chu) 蓄率可騰挪,也可化解問題。人力資源方麵,結合活力健康人口總量和平均勞動技能或受教育水平等指標測算,到2050年前中國的人力資源仍在增長;生產(chan) 效率亦在提升,供給側(ce) 和需求側(ce) 潛力仍在。

  “但是我們(men) 要直麵問題,不能回避。”李稻葵稱,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問題主要在兩(liang) 方麵,一類是“急症”,要治標,一類是“緩症”,需治本。

  具體(ti) 而言,“急症”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短期的融資困難,但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不能“一棍子打死”,結構調整需要時間;“緩症”是地方債(zhai) 、民營經濟投資信心等問題。他注意到,中國央行近日召開會(hui) 議研究民營企業(ye) 融資問題,“我要為(wei) 此點讚”。

  李稻葵表示,總的來講,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保持信心,也要直麵問題,“急症治標,緩症治本,標本結合,才能盡快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